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8-11-14■/
■ /
陕西科技大学
一、公益创业的含义
公益创业又称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或公益创新。最早对公益创业进行定义的美国人迪兹指出,公益创业是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1]。伯恩斯坦认为公益创业也是“非营利性”的企业行为,主要是追求社会目的,盈利主要投资于企业或社会,而不是谋求最大的利益[2]。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虽然目前对公益创业的定义仍没有统一的表达,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公益创业是运用商业的思维和做法,用创新的方法和理念来解决社会问题,用传统的商业手创造社会价值,实现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在公益事业领域的有效融合。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国高校一项庄严而紧迫的使命。在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多元文化较量更加激烈,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高校仍是各国西方敌对势力同我国争夺大学生思想的前沿阵地。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虽然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从整体上看成绩斐然,但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如思想政治课程单调乏味,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的行动目标很多都是集中于经济利益或者个人荣誉,造成部分大学生社会价值取向有偏差。如何使当代大学生能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主体能否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也是在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和创新。
三、公益创业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拓宽创业平台
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大。在此情形下,有很多人选择进行自主创业来进行自我价值实现。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全国各大高校积极举办创新创业比赛,公益创业作为创业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其中很多的公益创业赛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学生在参加公益创业竞赛时,要大量运用多学科知识,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分析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想法付诸于真正的实践中去。同时,其创业意识以及就业竞争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实现个人的全方位发展。高校和社会组织在给予平台支持的同时,也会有相关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健康的竞争氛围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
公益创业领域中,大学生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有效的将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的说教式教学转换成实践式教学,实现了实践育人。公益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社会,真切的体验社会,激发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公益活动的实践过程进行帮残助老、支教扶贫、科技兴农、社区服务、文化传播等活动,都能让高校大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认知社会,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公益创业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公益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将创业精神逐渐转换为个人理念,在公益活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努力去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将个人的发展投入到社会得到发展中去,并且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步步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楚的定位,并且逐步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
公益创业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公益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报负,减少周围环境以及学生身份的限制,充分发挥当代青少年的聪明才智以及创新精神。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认知社会、体验社会,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确人生方向,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