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人才培养观
2018-11-14■/
■/
王阳明是明代的著名教育思想家,出身官宦之家,政治立场始终站在封建地主官僚一面,他的思想明显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教育路线服务的”,不可否认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但就其人才培养来看,明显带有实学思想,反对空谈无用之学和虚文,“注重在敦本尚实、反朴还淳的行的一边。修饰虚文,已为阳明所不取,何况拘牵文义”,主张将道德修养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事上磨练”培养重行的务实之人。反对知行脱节的行为,主张培养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人才。此外尊重了个人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和能力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培养各种各样的德才兼备之人。
一、人才培养的目的——为社会现实服务
明朝中叶,阶级矛盾尖锐,社会总危机暴露,使得社会动荡,秩序混乱不堪。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分析,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源于道德伦理的缺失,主张“加强封建道德教化,唤起人们内在的天德良知,自觉地遵从封建的统治秩序和伦理纲常,从而达到消除明王朝的政治危机和思想危机。”通过道德伦理的教育,约束人们不做违反道德的行为,以此消除社会危机。可见其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现实服务。
为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王阳明强调道德伦理教育。认为“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道德教育在个人成圣成贤的过程中极为重要。他认为人伦道德教育对个人成圣成贤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道德教育可明人伦,明人伦对国家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家齐国治而天下平”。 王阳明赞同三代的教学内容“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提出明伦之外无学问,凡不涉及人伦道德的教育都是异端邪说。以人伦道德来教育世人,即可成就圣贤之人,也可安家国天下。他将道德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把道德修养提高到社会家国稳定的重要位置。因此强调道德教育应从幼儿抓起,“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对儿童专门教授道德伦理,从小就践行并以此作为他们为人处世的标尺。道德伦理教育不得有片刻懈怠,王阳明制定详细可行的课表将考德放在第一,每日考察学生德行,再通过歌诗、习礼等方式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使在生活中严格按照礼仪道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得做有违道德伦理的行为,自觉遵循伦理纲常和国家秩序。此外,他通过实地考察制定乡约,要求相邻之间和谐相处,亲人之间相亲相爱,遵纪守法,村民不得做任何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这种礼法结合的乡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方秩序的稳定。
王阳明在人才培养上尤其注重人伦道德教育,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封建道德,人伦道德是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目的在于培养有道德之士服务社会现实。道德伦理的教育使人们自觉约束个人行为,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对稳定秩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人才培养的方法
王阳明人才培养的方法偏重实行,主张“事上磨练”反对空谈而不务实、知行脱节的行为,强调言行一致,做到“知行合一”。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实行因材施教,注重“分限”。
(一)主张“事上磨练”,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社会之不治”根源在于“士风衰落”和“学术不明”。官吏的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士人、学者言行不一,贪图名利、华而不实,导致国家混乱不堪。“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可知王阳明反对空谈、不务实、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社会邪气,提出“知行合一”号召言行一致,主张敦本尚实、反朴还淳。在人才培养上他主张“事上磨练”做到言行一致、敦本尚实,培养“知行合一”的务实人才。
关于知行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行”关系密切,“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行一体,“知”离不开“行”,“行”中可见“真知”,“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二者相互渗透,合为一体不可分割,把本为一体的“知行”分开,就会使“知”陷入悬空,“行”就失去了方向。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既强调知,也重视行,他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主张将“知”付诸于“行”中,才能“知”而有所获,“行”而有所悟。为此王阳明极为重视“行”,强调“事上磨练”。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王阳明认为真正的学问离不开实际行动,为学者亦不能离开实际行动,不在行动和“事上磨练”中得来的学问是立不住脚的,“临事便要倾倒”,因此王阳明主张培养切实躬行的务实之人。“阳明讲学,偏重实行,事上磨练,是其着精神处。”鼓励学生“在事上磨练”或“在行动中学习”,避免空谈,把人伦道德付诸于现实生活,实实在在的去实践,要求学生做言行一致的务实之人。以此来讽刺现实生活中那些道貌岸然、空谈道德良知的势利之徒和伪君子。“‘事上磨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王阳明教学注重联系实际,为学要向实处着力的倾向”。
(二)尊重客观规律,因材施教,注重“分限”
王阳明人才培养尊重客观规律,注重人的承受能力,主张循序渐进。王阳明曾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在人才培养中不强求学生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根据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他用种树来做比喻,幼苗少浇水,待它稍有成长再适当加水,若不顾一切将所有的水都倒上去,那样只会毁坏树苗。人才培养亦如种树,要根据个人的年龄和承受能力灌输适当的知识。
“王守仁还强调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长处、短处给以不同教育。”人的爱好、性格、资质不尽相同,为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扬其所长,避之所短,因材施教。王阳明所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是其因材施教的典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不应千篇一律,要根据其性格特点来成就他。就儿童而言,天性爱玩、活泼,不喜拘束,为此在培养过程中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教学方式,应顺性而导,顺应儿童年龄和天性来实施教育,设置儿童感兴趣的课目,吸引儿童主动地探索知识,这样才能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资质有高低,人才培养也要关注这一点,他曾对其弟子说对平民施教就得站在平民的立场来教学,传授平民能接受的知识。
在王阳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突出表现在因材施教、注重“分限”等方面,这种注重学生年龄、性格和心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当代人才培养有借鉴意义。
三、人才培养的任务
王阳明人才培养的任务是培养具备立志、勤学、独立思考等能力的能“致良知”的圣人。“致良知”可使人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省察克治”、改过从善、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从而实现其人才培养服务现实的目的。
王阳明注重立志在个人成才中的作用,指出“立志而圣,则圣也;立志而贤,则贤也。”,立志为圣贤,就会不断地朝着圣贤靠拢。志向和目标是人成长的方向,使得不管在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并毫不动摇的朝着目标前进,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前行,不立志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如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会失去前行的指明灯,人人如此天下将无事可成。所以,立志个人成才的首要任务。
在立志成才的过程中少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王阳明曾对他人指点和个人独立思考做了比较,认为“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自一了百了。”在为学成才的过程中少不了老师的“点化”,但老师的“点化”远不如个人思考、专研的收获多。思考使人睿智,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会更为深入和透彻,行动起来更有目的性,就不会陷入“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不经思考随意去做则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思考让目标更加清晰,通过思考可使人更快的接近目标。
“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光有远大志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去努力学习,不将其所思所想置于实践中去检验,目标和梦想终会沦为空想,在成才的路上要努力学习,实际去做。王阳明认为立志与勤学的关系“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立志离不开学习,学习必须勤奋努力,否则志向将不会得以实现,在成才的过程中应勤奋刻苦、主动学习,博览群书,注重积累,明辨是非,在勤学的实践中改过从善,纠正错误以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在王阳明培养“致良知”圣人的培养任务中注重对立志、独立思考和勤学的培养,使人们在为学和成才的过程中自觉地改过从善,真正做到“省察克治”以实现真正的“致良知”。
四、结语
王阳明的人才培养观,出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注重对道德伦理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之士,以封建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管理秩序,以实现为社会现实服务的目的。反对空谈和知行脱节的行为,注重实际行动,主张言行一致,通过“事上磨练”培养真正的重“行”务“实”之人才。他尊重客观规律不仅表现在注重“分限”和因材施教还表现在对立志、独立思考和勤学等为学和成才的不可或缺的能力的培养上。王阳明的思想中虽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成分,但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学思想精髓亦值得后世借鉴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