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脂合剂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2018-11-14李竞缪萍黄涓涓陈贤峰王建勇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调脂丙型肝炎载量

李竞 缪萍 黄涓涓 陈贤峰 王建勇

315040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中医科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可导致肝脏脂肪变并发脂肪肝的常见肝脏炎症性疾病,据WHO统计,至少两亿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分布于世界各国[1],我国属慢性丙肝中、高发区,感染HCV人口占全球3%[2]。有研究显示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肝脂肪病变发病率为82.39%,肝脂肪病变程度随HCV载量升高而加重[3]。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通常异常于健康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4],相比于不合并脂肪肝 HCV感染者,合并脂肪肝HCV感染者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明显受脂肪肝程度影响,SVR率随脂肪肝加重而降低[5]。目前世界公认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最有效抗病毒疗法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其费用高昂经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经济负担,并且仅半数患者可获SVR[6]。有研究报道脂质代谢可能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7],因此,本研究探讨调脂合剂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鄞州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患者59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4.26±7.54)岁,男女比例为31:28,病程6~19个月,平均病程(13.52±1.31)个月;观察组患者63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3.98±8.08)岁,男女比例为33:30,病程7~19个月,平均病程(13.87±1.25)个月。纳入标准:符合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8],所有患者血清抗-HCV阳性,B超或CT显示肝实质不均;经肝穿刺明确合并肝脂肪变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感染甲、丁、戊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及患有恶性肿瘤者;患酒精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843,0.985,0.133,t=0.197,χ2=0.0003,t=1.510),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采用每周1次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注射剂(S20120062,S20120063,S20120064;SP,Brinny),体重小于 65 Kg患者每次40μg,体重大于65 Kg患者每次50μg,同时每日3次、每次0.2 g口服利巴韦林(H45021551;广西圣保堂制药厂),连续用药48周为一疗程,若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实验室指标异常,需适当调整用药剂量至症状减轻或消失[9]。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次50 ml、每日2次口服调脂合剂(本院中药制剂室提供,配方由陈皮15 g、半夏10 g、茯苓 10 g、炙甘草 5 g、生山楂30 g、决明子30 g、绞股蓝 30 g、葛根 30 g、莱菔子 20 g、丹参 20 g、泽泻 15 g、荷叶 10 g、茵陈 10 g、三七 3 g 组成[10]),连续用药48周为一疗程,期间不使用其他降脂药。

1.3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HCV RNA载量下降情况、血清抗-HCV转阴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1 血脂各项指标检测:治疗前后,使用全自动罗氏生物化学仪4000及其原装试剂盒对两组患者进行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脂检测。

1.3.2 HCV RNA载量检测及血清抗-HCV检测:采用罗氏公司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Cobas amplicor HCV monitor test version 2.0)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停药后6个月HCV RNA载量;使用血清抗-HCV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由专人操作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HCV水平,其中 S/CO≥1为阳性。

1.3.3 肝功能检测: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双试剂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汁酸(TBA)水平,ALT、AST、TBA 检测试剂盒均为温州东瓯津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中ALT≥50U/L、AST≥40U/L、TBA≥10 μmol/L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血脂各项指标及肝功能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分析,血清抗-HCV阳性率、血清抗-HC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n%)表示,χ2检验分析,所有检验结果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血脂TG、TC、LDL-C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脂TG、TC、LDL-C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HDL-C水平上升明显,对照组患者血脂HDL-C水平基本无变化。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s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HCV RNA载量下降率及血清抗-HCV转阴率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ALT、TBA、AST水平、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抗-HCV转阴率等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表3)。

3 讨论

CHC为全球性多发肝脏疾病,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可导致肝细胞结构、功能异常甚至变性坏死,具较高危险性[11]。研究表明,我国慢性HCV感染者中约有82.39%并发脂肪肝,同时肝脂肪病变程度随患者HCV载量升高而加重[12]。人体脂质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当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肝脏自发对其进行摄取,经过一系列反应使游离脂肪酸转化为LDL-C排出体外,一旦肝脏发生病变,LDL-C合成前体TG形成速度将超过转运速度,未及时消耗的TG储存于肝脏形成脂肪肝,脂肪肝继续影响肝脏正常脂质代谢,循环往复病情加重[13]。目前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主要临床治疗手段,美国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CHC患者治疗前其血浆TG和LDL-C含量水平与SVR率有独立相关性,另一项报道表明在CHC患者抗病毒前增用他汀类药物可提高SVR率[13-14]。有部分学者认为脂肪肝可能为CHC患者抗病毒SVR不利因素,Itoh等[15]对74例2型CHC患者研究发现,脂质代谢紊乱的并发脂肪肝患者SVR率明显低于为并发脂肪肝患者组。通过对使用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CHC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可减轻干扰素治疗不良反应,提高SVR率,改善肝脏功能等,在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疗效[16]。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HCV RNA载量下降率及血清抗-HCV转阴率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reduction rate of HCV RNA load and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of serum anti-HCV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本研究发现,增用调脂合剂能有效降低观察组患者血脂TG、TC、LDL-C水平、肝功能 ALT、TBA水平,有效提高血脂HDL-C水平,这说明,调脂合剂可有效降低血脂、肝脂,缓解肝细胞脂肪变,促进肝功能恢复。主要原因在于,调脂合剂配方中多种中药成分互相配合,可帮助降低血清TG、降低LDL-C、升高HDL-C、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促进血脂转运与清除、促进肝细胞增殖,从而降低血脂帮助肝功能恢复[17]。王彦华[9]对慢性丙肝合并脂肪肝抗病毒临床治疗研究发现,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针及利巴韦林治疗患者病毒载量降低率、HCV-RNA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病毒载量降低率及HCV-RNA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说明调脂合剂缓解CHC合并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有较好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实验样本较少有关,下一步研究应扩大样本数量。2014年8月欧洲批准达拉他韦与索磷布韦联用治疗CHC,临床试验中显示联用方案对全球主要肝病病毒基因型患者均有很高SVR率,具有较好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覆盖多个特殊人群,使用此方案逐渐成为抗HCV治疗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不同药物互作需要格外关注[18],调脂合剂对达拉他韦与索磷布韦联用治疗CHC影响目前较少报道,下一步研究重点将适度偏向调脂合剂对达拉他韦与索磷布韦联用影响。

综上所述,对CHC合并脂肪肝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调脂合剂可有效增加抗病毒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可能,帮助患者恢复肝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利益冲突 无

猜你喜欢

调脂丙型肝炎载量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基于全科医生丙肝认知现状探索基层丙肝消除策略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