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分析
2018-11-14■/
■/
重庆三峡学院
当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在教学理念、方法上还较为滞后,使得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当前要改变这种问题,就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微课程理念,通过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当前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需要注重挖掘出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能够让这些资源变得情境化,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提升对微课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让学生可以提升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古典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在设置情景时就可以立足于我国的古代文化传承上,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立交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进而更加深入的认识古典音乐,这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通过这样应用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进而促进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强化对学生的节奏训练,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音乐节奏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和加强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进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师需要加强在节奏感训练上的应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加上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时常会出现学生训练时间不够的问题,教学效率不理想。而应用微课则可以有效改变这种问题,教师录制训练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进行观看,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可以有效的增长学生的训练时间,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提升。在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模式,通过对信息技术优势的应用,这对节奏训练具有积极影响,能够让其变化感以及形式感得到加强,让学生能够实现有效的学习。微课的内容会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内容的选择,在对微视频进行制作时,要选择音乐感较强的节奏训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兴趣,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三、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微课具备很多的教学资源,有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这是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所不具备的,以往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欣赏,给学生展示的音乐作品数量不是很多,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这就限制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的鉴赏能力也较低。当前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给学生带去丰富的音乐作品赏析,如,不同民族、种类的,让学生从多个角度鉴赏音乐,这对培养和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且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和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另外,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音乐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培养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加强他们在音乐上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音乐素养的提升。比如,在鉴赏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欣赏蒙古的民歌,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长调”的曲目,如,《牧歌》、《辽阔甫草原》等,让学生欣赏长调歌曲的旋律,其通常节奏自由,能够随意发挥,没有显著的强弱关系,歌曲是跟随小节线进行划分,实际演唱中也没有限制,一般都在一些地方应用延长音,进而让音乐更加连绵不断,意韵更浓。除此之外,还有“短调”歌曲,如,《森吉德玛》、《小黄马》等,很多情歌、徐诗歌以及婚礼歌曲都是短调,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鉴赏,掌握每种民歌的特点等,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大学音乐微课程教学设计
在设计音乐微课程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确保内容是满足适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在安排课程时,需要重视将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合理、科学的布设课程,进而最大程度的将微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设计,进而让课程更加开放和有趣,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理念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以及微课程教学模式的运用,对音乐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对学生音乐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应用微课程,进而充分发挥出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