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中的文化博弈
2018-11-14王传领
王传领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进入20世纪后,大众文化的勃兴成为当代文化最重要的表征之一,后现代主义的萌芽、传播媒介的发展、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都是促使大众文化迅速勃兴的重要力量。也正是由于这些力量的帮助,大众文化才能在短短几十年内改变了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而与之相对应的精英文化却正逐渐呈现出式微趋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消费主义的盛行和现代传媒的发展。就电影作品来说,其既作为商品出现在观众面前,又作为艺术品承载着诸多艺术本性。因此,电影艺术必须处理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博弈,从而呈现出两种文化较为平衡的优秀作品。作为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其电影既实现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相互成就,又在二者的相互妥协中实现了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一点来说,作为身处好莱坞的著名导演,他所创作的电影作品堪称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成就
就当今文化的类型来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是两个重要的分支。从理论上说,二者显然具有差别较大的创造、分享与传播群体。但是在现代传媒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之下,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融合趋势,二者越来越具备能够成为互相成就的发展趋势,这种互相成就既包括对大众文化审美格调的引导,也包括对精英文化传播价值的提升。虽然电影类属于大众文化,但是其仍然不乏精英文化的成分,特别是对于并不只追求经济效益的诺兰来说,其电影作品中的精英文化体现得尤为突出,它与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也使诺兰的作品具有更加浓重的艺术味道。
首先,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具有审美引导作用,这不仅在于精英文化能够为大众文化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保持其在政治、文化和思想上的正确性,还在于它能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格调。尽管精英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危机,但“知识分子的整体地位并没有动摇”。况且,在消费主义思潮之下,大众文化过度的媚俗性与娱乐性开始凸显,“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他们成为的那类人”。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精英文化为我们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公正地处理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或超验功能的方法”。尽管诺兰所创作的电影的传播对象是普通大众,但是其作品并没有将“通俗性”作为唯一的价值标准;相反,诺兰的电影向来以剧情复杂、内涵深刻而著称。无论《追随》《记忆碎片》,还是在《盗梦空间》中,诺兰始终都在探索叙事结构的新高度。他不仅运用包括嵌套式叙事、碎片式叙事、呼应式叙事与多线程叙事等在内的复杂叙事结构来进行电影叙事,还使用繁复的悬念来触发叙事的敏感点。除此之外,诺兰还将自己对于社会与文化的思考倾注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在《盗梦空间》中,他探索潜意识意念对人的改变;在《记忆碎片》中,他批判人们过分的理性依赖;在《星际穿越》中,他嘲讽那些无法突破自身局限的庸人;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中,他更是将其对社会运行规则、法制的底线以及超级英雄的困顿全部展现给观众。正是由于这些批判与思考的存在,诺兰的电影才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而无论是叙事的极致探索,还是内涵的深刻赋予,对于电影艺术来说毫无疑问都是典型的精英文化,它为电影艺术提供了一种超越世俗需求且具有人文精神价值的参照对象,并像灯塔一样指引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它没有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和内容的虚幻,而是将其看作追寻意义和探索艺术的载体。它吸引着众多爱好艺术的文化精英,在解密的过程中、在意义的探讨中以及在叙事链条的重新拼接中,他们都感受到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所带来的巨大魅力。精英文化对于诺兰电影审美创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传播效率和价值提升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精英文化一般是由文化精英所构建,且通常会具备较高的认知门槛。所以,纯粹的高雅文化很难在大众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自然也就无法完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激发其大众消费欲望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恰恰是大众文化的主要优势所在。不仅如此,大众文化所具备的通俗性、娱乐性、虚幻性和复制性也都是精英文化所欠缺的重要属性。因此,精英文化的传播必须充分借助大众文化的特性才能得以实现。如上所述,诺兰在自己的电影作品中杂糅了大量的精英文化成分,但是其毕竟还是大众文化产品,其中的精英文化也必须通过大众文化才能为更多受众所了解。因此,诺兰不仅起用了包括克里斯蒂安·贝尔和莱昂纳多在内的众多明星,还创造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从而让观众欲罢不能。不仅如此,3D 摄影、CG 技术等创作手段也被诺兰悉数运用,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强化自己作品的吸引力,在视觉上为观众提供巨大的感官冲击。除此之外,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天然的内在联系也使得诺兰的电影早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占据了各类网站、报纸和杂志的重要位置,并且不断使用“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一金字招牌招徕观众前去欣赏,极大提升了其作品的传播广度。由此观之,尽管精英文化在人文精神和文化批判上要比大众文化高出一筹,但是在传播效率和社会与经济价值的实现上,精英文化还是要借助大众文化才能达成最终目的。实际上,诺兰的电影正是具备这些特征的文化产品。他的电影虽然结构复杂、内涵深刻,却从不曲高和寡;虽然明星璀璨、叙事奇特,但始终坚守格调。从这一点来说,诺兰的电影作品堪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相成就的经典样本。
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与妥协
尽管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具备在大众传媒中互相成就的可能,但是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却仍然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从本质上看,大众文化的本质仍然是消费文化,它追求的是感官刺激与娱乐消遣,其显著的消费属性使得“大众生活在由符号和影像主宰的仿真时代,超现实代替了真正的真实而成为真实所在”。因此,其对于现实世界中的矛盾冲突和权力关系采取了遮蔽的处理方式。而精英文化却更注重正视社会矛盾和个人成长并以求获得终极认知。基于此,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始终都是难以调和的——精英文化面临着大众文化的解构,大众文化也面临着由于精英文化的权力滥用而带来的发展危机,这一点在诺兰的电影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首先,精英文化面临着大众文化的解构,这种解构不仅使公共理性让位于个人理性,也导致了社会文化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逐。由于大众文化与生俱来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它天然就具备迎合大众心理需求的超强适应能力。其次,大众文化也面临着精英文化的权力滥用。创造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群体往往要求价值观一元化、公共理性优先且更加重视文化的社会效益。因此,精英文化阶层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干预大众文化的蔓延,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精英文化。由此可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价值观、理性建设以及效益追逐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且二者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而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相成就的经典样本的诺兰电影,却在二者的矛盾中达到了较为均衡的相互妥协,从而成就了艺术经典。
在诺兰的电影中,包括多重叙事和繁复悬念在内的叙事奇观以及其对于二元对立、理性至上等传统思维模式的深刻批判是其中最为显著的艺术成分。然而正是由于这些艺术成分的存在,使得诺兰的作品常常具有一定的欣赏门槛。对于《星际穿越》来说,观众需要大概了解什么是黑洞、虫洞和弦理论,否则就无法理解库珀团队的飞船为什么会在两年时间就到达土星周围,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库珀最后会进入五维空间;《记忆碎片》需要观众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否则观众就不能将45个片段有机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就不能分辨莱尼的妻子到底是被歹徒杀害还是被莱尼所误杀;而“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则更需要我们对于人性、法制、个人英雄、城市建设等方面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只有抛开简单的正邪二元对立才能理解为什么堪称超级英雄的布鲁斯·韦恩会被哥谭市民所质疑,为什么纯粹的罪犯小丑一个人会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诺兰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妥协上已经处理得相当出色。从总体上说,他很少将自己的艺术风格完全投入一部作品之中:《记忆碎片》虽然结构复杂,但其故事内容却相对简单,也没有深奥的理论需要解释;《星际穿越》虽然设计诸多前沿的物理知识,却是以最为简单的线性叙事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盗梦空间》虽然故事内容较为复杂,但是其环形结构之间却界限分明;而“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在故事结构和内容上都没有做过度复杂的处理,诺兰只是在其中暗藏了许多能够引起观众深思的情节与对话,由此也就拖延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商业电影的创作规则——这就是诺兰为了电影艺术所做出的妥协。他深知,“电影为了更加有趣以吸引更多消费观众,就不能仅仅宣扬官方意识形态和官方许可的行为模式(即精英文化),而是往往在作品中掺入许多非官方的意识形态和非主流的行为模式(即大众文化)”。只有二者能够在妥协之中达到某种平衡,才能最终创作出既具有一定的艺术高度,又能为大众所接受的高品质的电影作品。
三、结 语
当代电影界对于艺术和票房的追求似乎正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如何处理好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或者说如何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有机融入电影作品之中,是当代电影导演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而诺兰的电影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样本。他用自己的作品告诉我们,在电影艺术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必须互为补充、互相依赖。对于二者的冲突来说,只要能够处理得当,那么精英文化不仅可以对大众文化的审美品格进行引导,而且大众文化还能提升精英文化的传播效率和文化价值,从而构建起既相得益彰又相互促进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生态中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也能够同时接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双重改造,最终成为既能被大众所广泛接受,又能蕴含深刻人文精神的成功作品。电影创作者主观层面上孜孜以求的探索与试验或许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克里斯托弗·诺兰显然走在了导演界以及世界电影探索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