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8-11-14吴俊晓
吴俊晓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坏死的脑组织激活炎性细胞,使其合成和分泌增加,形成反馈性损伤。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患者预后息息相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s)水平升高的患者,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炎性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的免疫递质,是目前被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关键介质,故抑制炎症反应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价值〔1〕。针灸能降低脑缺血部位白细胞浸润,调节炎性因子表达,减少梗死面积,降低脑组织损伤程度,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有关〔2〕。本研究观察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对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1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男46例,女35例;年龄48~72〔平均(58.3±4.2)〕岁;病程1~6〔平均(2.8±1.5)〕h;合并疾病:高血压23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0例;吸烟21例、饮酒17例。观察组男44例,女37例;年龄50~75〔平均(58.6±4.4)〕岁;病程0.5~7〔平均(2.9±1.3)〕h;合并疾病:高血压21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13例;吸烟23例、饮酒18例。两组年龄、病程、性别、合并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且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24 h内。纳入患者均符合以上诊断,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前未经其他治疗。排除标准:有家族遗传史、存在非短暂性缺血性疾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不能耐受治疗者。
1.2治疗方案 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均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减轻或控制脑水肿,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并予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处理,如采用乌司他丁1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4 w;改善脑血液循环等。对有外科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行动脉内膜切除术等处理。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头针为百会透曲鬓、四神聪透百会。普通针刺选择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丰隆等穴位。头针均由相应穴位以15°刺入,进针1.67~3.33 cm后快速小幅度捻转,200 r/min,行针1 min。普通针刺则直刺进针,并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40 min,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 w。
1.3观察指标 空腹抽取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上层清液进行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 w后、治疗末进行检测,指标包括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IL-6、IL-8。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情况。疗效评价按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基本治愈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5%~89%;有效为该评分减少18%~44%,无效为评分减少在17%以下〔4〕。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前CRP、TNF-α、IL-1β、IL-6、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 w、治疗末较治疗前以上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末较治疗前ADL评分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和治疗末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末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基本治愈率20.99%、总有效率79.01%(基本治愈17例,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17例),观察组基本治愈率34.57%、总有效率91.36%(基本治愈28例,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7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364,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过程很复杂,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与脑实质和脑血管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活化、合成和分泌调节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其多样性造成脑缺血后炎症级联反应〔5〕。在炎性细胞因子中,CRP为炎症非特异性标志物,主要由IL-6刺激肝脏和巨噬细胞合成。TNF-α由巨噬细胞分泌,能调高内皮细胞和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促进白细胞进入脑内;另外,其能造成血小板因子合成增加,促进血栓形成。IL-1β会造成白细胞聚集在梗死灶,通过中性粒细胞浸润造成氧自由基增加,从而加重脑损伤。有研究〔6〕指出,IL-1β能促进神经毒素释放,降低脑血流,且有促凝作用。IL-6可促进细胞黏附,诱导炎性细胞黏附聚集,造成血管闭塞;还能升高纤维蛋白,造成血液凝固性增加,造成组织灌注下降,进一步加重脑损伤。IL-8是重要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有强力趋化和活化作用,可诱导细胞形态变化,造成溶酶体释放,产生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参与各级炎性过程,造成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活化,通过趋化作用调节免疫和炎性反应〔7〕。
祖国医学认为,“百脉之会、百病所主”,“脑为髓海”。百会为五经之会,贯达全身,为全身经气会聚之处,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其对调节全身阴阳平衡有重要作用,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升阳举陷、通督作用;四神聪主治脑卒中、风痫,具有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作用〔8〕;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穴,为八脉交会穴,具有益气行血、化瘀通络作用,配合足三里则理气止痛降逆;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四总穴之一,主治面口疾患,且该穴为营卫之气聚集处,其能增加免疫力;足三里为足阳明合穴,是临床上常用保健穴,能健脾和胃、补虚培元,配合三阴交能健脾化痰,阳陵泉为筋会穴,为足少阳经合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功效,在治疗“偏风身不遂、叫冷无血色”方面疗效显著〔9〕;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能补虚安神,记载称,配合内关、足三里等活血化瘀,配合阳陵泉能益气健脾生津、滋养肝肾;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为祛痰利湿要穴,在治疗晖厥头痛、风逆四肢肿身湿、喉痹不能言方面效果显著〔10〕。结合现代解剖学和药理学认为,针刺以上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细胞聚集状态,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脑血流循环;另外还可以抑制炎性反应,抑制ILs合成和分泌,促进IL-10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元修复〔11〕。研究〔12〕称,针刺穴位能抑制脑缺血应激反应,减少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疗效,说明针刺辅助治疗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