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对文本的解构

2018-11-14

电影文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原著悲剧嫌疑人

回 颖

(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东野圭吾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有《秘密》《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湖畔》《解忧杂货店》等。其中,《嫌疑人X的献身》是东野圭吾创作的“神探伽利略”系列小说的第三部,获得了2005年的直木奖(日本通俗小说权威奖项)。2008年,由西谷弘导演执导的同名电影在日本上映,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此后,2012年,同名电影在韩国改编并上映。到2017年,东野圭吾的小说迷们终于迎来了中国版本的《嫌疑人X的献身》。

对比三个版本的电影,可以看到不同时间、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者对于原著文本的改编与解构。本文以2017年国产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为例,对比日本原著文本,探索在中国本土语境中,电影对于其文化背景文本的解构,浅析文本改编的方向、途径与意义。

一、中日文化差异映照下的文本解构

日本推理小说流派众多,不同派别与风格的作家层出不穷,如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岛田庄司、横沟正史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推理小说作家。相较于西方理性思维占主导的推理小说,日本推理小说更注重人物内心情绪的表达以及情感冲突的描写。这一点,在东野圭吾创作的推理小说中有着强烈的体现。

东野圭吾喜欢尝试不同的叙事手法,他所创作的推理小说风格差异很大,叙事手法多变,时而不断变换叙事视角,时而加入奇幻虚构元素,有时遵循传统推理方式,有时则采用多线索并行的叙事手段。但是,在多变的叙事手段表象下,东野圭吾的作品遵循着统一的精神内涵。他描写卑微者的困境,关注残酷的社会现实,制造剧烈的情感冲突,哀叹宿命般的悲剧人生。他笔下的推理小说,讲述着永恒的“人性”课题。

日本美学追求转瞬即逝的美,如樱花开到绚烂后凋落,这一瞬间的“美”即为永恒。因此,日本文学往往带有浓郁的悲剧和宿命情结。东野圭吾的许多作品都是如此,沿着作者所铺设的情节脉络前进,读者会发现推理往往处于次要的地位,故事在开始或中段便揭示出了谜底,嫌疑人昭然若揭,然而其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却需要读者不断思索,反复回味。

从《嫌疑人X的献身》的书名即可看出其中的悲剧意味,主人公石神哲哉因为相貌与性格的原因,虽然身为数学天才,却生活极其落魄。当他暗中倾慕的邻居花冈靖子被前夫富樫慎二纠缠,并被迫杀死富樫慎二后,石神哲哉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聪明谨慎的头脑,帮助花冈靖子逃脱了罪责。然而,当亦敌亦友的物理学家汤川学出现在石神哲哉面前时,他预感到了自己宿命般的结局,因此不惜将自己伪装成为变态跟踪狂,试图代替花冈靖子接受法律的惩罚。最后,石神哲哉身陷囹圄,花冈靖子出于内心的愧疚与道德的谴责,投案自首。石神哲哉的“献身”,没有拯救任何人,他为之燃烧了全部生命的壮烈情感,到最后归于“寂灭”。这是一幕彻头彻尾的悲剧,是富樫慎二的悲剧,是花冈靖子的悲剧,是花冈靖子女儿美里的悲剧,也是石神哲哉的悲剧。甚至对于汤川学来说,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天才对手将终生困于牢中,同样是悲剧。这些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值得读者和观众去思考、探究。

《嫌疑人X的献身》的本土化过程,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对文本的解构与重塑。通过对故事背景、人物角色、情感发展等细节的改编,使其在不脱离文本主旨的前提下,符合中国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与心理预期,达成票房与口碑双赢的效果。

二、电影对文本的解构

作为电影剧本,《嫌疑人X的献身》对原著文本进行了相应的改编,但基本遵循了原著的主体脉络和叙事结构,仅对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调整。正因如此,由于细节的改动,也使整个故事的风格与意蕴产生了变化。

(一)故事背景

《嫌疑人X的献身》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地点是日本东京都。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社会发展陷入长期停滞。而80年代,《男女雇用均等法》的颁布促使日本女性走出家庭,与男性一同工作,承担家庭开支。以此为前提,我们看到了原著中曾以陪酒为生,后来在快餐店打工的花冈靖子,以及原本是妈妈桑,后来和丈夫一同经营快餐店的小代子。这部小说中出现的女性,除了花冈靖子的女儿美里,基本都是陪酒女的身份。她们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与生活的种种艰辛,正因为花冈靖子单身妈妈的身份与破碎的婚姻,才使她无法摆脱悲剧的宿命。

电影的拍摄地选在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道外区相对于哈尔滨市的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等区域,有着更多的老旧建筑与古朴街道,为电影增添了浓郁的怀旧气息与沧桑的时代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石泓(石神哲哉)的落魄消沉与唐川(汤川学)的意气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故事打下了冲突的基调。通过调整变换细节,如原著中带有编码的脚踏车,改为如今常见的扫码公共自行车等,演绎出不同于日本、韩国版本的本土化电影作品。

(二)人物角色

原著中有五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中学数学老师石神哲哉、大学物理副教授汤川学、警察草薙俊平、快餐店员花冈靖子、花冈靖子的女儿花冈美里。

1.石神哲哉——石泓。原著中的石神哲哉其貌不扬,微秃的头发使他看起来异乎寻常的苍老,细长的眼睛令他人看不出其中的感情,款式单一、色调暗淡的衣服更让他显得庸常无比。石神哲哉对自己的外表是自卑的,尽管他认为外貌对于研究者来说毫无意义,但是当他看到温柔婉约的花冈靖子与可爱的美里时,仍然卑微到了尘埃里。他对花冈靖子的倾慕,与其说是爱慕,毋宁说是对于美好事物的纯然珍视。对于美里也是如此,在石神哲哉的心中,这对母女是同时被他珍而重之地守护着的。汤川学认为在石神的心中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是非观,只有该不该做,如何做,是否合乎逻辑,是否能达成目的。所以,当花冈靖子母女杀死纠缠不休的富樫慎二时,他选择帮助这对母女脱罪就显得十分自然。书中的石神哲哉是整部小说里最纯粹的角色,帮助花冈靖子母女是他发自内心的决定,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困扰。唯有到了小说最后,他精心设计的迷局一朝破灭,拼死保护的人投案自首,这一刻他所有的信仰与坚定瞬间灰飞烟灭。

在电影中,石泓的外貌与原著有较大差别,一头浓密的头发遮挡住了他的额头,在他的眼睛上方投下了阴影,令整个人物显得阴郁而冷漠。原著中的石神哲哉,视线几乎总是朝着下方,很少与人对视,电影中的石泓也保持了这个特点,尤其是面对花冈靖子时,他几乎没法正视对方。石泓对数学的狂热以及有条不紊的缜密布局,都与小说中如出一辙。不同的是,相对于小说中石神哲哉的木讷与孤注一掷般的疯狂,石泓则要健谈和理智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原著的绝望感与宿命感,促使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在犯罪行为之上。

2.汤川学——唐川。原著中的汤川学是个外貌相对普通的中年教授,远不及电影中的唐川年轻英俊。曾经的同校之谊,以及对数学、物理的热爱,使汤川学与石神哲哉惺惺相惜。石神哲哉对于数学的理解和掌握,使汤川学隐隐将他作为值得尊敬的对手看待。然而,转眼二十余年过去,两个人早已失去音讯,没想到会因为一个案子而重新相遇。汤川学敏锐地发现了石神哲哉种种不同之处,因此陷入了矛盾与纠结之中。他是整部小说中内心冲突最激烈的角色,是否该拆穿朋友精心设计的迷局,是否将真相告知石神竭尽全力保护的人,令他无比煎熬。理智与情感,真相与伤害,每一个选择都会有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电影中的唐川,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推理和解密之中,他执着于同石泓之间的较量,将这宗案件视为石泓发出的挑战,破解谜题便是战胜石泓的过程,因此,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唐川与石泓之间的智慧较量,而不是唐川对于忠于友情还是忠于法律的艰难抉择。这也使唐川这个人物的形象流于单薄,不及原著中丰满立体。

3.草薙俊平——罗淼。草薙俊平在原著中是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汤川学的至交好友,同时也是这起案件的负责警官,他的行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由于草薙警官不断向汤川学介绍案情,讲述破案历程,汤川学才逐渐察觉到石神哲哉与这起案件的密切关系。在汤川学追寻石神哲哉身上秘密的同时,草薙俊平也在不断追寻着汤川学的脚步,试图寻找答案。石神哲哉、汤川学与草薙俊平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汤川学分别与两人相熟,但是这两个人素不相识。在这起案件中,他们一个是企图逃脱罪责的罪犯,一个是寻找破案契机的警官,另一个是与本案无关却卷入其中的知情者。三个人密切又对立的身份是剧情最好的催化剂,令原著显现出了奇妙的发展轨迹。但是在电影中,草薙俊平的形象被严重削弱了,成为一个相当边缘化的配角,唐川的形象更为突出,几乎取代了警察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令剧情脉络鲜明,冲突清晰,坏处显而易见,剧情因此变得简单,张力不足。

4.花冈靖子——陈婧。花冈靖子是原著悲剧的核心,她似乎注定沦为生活的牺牲品,无论如何也无法挣脱。她要抚养与第一任丈夫所生的女儿美里,陪酒生涯极不稳定,无法为女儿提供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她的年纪也逐渐增长,因此当出手阔绰、一掷千金的富樫慎二向她求婚时,她几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对方。这个草率的决定,让花冈靖子母女陷入了噩梦般的深渊,偷窃公司财务、丈夫被开除、酗酒殴打、离婚……一连串的遭遇没有击垮这个单亲妈妈,为了女儿,她重操旧业,四处搬家,为了不让女儿自卑,她当了快餐店员。但富樫慎二的不断纠缠是最终悲剧的根源,只要他活着,花冈靖子似乎永远也无法摆脱可怕的命运,但杀死他,又让她陷入了更难以解决的困境。

电影中的陈婧,有着和原著中花冈靖子相同的命运,唯一的区别大概是电影中的前夫更加卑劣无耻,为了保护自己和女儿,她似乎唯有杀死对方一途。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最为悲剧之处便是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之时,新生活的希望却忽然出现,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当她勒死前夫的那一刻,便再也没有获得幸福的可能。石泓曾经给过她一线希望,但内心的良知让她选择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这便是犯错的代价,无可逃避。

5.花冈美里——陈晓欣。原著中的花冈美里出场次数不多,但对剧情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其中有两次出场最为关键,推动剧情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第一处便是富樫慎二找来的那晚,原著中,富樫慎二已经打算离开花冈母女家,他在玄关一边穿鞋一边用言语威胁母女,这个时候,花冈靖子只想让前夫尽快离开,但是美里用一只铜制的花瓶砸向富樫慎二的头,将他砸倒在地,这直接促成了花冈靖子杀死富樫慎二的行为。第二个关键点,是花冈靖子得知石神哲哉为自己付出一切,犹豫是否该自首时,美里在学校割腕自尽,这使花冈靖子决定承担起一切,投案自首。

电影中,花冈美里砸富樫慎二的行为,被改为不得已而为之,面对曾经的继父下流的语言和疯狂的行为,身为孩子的她早已经崩溃,看到富樫慎二殴打母亲的场面,她为了救母亲而砸向了继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不得不早早承担生活的压力与不幸的命运,并在其中浮沉、抗争。

(三)情感发展

原著与电影中,石神哲哉的爱与倾慕都是孤独的,他与花冈靖子之间的感情从来都不是爱情。花冈靖子对石神充其量只有感激之情,而就连感激,都带着困惑,因为她无法理解石神作为一个普通邻居,为何会做到这个地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她们母女。电影相较于原著,削减了石神的凄绝与疯狂,也减弱了汤川学的纠结与痛苦,使整个故事围绕着案件推理展开,情感色彩不再浓郁,理智占据了上风。

三、结 语

《嫌疑人X的献身》沿袭了原著的大部分叙事特征,在叙事结构上也严格遵循了原著的故事结构。但是,这样的遵循与沿袭也产生了一定瑕疵,如人物语言的照搬,导致部分台词相对生硬。故事的拍摄地虽然在中国,整部电影的本土化仍有些水土不服,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接地气、融入生活。在其他的文学改编过程中,应该有所借鉴。

猜你喜欢

原著悲剧嫌疑人
读原著学英语(三)
伟大的悲剧
漂流瓶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拔牙
光从哪里来
定位嫌疑人
猫的悲剧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