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视觉形式到观看之世界观
——沃尔夫林的视觉艺术理论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线描沃尔夫艺术史

■ /

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德语地区现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认为视觉形式语言发展的艺术史是以视觉再现方式凸显风格类型,也体现了艺术家们观看世界的各种可能性。如果同一时期的艺术家们都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风格特征,那么也就呈现了这一时代的主要观看方式。因此,视觉艺术史就是观看的历史,某种视觉形式风格本身就是某种确定的观看方式,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也显示了观看本身有自己的历史。正如赫伯特·里德所言的:“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历史。”无论西方传统艺术中被认为是“科学”的焦点透视法,还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都可以说是显示了某种观看世界的方法。观看是人类面对现实世界的首要途径,观看的方式决定了所看到世界的状态。

沃尔夫林的艺术史中所显示的观看方式转变体现触觉到知觉的变化过程外,还与视觉形式语言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的。西方视觉艺术史的各个阶段观看方式是通过艺术家的视觉形式创造的不同来揭示他们之间的差异。这些视觉形式变化也显示了观看方式的不同。沃尔夫林主要涉及欧洲三个时期:15世纪、16世纪和17世纪;两个民族:南欧拉丁民族与北欧日耳曼民族;也确立了古典和巴洛克两种风格价值和两种观看方式(视觉方式)。譬如在线描和涂绘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欧洲15世纪的“原始艺术”只是为16世纪古典的线描风格做量的积累,其视觉形式创造手段贫乏,绘画想象力未得到发展。但是总体上显示了走向古典线描风格或视觉方式的趋势。而到了文艺复兴的16世纪,人们知觉经验到的世界中,固体相对而言是可以触知或测量的,长线条和轮廓的线描是有能力赋予其较高程度的规定性。发展到17世纪时,没有坚实形体的包括光影、流体、气体、色彩变化等,它们的模糊不定也可以较好把握了。也就是说此时才完成了对世界整体的视觉把握,涂绘是被看作整体性视觉全貌的观看方式,其超越了轮廓清晰与形体坚实的观看方式。但并非16世纪的观看不懂得涂绘的观看方式,而17世纪不懂得线描的观看方式,只是观看有自己的历史,每个时代有特定的世界观或观看方式。16世纪伊始,造型艺术中对手法的可控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观看事物的能力相应的也能满足这样的要求。譬如,明暗色调逐渐被发掘到,艺术家也有利用其达到某种造型效果的意图,这时候他们就会有意识地把色调转化成复合的多层次的线条。由此可知,在文艺复兴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中,我们反而很难看到非常明显的外轮廓线,因为线条自如地概括了空间富有层次感的形体。同理,17世纪的艺术家能够意识到线条的独特效果,但他们会试图将线条转化为色调,线条被交织在一起了,形成了颤动的色斑。所以,在伦勃朗、哈尔斯、凡·代克、鲁本斯等巴洛克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却非常易于观看到清晰的、团簇状交织在一起的短线条,这些短线条往往更自由,表现出笔触的独立性,以其强烈的动感赋予画面独特的生气。在这里沃尔夫林强调在这三个时期的视觉经验是逻辑与历史一致。涂绘的方式出现得较晚,如果没有较早的线描的方式就不会产生。17世纪摒弃了完美而清晰的理想“这不是说人们不清楚什么是令人不悦的混乱印象,而是说母题的清晰性已不是再现本身的目标”涂绘持续到18世纪末,在瓜尔迪和戈雅的视觉形式中绽放出最后花朵。接着又发生断裂,结束了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个篇章,而新的一章再以线条为主宰重新开始。

沃尔夫林为我们呈现两种基本的观看方式,也是两种世界观。从线描到涂绘的艺术风格演变中所历史化的两种观看方式,沃尔夫林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方式或者观看世界的方式,从这两种方式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他明确地表示“这两种风格代表两种世界观[Weltanschauung],它们对趣味和对世界的关注不同,然而各自都能提供可见事物的完美图像。”“即使巴洛克艺术背离了丢勒和拉斐尔的理想,也不是质的差别,而是观看世界的另外一种态度。”线描按照事物的真实情况来再现,涂绘则按照事物看起来的样子来再现。从知觉方式变化趋势而言,线描观看方式刺激着我们的触觉,倾向于同事物同一;而涂绘观看方式仅仅依赖于眼睛,不再依赖触觉意向去检验事物。欧洲16世纪艺术的观看方式体现了主要是按照事物真实情况再现的世界观,而17世纪艺术的观看方式体现了主要是按照事物看起来的样子来再现的世界观。那也正是求真与求美的两种关注,或是“应该”与“是”之间的关注,存在与表象之间的兴趣。16世纪欧洲线描的、触觉的观看方式强调的是世界或事物的存在[Sein],是一种要求事物以稳定、清晰和可靠的方式完美而永恒的存在,其也是一种西方传统世界的古典式观看方式。而17世纪欧洲涂绘的、视觉的观看方式,强调的是世界或事物正在生成和变化——表象[Sheins]。这其中暗示了这两个时代中观察世界的知觉特性之转变,视觉中的触觉感知逐渐消失,视觉感知是越来越纯粹。古典线描的观看方式是部分地为触觉而设想的,而现代涂绘的观看方式是只为眼睛设想。同时,前者的观看服从事先给定的外部世界,身体与物象是分离的;后者的观看理论更着重直观模式,心理反应与外部刺激协同。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种观看的方式总是在沃尔夫林的普遍与特殊的张力结构中同时存在的,不同时代存在主导的观看方式。他从西方视觉艺术史的这两个时期找到了典型,便于把普遍的假设融化到艺术作品的视觉形式经验进行检验。最终促成每一种观看方式与其特定的时代心理状况、精神文化气质汇聚融合的人文景观。这些观看方式也就在艺术风格中得到展现。线描与涂绘的两种观看方式也对应反映在五组基本概念的其他四组基本概念之中。简而言之,它们的观看方式都与线描和涂绘密切相关。

世界观首要的就是指“面对的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沃尔夫林只是轻描淡写地把观看方式说成是某种世界观,或者“态度”、“兴趣”、“意志”、“感觉”等之物,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但很明显这里的“世界观”既包括了世界按照某种视觉形式或图像逻辑有序建构的观念,也包括认为世界是存在或者是表象的基本信念。世界观在艺术作品形式中通过直观的视觉感知获得,也非直观地暗含了某种世界的视觉秩序、观看路线已经被预设。世界观或态度影响着艺术家和观者怎样进行观看,也影响着能够观看什么。观看方式显示某种世界观,世界观也以观看方式显现。他指出“造型风格蕴涵了一种特殊的世界观。不但观看方式截然有别,观看到的真实本身也是不同的。”但是更多的时候,他的“世界观”是一种生命经验现象的集合体,他用“生活意识”一词作为另一种表达,其包括“生活态度”、“生存态度”、“生命感受”、“形式意志”等等。譬如他说到“真正宏伟之风格并非通过精心设计的省略而获得;而是直接源于一种新的观看方式的积极建构。……在意大利,‘观看之宏大’也是恢弘的生活态度的结果。”再如,对于意大利古典的内在统一和分节结构的方式,北欧人“他们对此有所感知,但不可能自如地运用它们,因为这些价值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矛盾的。”艺术史中观看方式与世界观的关系显示了“沃尔夫林则想把艺术看成是‘生活意识’中某种普遍倾向的一个方面,没有什么因素会对它产生显著的影响。……他赋予艺术的不仅是自主性,他还让艺术有新的机会在‘生活意识’中发挥主要的作用。”这也是他的视觉形式语言发展是一种充满历史语境中的生命力的原因,他反对形式主义把形式理解为某种本质的倾向,他的观看所获得的形式感是与“生活意识”、世界观密切联系的。“生活意识”是一种各种精神相互渗透或相互制约的观念,世界观是“在某些方式中生命经验的理想”,二者在沃尔夫林的视野都是对观看的内容,或是艺术家再现形式的一个条件。因此,“人们不仅以不同的方式观看,而且还看到不同的东西。”

而沃尔夫林是以艺术史家闻名,其实也是一位著名的艺术批评家。视觉艺术所呈现的视觉方式是一种世界观,艺术批评家或史家之观点也同样是一种世界观。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是交互,都能体现某种世界观。艺术史家以扎实客观为主,早期的艺术史家首先也是历史学家,沃尔夫林就曾以作为大文化史学家的理想来要求自己。而现代性的叙事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因为把“现代性理解为一个反思过程的开始,一个对批判和自我批判某种程度进步的尝试,一种对知识的渴求。”“现代”是批评的时代。格林伯格深处现代性背景中,取经启蒙时代的自我批判保持激进的批判立场,是一位典型的审美现代性反思的批评家。比利时艺术理论家迪弗认为,具有多重身份的格林伯格与其说是一个理论家,倒不如说是一个出色的批评家、史学家。在理论上,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是同时交互在一起的,艺术史与批评都是基于具体的艺术作品之上。艺术批评分为历史的、再创造的和批判性的。而沃尔夫林属于经典传统艺术史家之一,通过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的研究,总结出艺术史发展的“基本概念”,艺术史发展就介于这对偶的“概念”之间的钟摆运动。我们也看出,占据丰富的艺术作品进行形式分析是沃氏的主要内容,提炼的五对概念也无不是针对时代限制与艺术作品而言。采用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艺术的理论应该是关于艺术作品形式这一内在本身的规范体系。视觉艺术的艺术史家所要做的工作是对艺术作品画面进行细致繁琐的图像分析,目的是达到“可信的艺术风格史”,当然甚至可能使得图画变得高深莫测。沃氏优美文笔可谓之“历史性批评”。

总体而言,作为肉眼直观经验的观看的艺术史中,如何“正确”地进行观看?沃尔夫林给出明确的观看方式,也采取的是折中的模式。他以再现最普遍的形式为中心的艺术史常常等同于“观看方式”变化的风格史叙事模式,一方面是强调视觉直观特性或视觉感知逻辑变化的艺术史,从而摆脱文化史束缚;另一方面他的观看与世界观或“生活意识”密切联系,从而避免走向脱离任何历史语境的形式主义。由此可知,通过直观艺术作品研究观看方式的变迁史,以视觉感知为起点——知觉心理学把个体的感受归诸一般法则,从而获致历史的直观理解。当时盛行的移情心理理论成为沃尔夫林理解观看史的首选。

注释

①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刘萍君,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5.

②④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洪天富,范景中,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31,35,184.

③沃尔夫林.意大利和德国形式感[M].张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5.

⑤Henry Lefebvre.Introduction to Moderniry[M].London:Verso,1995:1~2.

⑥杜尚之后的康德[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227~292.

⑦Theodore M.Greene.The Arts and the Arts of Criticism[M].Princeton,1940:369~373.

[1][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M].沈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1931)[M].张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线描沃尔夫艺术史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近代艺术史研究资料续编》评介
基于线描艺术在儿童创意画中的设计运用
我的妈妈是狼王
吉恩·沃尔夫是科幻小说界的普鲁斯特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王瑜琦?马睿怡?陈若兮等
线描画
成长感言/ 来自一支红玫瑰的自信
如何审视中国艺术——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柯律格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