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客留言
2018-11-14
若即若离的诗意与生活
张小华(甘肃靖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寥寥二十字,平平仄仄中充满诗情画意。长大以后,又从中渐渐悟出关乎衣食住行用的生活。不是吗,“蓑笠翁”其实不是在钓“江雪”,而更可能是在钓“生活”。河东先生则赋予其无穷的诗意,写成千古传诵的绝句。
近读《杂文月刊》(文摘版2018年8月下)的《远的诗意,近的生活》一文,结合某些人生阅历,加深了我对“诗意”与“生活”的理解。按照现今的文学套路,“诗意”和“远方”似乎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姊妹。一般的逻辑是,“诗意”一定在“远方”,也只有“远方”才有“诗意”。2000年,我从西北内陆奔赴东岳泰山,跟随团队去“远方”寻找“诗意”。一路卖吃喝纪念品的商贩、中天门开旅馆的老板、负重而上的挑山工、山顶租棉大衣给游客照相的人……在游客眼中,他们确实长年累月徜徉在“诗意”中。2018年,我又一次登临泰山,一路上,商贩、挑山工、照相人还在。其实,他们在“诗意”之中,或许因感官的倦怠,或许因疲惫与艰辛,更大程度上在谋“生活”。这些年来,我也游览了一些著名景点,如北京圆明园颐和园、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其间都有不少为“生活”而处于“诗意”中的人,像极了诗人柳宗元眼中的“蓑笠翁”。
在我蜗居的小县城,有一座乌兰山,高不及泰山的十分之一,也没有什么著名景点。但我也常常以登泰山的“诗意”爬乌兰山,感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到山顶看日出日落。这些融入我日常生活中,既属“诗意”,也并不在“远方”。
“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人生
陈思炳(安徽合肥)
拜读了《杂文月刊》(文摘版2018年8月下)刊登的文章《一句话的事》,很有同感。托尔斯泰、六小龄童等因“一句话”而人生走上辉煌,我也因“一句话”走上写作之路。
1978年10月份,那时我还在部队服役,因病住进了部队医院。当时和我同病房的还有两个病友,都是某团的宣传干事,他俩先住院,已将痊愈,有空就趴在病床上写稿子。我看他们写稿、投稿,很羡慕,他们鼓励我说:“你也可以写呀,只要你想写,有恒心,就能成功。”我就根据当时部队学先进一阵风的现象,写了一篇小言论《决心和恒心》,试着投给了军报,当时我也没当回事,又过了二十多天,我就出院回到了连队。没想到回到连队第三天,稿子便登出来了,位置还在一版报眼上。战友们见了都向我道喜,团政治处的领导也来电话表扬我。从那以后,我便喜欢上了写作,在连队的帐篷里,在营房的路灯下,在旅途的车厢内,我都见缝插针,看书写作,文章也越来越多见诸报刊,在我们部队渐小有名气,不久便被调到团政治处当了宣传干事。
1983年,我转业回到家乡。转业安排时,许多人找关系、走门子,我家在农村,父母、亲戚都是老农民,没有“关系”可托,我就拿着厚厚一本“剪报本”,作为自我介绍,竟然有几个单位抢着要,最后还是被县委宣传部拉去搞新闻报道。
没想到那次住院听了战友的“一句话”,竟使我和文字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后来的人生归宿。这期间,虽然我的同行们不少因不甘文字工作的清苦寂寞而另有选择,另谋高就,但我还是把笔当成终身伴,一生相随情不减。有人说我痴,说我呆,但我始终不悔。夜深人静,当我独步书房,浏览书架上五颜六色的排排书籍,其中也有我厚厚两本杂文随笔集《大潮思絮》和《成思集》,还有三十多本各地出版的文集收有我的多篇文章,还有二十几本我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文章剪贴本,心中总是暖呼呼、甜滋滋的,魏巍书山也有我一席之地啊!
是啊,别人的“一句话”虽属偶然,但你听进去了,也许会影响你今后的一生。
文化正剧忌拍成文化闹剧
王老实(安徽安庆)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8年8月下)中的《要看文物戏精,更要看文化正剧》一文,引发了笔者对文化传承与载体匹配等相关问题的深度思索。
前一阵子,媒体曾口诛笔伐了戏说历史剧的不良倾向。具体表现在恶搞历史、杜撰史实、神化人物、虚构情节、穿帮时空及妖魔化娱乐等环节上。所有这些都严重背离了艺术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给理当晴空丽日的电视剧市场刮来了厚厚的阴霾。尽管暴雨未倾盆,但天空低沉,令人压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的精气神。文化的活力,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文化需要积淀,需要创新,更需要传承。如何传承?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眼千年”的文化长谈,或许能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让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致敬的谦卑姿态,有着贯通古今、求索国魂的虔诚气场。电视片《国家宝藏》以现代的视角,用很“潮”的方式,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以致于让观众“忍不住泪目”,“向传统文化致敬”,“为自己是中国人自信、骄傲”。
无独有偶,湖南卫视出品的大型公益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邀请李亚鹏、李泉、孙楠等明星探访民间匠人,通过深度体验,实录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很好地揭示了“匠心”传承的价值与意义。
相较而言,电视剧在传承经典弘扬文化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观众真正买账的首先是剧本的真实性,其次才是其文化味和趣味性。试想,将原本的文化正剧拍成了文化闹剧,其中的轻佻浅薄甚至无良避责,除了会招致观众的奚落白眼外,还能传播什么正能量呢?其间能寻到“文”能做到“化”吗?这能说不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