APP下载

晚期头颈肿瘤采取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8-11-14樊迎春陈丽芳惠明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9期
关键词:头颈部放射治疗机体

樊迎春 陈丽芳 惠明朗

(1广东省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深圳518000;2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深圳518000;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湛江524002)

目前,临床上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当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无法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时,只能采用放射治疗,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减缓病情发展速度[1]。但传统放射治疗放射野较大,容易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因此,使其临床应用受限[2]。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肿瘤开展近距离照射,被称之为“粒子刀”,该法可有效避免传统放疗放射野过大的缺点。有研究报道,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粒子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晚期头颈癌患者15例,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头颈癌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 23~70 岁,平均年龄(54.1±3.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包括11例鳞癌,2例腺癌和2例未分化癌;疾病类型:鼻咽癌4例,下咽癌5例,舌癌3例,颈部转移腺癌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牙龈癌1例。心电图、血常规、超声和肝肾功能检查显示,所有患者不存在放疗禁忌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植入前,需对患者进行CT薄层扫描,测定肿瘤的大小,将图像传送至TPS模拟定位系统,参照125I粒子局部剂量的分配比对布阵进行模拟,对植入方向和进针深度进行设计。肿瘤匹配周边剂量控制为90~110 Gy,麻醉方式为神安联合局部麻醉,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经皮穿刺,CT扫描确定病变的大小,针距1 cm,进针深度超出肿瘤1.0~1.5 cm,在完成粒子针布置后,开展粒子种植,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距离为1.0~1.5 cm,粒子植入总量为30~50颗。手术完成后,再次对患者进行CT扫描,观察患者机体肿瘤病灶中的125I粒子分布情况、是否发生粒子移位和局部出血情况。手术完成后12 h内,密切监测患者的机体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疗效。VAS评分:总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最剧烈,评分越高则疼痛越明显。若患者的VAS评分降低至4分以下,则可判定为疼痛明显缓解[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制定:治疗后,患者的机体肿瘤全部消失,同时维持超过4周,则为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的机体肿瘤缩小≥50%,则为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的机体肿瘤缩小≥25%,但<50%,则为无变化;治疗后,患者的机体肿瘤缩小<25%或出现增大,则为进展[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疼痛情况 接受手术治疗后5~14 d,疼痛明显缓解共12例,疼痛缓解率为80.00%,其余3例疼痛未得到明显缓解;治疗后,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分,±s)

表1 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分,±s)

?

2.2 临床疗效 12例患者局部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反射性食管炎,症状较为轻微,未出现血胸、放射性肺炎、大咯血和粒子移位等并发症。

2.4 随访情况 接受手术治疗后1~3个月,进行CT复查,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随访12~24个月,1年生存率为93.33%(14/15),1例患者由于肿瘤复发,在接受治疗15个月后死亡。

3 讨论

头颈部与大脑颞叶、脑垂体、脊椎及脑干相邻,在对头颈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需对放射剂量严格控制,使得放射剂量的提高受到限制,在放射治疗后患者易复发,再次为患者开展放射治疗会有一定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率不断提高,可作为治疗无法耐受化学治疗和外照射治疗及复发性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新型手段。在CT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在放射治疗时,通过植入放射性粒子可使肿瘤组织所得到的放射剂量最高,降低对肿瘤组织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这也是将肿瘤外科学和肿瘤放射治疗学进行有效结合的一种边缘学科。上世纪初有学者开展研究,成功的通过导管向患者机体的前列腺中植入了带有包壳的镭,这也是世界上第1例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手术[6]。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三维治疗系统、CT和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使得近距离治疗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使用该法对患者机体的颅内肿瘤、前列腺癌、鼻咽癌以及胰腺癌进行治疗时,具备其他治疗方式不具备的优势。有资料报道称,在欧洲每年接受近距离治疗的患者增长率超过10%。125I粒子属于低能量的放射性核素,不具备较高的剂量,半衰期为60 d,光子能量平均值为25 KeV,将其置入到机体后,不具备较强的穿透力,防护较为简单,不容易产生热点,因此,不会对粒子周围的重要脏器造成损伤。

采用125I粒子进行永久性种植对肿瘤开展治疗所具备的优点包括:(1)采用放射性粒子种植,可使患者机体肿瘤靶区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分配比提高,从而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所受到的放射损伤;(2)该法可对低能量的X线以及y射线进行持续放射,从而对肿瘤组织产生持续照射,可减少肿瘤的再增殖情况;(3)通过低剂量连续照射,可对患者肿瘤细胞发生的有丝分裂进行有效抑制,从而使患者机体肿瘤细胞发展停留在G2期;(4)开展近距离治疗时,会降低乏氧细胞所具备的放射抵抗性。基于以上优点,该法可最大程度地杀伤患者机体肿瘤细胞,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有资料报道称,欧美国家在对多种实体瘤开展粒子治疗时,治疗总有效率可达到85%~100%。当患者机体发生恶性肿瘤时,开展综合治疗后,若病灶存在淋巴结残留,或是出现新发生的转移淋巴结,治疗的难度会增大,而125I粒子治疗此时具备着独特的优势。

目前,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脑胶质瘤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美国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时,采用125I粒子植入到组织间开展近距离治疗已经成为标准方案[7]。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时,125I粒子组织植入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可作为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也可单独应用,使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在将125I粒子植入到机体肿瘤组织中后,将会使实体瘤的发生变性坏死,从而使患者的机体肿瘤体积缩小,使患者机体肿瘤周围组织及血管受到的压迫减轻,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陶泽璋等的研究报道称,在对肿瘤患者开展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1~3 d内,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可达到72.2%~100.0%[8]。提示采用125I粒子进行组织植入,止痛效果较为确切,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125I粒子不会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可使肿瘤部位的周围组织功能得到有效保留。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后5~14 d,疼痛明显缓解共12例,疼痛缓解率为80.00%,其余3例患者的疼痛未得到明显缓解;治疗后,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局部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反射性食管炎,症状较为轻微,未出现血胸、放射性肺炎、大咯血和粒子移位等并发症。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3 d左右便可出院,护理难度低,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采用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开展放疗是目前临床上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救治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有效微创手段。晚期头颈肿瘤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且不会造成严重手术创伤,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创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头颈部放射治疗机体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