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2018-11-14■/
■/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其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它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配合,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高中生处于初中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时期,总的来说仍处于叛逆期,加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多,学习任务较重,学生遭遇学习困难,易对政治课失去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对此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激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激励教学法就是教育者从积极鼓励的角度出发,善于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扬善救失,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动机,使其发挥内在潜能。激励教学法符合了新课程改革提出“以生为本”,强调人文关怀,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创建较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枯燥,其思想性、政治性贯穿于教学始终,下面就激励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功能提出几点分析。
一、激励教学法促进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政治课中,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鼓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寻知识奥秘的动力,同时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愉悦的学习心情,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挖掘其潜能,是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几方面来说。
(一)以情激趣
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情感沟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情境激趣,一般来说,师生的互动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不同的情境环境下,学生有不同的表现状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把学生引入设定的情境中,体会教学情节的安排,陶冶政治学科情操。另一方面,情感激趣,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起源于对该学科教师的关注,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教学魅力,从而对教师产生深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疑激趣
人类的思维活动通常因面临的疑难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善于设疑,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灵活地设疑,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的心理。另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在设置好疑问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思索,积极思考问题,并对自己的思考结果畅所欲言。
此外教师还可采用“以奇激趣”、“以新激趣”、“以需激趣”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二、激励教学法有利于建立优化政治教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激励作为激励教学法的方式之一,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做出合理、适当及有效的评价。其手段常以表扬、赞颂为主,平添上必要的批评,把学生的消极心态转变为积极心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课程评价方式发生变化。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潜能的挖掘。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努力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最终使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三、激励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的激励教育,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中的表现要多鼓励、肯定以及表扬。况且,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也离不开教师的鼓励。高中生处于成长中,需要教师的尊重与爱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和欣赏,会强化学生成功的信心,教师的善良、关怀是学生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的基石,往往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
政治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政治思想的场所。但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多是“一堂言”模式。教师是一个发射器,而学生就像接收“讯息”的接收器,他们极少有发表己见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也就谈不上思维创新。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课堂,应该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自主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因此,营造出宽松、和睦的教学环境,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四、结语
总之,“激励”是促进教学的加速器,是既涉及到学生的学,又包括教师的教,符合课程改革倡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教学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