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综述
2018-11-14■/
■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由于可测量性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可以引导拟建和在建的智慧城市,使各系统及子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更加合理和优化,另一方面使政府、投资方等可以通过城市智慧水平评价更加了解城市。
一、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一)国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建设智慧城市,在建设初期,学者并未关注智慧城市评价方法的研究,城市管理者和学者只是借鉴相关领域的评价体系进行简单评价。
2006年,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单独开发了一套智慧城市评价体系,该体系覆盖了宽带建设、知识劳动力、数字民主、创新、市场营销力等方面,并于当年启动Smart21智慧城市评选活动。之后,智慧城市的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二)国内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内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模型对智慧城市的智慧化程度进行评价。陆伟良提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编制要体现中国特色[1]。毛光烈认为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要树立“双顶层”的设计理念,即总体方案和标准方案的顶层设计[2]。龚炳铮对智慧城市的评价包括智慧城市评价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三方面。其中,智慧城市评价模型由智指标、智慧产业发展现状7方面评价、智慧服务评价4个指标和智慧人文建设城市环境、发展水平、效益组成。同时,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法对智能化系统综合评价,把智慧城市发展指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毛艳华基于SOP模型从智慧人群、经济、环境、治理、民生、基础设施、规划七方面设定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及三级指标单位。邓贤峰以及南京信息中心都是从智慧城市网络互联情况5方面进行相关数据计算得出指标数值。王振源的智慧指标评价体系注重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支撑应用指标,既有客观测量指标又有主观测量指标,更多考虑了智慧城市建设中软实力的培养。
另外,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11年发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指标,包括幸福指数、管理指数和社会责任指数,共有86项三级指标和362项四级细分指标;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2012年2月提出从智慧设施、智慧应用、智慧产业和智慧保障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58个测评要点对城市的智慧化程度进行总体评价;住建部在2012年11月公布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除此之外,南京、上海浦东、宁波等城市也发布了评价指标体系。
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概述
归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构成要素的研究,可将其分为目标型要素、动力型要素和应用型要素三类。
目前学者对智慧城市构成要素的研究中较多都关注目标型要素,且影响力较大。表中12种构成要素中就有时种属于此类。2007年,Giffinger研究小组的成果颇具代表性,他们从智慧城市的愿景出发,把智慧城市分成6大要素:智慧经济、智慧人口、智慧治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该项研究体现了学者寄希望于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愿望。Lazaroiu等对智慧城市构成要素的研究强调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Leydesdorff把三螺旋模型引入智慧城市研究范畴,试图探讨智慧城市的动力机制。受Leydesdorff启发,Lnmbard进一步探索了智慧城市的推动因素,摈弃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结构,建立了“大学-产业-政府-学习-市场-知识”六螺旋结构和“政府-企业-大学-市民-社会”五螺旋结构,并初步探索了两个螺旋作用的机理。Chourabi等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整合性框架,识别智慧城市成功与否的8大要素:技术、组织、政策、社区、政府治理、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经济。
与目标型和动力型要素相比,应用型要素具有含义明确、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优点。商业公司对智慧城市构成要素的划分大都属于此类,其中IBM最具有代表性。IBM在《你的城市如何智慧?》一文中,认为智慧城市由交通、通信、水、能源、城市服务、市民、商业7大要素组成,并针对每一要素给出了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慧化三个维度上的具体目标。
三、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对比
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布者多为企业或非盈利性民间组织,指标多关注环境、民生与可持续,具有通用性。国内评价指标体系相对较多,而且由于各城市在政府政策、经济基础、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人才储备等方面差异较大,指标设置有很大不同。评价体系更多关注ICT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水平,注重投资价值体现,针对性强但导向不足。指标体系建设的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