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的美,镜头也不够表达
——记西班牙摄影家拍杭州活动

2018-11-14张蓉

杭州 2018年41期
关键词:何塞摄影家乔治

文|张蓉

都说摄影是一种瞬间的艺术,不管是千百分之一秒电光石火般的短暂,

还是延伸几秒几分甚至几个小时的漫长,定格下的依然是漫漫时间长河中的一瞬。

而每一个瞬间背后,也许都藏着一个故事。

摄影家所做的,大概就是用这一个瞬间,

讲述一朵花、一个人、一方天地、一段心情。

几阵秋雨,桂花的香味渐浓。远道而来的三位朋友,正好赶上了这个香甜的季节。

他们是受邀参加第四季“他视野,我的城——国际摄影家拍杭州”活动的西班牙摄影师:何塞、乔治以及他的夫人穆晓雷。巧合的是,三人都是第一次来杭,这甚至是何塞的第一次亚洲之行。

连时差都没倒,弯弯绕绕的弄堂里巷、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就被一一放进取景框里。

摄影师何塞·路易斯(Jose Luis),留着一把非常显眼的大胡子,贴面礼时能把人扎得嗷嗷直叫。一双西方人别有优势的大圆眼睛,一笑起来,眼神里的清澈笑意立马暴露了他的真实年龄。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活脱脱一个拼命三郎。似乎特别偏好低机位拍摄的他,蹲着跪着躺着都不在话下。就算前段时间不慎受伤的手臂和手指还没有痊愈,也依然没有阻挡他举起“重型武器”并且“摸爬滚打”的拍摄热情。

这次的拍摄里,何塞的侧重点是居民生活,老房子里的猫咪、井边打水的阿姨、玩耍的孩子、弄堂里卖臭豆腐的奶奶、花坛边分享一支烟的老夫妻……都是他的拍摄对象。

“杭州挺国际化的,大家很热情,交流起来也很容易,为我的拍摄提供了很多便利。”

① 中外摄影家作品作品分享会在美丽的西湖边举行

② 中外摄影师走进二十三坊巷

问及对杭州留下的印象,何塞深思了一会儿,却回答得特别谨慎,他觉得在杭州的短短几天还不足以让他对这个城市做出一个评价。他还需要时间去消化,慢慢沉淀一下这些天的所思所感。

将作品集结成系列,也是何塞对作品的独特展示方式。如果再来杭州,他希望重走一遍这次到过的地方,“熟门熟路”的他,可以进一步与被拍摄者交流,使作品形成一个摄影专题。

摄影师乔治·甘赛东(Jorge Gancedo),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不会拍照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设计师”。

因为与妻子分别从事室内设计及建筑的关系,让他对杭州的建筑格外感兴趣。对着民宿的一个木制门闩,他都能饶有兴致地研究很久。钱江新城的“金球”、奥体中心的座椅、“莲花瓣”的立体结构、寺庙的石塔以及古建筑的窗棂飞檐……在他的镜头里,总能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角。

“杭州能把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融合在一起,而且古典文化没有被破坏,这很不容易。”乔治说。

喜欢与人交流,大概是摄影师们的共同特点。看起来有点内向的乔治也是个“话痨”:在运河边对着来秋游的小朋友做鬼脸;和婴儿车里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也能比手画脚玩起来;在学校门口倾尽所有中文词汇与放学的小学生侃大山,甚至探讨一下他们手里的零食。

而对美与爱的细腻感知,也是一样。几日里,常常一不小心,就被乔治与晓雷塞了一波狗粮。夜色中的河坊街,拥抱一下;夕阳余晖中的西泠桥,自拍一张;透出暖光的圆洞门前,落下一个吻。

抓住每一个动人瞬间,与身边的人分享,摄影是,生活也如是。

两位摄影师取景时独特的视角,构图时精巧的小心思,照片中所传达的脉脉温情,给了随行的摄影师很多启发。

做摄影作品展示的时候,何塞与乔治都默契地未做太多陈述,一张张照片滚动播放,他们只是安静地不发一言。

静态艺术的魅力大抵如此,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出一个故事,也许大致相同,也许天南地北。就如曾与他们解释三潭印月中三十三个月亮的来由一样,最后那一轮明月,自在心中。

▲ 乔治作品

▲ 何塞作品

猜你喜欢

何塞摄影家乔治
摄影家杨荣
开“垃圾银行”的秘鲁少年
一名清洁工,捡出一座图书馆
一名清洁工,捡出一座图书馆
游乐场(上)
摄影家胡小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杨黎明眼中的锦屏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一个办家庭图书馆的拾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