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践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理解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

■/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内容

(1)批判旧唯物主义是脱离实践理解客观对象。旧唯物主义没有从主体出发理解对象,没有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现实世界。同时黑格尔唯心主义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不了解实践的决定性意义。而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理解是把人的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己主义的日常生活活动。

(2)论述马克思他自己创立的科学的实践观。一方面回答了思维真理性的问题是实践问题。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产生的结果和效果证明思维的正确,离开实践来谈思维的真理性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阶级立场和历史使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旧唯物主义只停留在思想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懂得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知道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具有阶级局限性;新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服从和服务无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践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

(一)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

1976年,由于悼念周总理的“四五”运动,邓小平受到牵连被迫停止工作。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复出。当时的国内思想路线仍然是以阶级斗争为刚,同年五月出现了“两个凡是”。而国外却在发展经济,面对着国际国内经济的巨大反差,在经过对广州、农村、美国等多个地方的实际考察之后,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要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重心,支持建设广州经济特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二)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于2000年2月在广州“三讲”教育大会上,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个两题进行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千禧之年,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科技日新月异等,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又带来了挑战;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内存在着思想、组织和作风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腐败严重,这又不得不引发我们思考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如何迎接国际上的挑战,把握国际上的机会发展国内经济。站在国际国内环境的角度,三个代表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典等社会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解决我们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正是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检验思维的真理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生动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通常被大家看成是一种事实。如何证明思维上的真理是否正确?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就告诉我们应该把思维上的东西用于实践,通过实践的结果或效果证明思维的正确,而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国家要发展,科技要提升,离不开创新。2014年7月,习近平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不管任何创新,都要在社会生活中实践,没有经过实践的任何创新,都不能说创新是有价值的。

(二)实践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量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经济时提出的构想。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在特定的时段通过实践反馈回来的决定,不是心血来潮和空穴来风。积极面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现象和结果,冲破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努力探索实现目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5.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7.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唯物主义的终结与超越
党纪与国法在实践中要相互契合分析
本期主题:为学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梁启超公德观的基本内涵与文化价值研究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读报的启示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