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重建术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的效果*

2018-11-14赵维楠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9期
关键词:腹壁盆底器官

赵维楠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妇科 许昌461001)

盆底功能障碍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常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1]。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以往采用的阴道壁修复术难以取得理想的远期疗效,且易复发;子宫切除术则不易被女性接受,特别是有生育需求的女性

[2~3]。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逐渐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以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盆底重建术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1~52 岁,平均(38.6±4.3)岁;产次 0~4 次,平均(2.2±0.3)次,其中34例患者具有剖宫产史。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同意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可配合本次研究;术前性生活均正常。排除标准:伴有异常子宫出血症状者;伴有压力性尿失禁者;严重妇科恶性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治疗,完善术前准备,行静脉复合全麻,常规消毒、铺巾,于耻骨上右侧1 cm处、右麦氏点、脐下缘等部位分别置入套管针,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观察患者盆腔情况,以专用缝线缝合子宫两侧圆韧带,向上提拉子宫,并使用长15 cm的缝线缝合子宫两侧角部,于缝线中央打结;于耻骨联合上腹中线左侧1 cm处戳孔,将左右两侧宫角缝线提拉出1根至腹壁,电凝子宫前壁浆膜层,消除气腹,退出腹腔镜,向上提拉耻骨缝线,并在两侧各缝合一根,汇合后打结,缝合切口。对于伴阴道壁膨出者需予以行阴道壁修补术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盆底功能障碍及性功能改善情况。(1)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2)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采用POP-Q分度量表进行评估:0度,无盆腔器官脱垂;Ⅰ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最低点位于处女膜上>1 cm处;Ⅱ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最低点位于处女膜上或下1 cm处;Ⅲ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最远部分位于处女膜下>1 cm,但小于阴道长度(即>1 cm);Ⅳ度,下生殖道完全外翻,盆腔器官脱垂最低点至少与阴道长度相符。(3)盆底功能障碍评估采用PFDI-20量表进行,包含20个问题,每个问题评分为0~4分,0分为无症状影响,1分为偶可见轻微影响,2分为轻度影响,3分为中度影响,4分为重度影响,总分0~80分,分值越高表示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越大。(4)以性功能问卷评分量表(PISQ-12)评估患者性功能改善情况,评分越低表示患者性功能改善越好,以治疗后患者外阴外观正常,无块状脱出物,且阴道壁膨出症状消失,盆腔脏器无脱垂现象发生为治愈[4~6]。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经手术后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155.6±12.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6.5±4.9)ml,尿管留置时间平均(3.5±0.6)d,住院时间平均(4.3±1.0)d;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出现疼痛,经针对性处理后症状均消失。

2.2 治疗前后POP-Q分度比较 术后6个月,患者POP-Q分度情况明显优于术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POP-Q分度比较[例(%)]

2.3 治疗前后PFDI-20、PISQ-12评分比较 术后6个月,患者PFDI-20、PISQ-12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 见表 2。

表 2 治疗前后 PFDI-20、PISQ-12 评分比较(分,±s)

表 2 治疗前后 PFDI-20、PISQ-12 评分比较(分,±s)

?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病,对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临床上通常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阴道损伤、阴道相关韧带损伤等有关[7]。手术为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方式,子宫切除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其创伤性较大,极易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其接受度较差。悬吊固定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脱垂,促使其盆底功能的恢复,联合进行盆底重建术治疗者,其重点在于保留器官,促进功能恢复,且可减少手术对疾病的损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8]。该治疗方案于腹腔镜下对子宫两侧圆韧带进行缝合,并提拉子宫,可促使腹壁与子宫紧密贴合,促使子宫悬吊至坐骨棘水平部位,进而达到改善子宫脱垂症状,促使病情改善效果;且术中可重建筋膜,从而更好的对重建组织进行支持,预防肠膨出等现象的发生[9]。另外,该手术治疗方案还可保留患者子宫,对维持患者盆腔器官的完整性、避免术后穹窿膨出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于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还可更清晰的观察盆腔内部情况,手术操作准确性更高,同时具有操作方便、微创、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故而更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POP-Q分度、PFDI-20、PISQ-12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综上所述,盆底重建术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盆底重建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盆底解剖学结构的恢复,改善盆底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壁盆底器官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类器官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ORGANIZED GIVING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