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辅导员师德修养的构建
——基于《论语》师德观视角

2018-11-14马晓南

长江丛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师德论语因材施教

马晓南

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他的思想被后人所沿袭,他的著作被后人所流传。《论语》中的《论语·为政》提到了“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因此辅导员必须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提高自身品德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带动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平时的工作类型较多,工作量较大,因此,培养高校辅导员师德修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辅导员必须做到爱生如子,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提升自己。

一、育人层面: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在两者中间更注重于教育。辅导员应当秉承着“仁爱之心”,重视辅导员的工作,才能真正的将辅导员工作落实。

教学本就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的统一活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包括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如今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孔子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如今的教学,我们也可以从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体会到孔子的爱生如子。《论语》中提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学生们各有不同,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因此孔子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使他们各自发挥所长。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此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孔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冉求本身胆子就小,做事喜欢退缩,孔子就多鼓励他,让他大胆的去做;而仲由本身胆子就大,孔子就有意的压压他的气焰,目的是为了不让他太浮躁。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意义所在,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中,辅导员可以说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领导,因此,辅导员应当多花时间与精力尽可能地了解学生,从多个方面关心学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二、为学层面:终身学习,追求进步

高校辅导员平时的工作类型较多,因此工作量较大,包括: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奖助贷勤、特殊学生的关注、就业发展与职业选择、心理咨询与服务等多个方面,因此,辅导员自身的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必须过关,才能切实地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还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思想。

据历史记载,孔子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年,但是在这四十年间,孔子从未停止学习。孔子爱学、好学、勤学、虚怀若谷之心值得现代所有人进行学习。孔子曾经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喜欢仁德却不喜欢学习的人,容易被人愚弄;喜欢卖弄知识却不喜欢学习的人,他的知识是毫无基础的;喜欢诚实却不喜欢学习的人,容易被人利用;喜欢直率却不喜欢学习的人,说话不注意分寸,尖酸刻薄,容易让人心里难受;喜欢勇敢却不喜欢学习的人,容易酿成大祸;喜欢刚强却不喜欢学习的人,会过于胆大妄为,太过狂妄。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得到了一个启示:学习是一切能力的来源,无论你是怎样的性格,又或者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你都需要学习,因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学习是使自己更为优秀的唯一方法。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人们的学习方法变得更为多样化,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也更为丰富,辅导员应当积极的通过学习改善自身不足,接受新知识。

三、心性层面:积极乐观,品行端正

孔子的一生并不是十分美好的,他生于动乱时代,父于早年母于青年皆去世,中年忙于在各国讲授传学,甚至被匡人所包围。但是孔子并没有对自己的遭遇怨声载道,反而积极面对生活,适应生活,这样积极的生活态度值得每一位辅导借鉴。

如果将高校比作一篇作文,那么辅导员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既要接受上级领导的指示,又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辅导员平时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这都是无法避免的,面对此种情况,辅导员必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应对各种难度较大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榜样,因此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文学修养,在平时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做到言传身教。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教师的师德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的发展。孔子的师德观值得每一位辅导员进行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被学生所认可,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1]刘庭辉.关于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5):18~19.

[2]吴燕霞.师德建设: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的重要视域[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2):19~20,34.

猜你喜欢

师德论语因材施教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