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自然的力量》与生命文化的教育传播

2018-11-14

电影评介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万物纪录片生命

《自然的力量》作为央视推出的一部重要纪录片,通过《纵横》《山峙》《水流》《风起》《共生》《追寻》六集,在全景中展示我国境内动物、植物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文化理念。本文通过分析该片的艺术传播方式,并结合中国古代生命教育理念,探讨如何推动和促进生命文化的教育传播。

纪录片《自然的力量》以国际通行的拍摄手法和技术标准,影片通过大气磅礴的拍摄画面、引人入胜的动物故事以及抽丝剥茧的娓娓叙述,记录了雪豹、藏羚羊、长臂猿、斑海豹、金色牦牛、黑嘴松鸡等几十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全景展示了中国秀美壮丽的大好河山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为观众呈现出绚丽灿烂、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本片堪称中国本土自然类纪录片的破壁之作,不仅以精湛的国际水准展示了中国原创自然类纪录片的应有水平,也在积极宣扬生命文化教育、推动生态保护行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带来深远的价值传播。

一、幕后记录与中国自然生命文化的传播困境

纪录片的幕后记录源通过人物访谈、重温镜头、讲述幕后故事等形式,独立表达主题有关的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幕后记录不仅能补充拍摄情节、丰富影视内涵,还能增强互动,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本片第六集《追寻》部分,就是讲述有关拍摄过程的幕后记录,通过与前五集的内容回顾和补充,从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在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等方面问题的严重性。

幕后记录拍摄过程充分展示了中国目前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一是生存之地异常偏僻。为什么本片的镜头多在无人区拍摄?该片告诉我们,因为东南西北中,动物只有在人迹罕至之地才能勉强生存。导演李文举说,工作室里那幅记录着拍摄路线的巨幅中国地图上,做满标记的笔迹遍布西、北、南三个方向,而在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唯有鄱阳湖的位置画了个红圈。可见由于物种灭绝,残存的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且生活的区域异常偏远。二是数量少、胆子小。为什么动物这么怕人?该片深刻揭示,动物唯有小心谨慎才能卑微地活着。摄影指导王路说,中国野生动物数量少,性格普遍较为胆小,鲜少出没在有人烟之地。为防止出现找不到野生动物作为拍摄对象的窘境,摄制组光做前期调研就花了2年时间。依托专业科研工作者和动物保护人员,调研团队先后调研了全国280多个地区,撰写出200多种动植物拍摄可行性报告,才为后期的顺利拍摄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些幕后记录,清晰地反映了我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之忧。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共生的思考将不可再回避。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是儒道佛等不同教派思想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和理念,其中的闪光点非常值得我们去用心汲取和积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中国传统思想中,坚信天地有生生之大德、道有抚育万物生长之至善,提倡效法天地之德,树立尊重生命、爱护万物的生命伦理观。在道家的思想当中,主张广义的平等思想,认为一切生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平等的。庄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造化所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佛教认为,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强调众生平等、“不可杀生”,表达了对宇宙生命万物和人类自身的尊重。对比这些万物平等、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得不引发今天的我们进行深入反思。片中提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仍在加剧。苏尼特草原逐渐退化的案例,正是我们国家高速发展的缩影——庞大的人口,短缺的资源,带来了急剧变化的环境挑战。全国1/6的国土面临沙化,4亿人口受到影响,形势不可谓不严峻。过往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我们对野生动物迅猛的灭绝速度以及我们自己所遭遇的持续恶化的生存环境是要负主要责任的。那种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甚至是饮鸩止渴的理念与做法是注定不可取的。

二、现实病症与中国自然生命文化的理念创新

在《水流》中,该片运用了制造悬念的故事化叙事方式,讲述了青海湖生态链逐步恢复的喜人局面。所谓设置悬念,就是利用受众对故事情节发展趋势不确定的心理,采取一种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来进行表述。在这集开头部分,即以大角度的航拍模式,以旁白辅助画面的形式介绍了10万只不同类型的鸟类密集聚集在我国西部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的湖心岛上,并点明一场年度大戏即将拉开帷幕。青海湖是咸水湖,湖中物种数量较为稀少,这么多的鸟类如何上演年度大戏呢?观众不由自主地被这一悬念带入故事当中,以看热闹的心态高度关注后续的内容,观众胃口被吊得十足。

从后续的情节才逐渐明白,原来青海湖中唯一的鱼类——多达6万吨的湟鱼,即将在北岸的淡水河河口聚集,并沿着河流逆流而上60公里进而寻找产卵地孵化后代,这就为各种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旁白继续介绍,鸟吃了湟鱼以后,所产生的粪便促进了湖里的藻类繁殖,而藻类又为甲壳类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而甲壳类动物又是湟鱼的口粮,从而在咸水湖中形成鱼类—鸟类—藻类—甲壳类—鱼类这一完整生态链。最后特别点明:“青海湖的湟鱼曾经一度急剧减少,但在国家大力实行宣传教育和严格保护以后,湟鱼数量在10年间增加了17倍,同时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了。”这充分显示了自然界可以进行自我修复的伟大力量。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节目中成千上万只湟鱼集结成群逆流而上的震撼场景。节目中介绍的生态修复成功案例还有不少。在《风起》中介绍到,30年前在中国一度灭绝的普氏野马,自20世纪80年代被从国外引进并放归新疆以来,目前已基本适应了故乡环境并逐步繁衍生息。此外,受到重点保护的藏羚羊种群也在逐渐恢复,因此才有了节目中成千上万头藏羚羊漫山遍野地集体迁徙的震撼场景。

另一方面,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仍在加剧,最典型的是亚洲象故事。在《追寻》的幕后记录中,就采用矛盾冲突的故事化叙述方式,展现摄制组在拍摄亚洲象过程中所遭遇的危险。亚洲象体型巨大,食量惊人,不但喜欢群居,而且活动范围广阔。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现在主要栖息在狭小的西双版纳原始密林当中。由于当地人不断开辟山林种植茶叶、香蕉等经济作物,导致人象活动区域重叠,大象攻击村庄、毁坏庄稼甚至是伤人致死的现象时有发生,人象冲突不可避免。导演李文举说,大象智商极高,甚至懂得迂回包抄的战术。为拍摄象群在山脊上行走的镜头,摄制组冒险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架上机位。正在等候拍摄目标出现的时候,总摄影王路突然听到一声“跑”,身旁的同事一溜烟都跑了。他一回头,竟然看见3头巨大的成年象冲出山顶,带领象群向他们扑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护林员的及时提醒,真的很难预料后果。事后王路进行了深刻反思:“人类居住的地方逐渐侵占了象群的领地。它们之所以攻击人类,是被逼到没有退路时的应激反应。”这种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有效地触发了受众的情感波动,很好地增强了节目的故事性。

在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当中,由于生产力低下、受自然约束较多,中国古人逐渐形成了顺应天时、节约用物的传统生态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讲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礼记·祭义》中强调要重视利用自然的季节性和时机性,“取物以顺时”“取物不尽物”,禁止人们无度地开发利用自然,注重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古人还主张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荀子·天论》中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道家提倡人的生活要节俭,知足常乐。这些尊重规律、取之有度的传统价值观念,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山峙》中提到,大兴安岭在长达50年的连续开采过程中,共产出1.3亿立方的木料,如果修建一米见方的围栏,可以绕地球三圈。这个令人震撼的数据充分表明,我们对自然无限索取的严重程度,也更加迫切地证明及时进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导演李文举对此感受深刻,10年前他在拍摄纪录片《森林之歌》时发现,大量的伐木和红松松子采摘行为,让动物不仅失去了食物,还失去了栖息地,东北的原始森林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在这次拍摄中,他惊奇地发现,自从国家林业局“禁采令”全面执行后,这片森林才得以长期休养生息。片中关于花栗鼠采食松子那段轻松愉悦地散文式叙述,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生态和谐之美。

三、和谐共生与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想

纪录片在传播相关理念的过程中,创作者所选取的角度非常重要。“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在《共生》一集讲述淮河流域的故事中,创作者首先从专业的科研角度,详细介绍了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状况,包括气候、地形等,接着客观分析了水患严重的主要成因,最后从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河道的综合治理等方面,科学解释了淮河已成为一条高度治理河流的原因,有效地传递了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和谐共生的价值诉求。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天人合一。儒家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世界万物都是由天地交感而生,天地是人和万物的共同根源,人和万物都有其价值,应该爱惜和尊重万物的存在。习近平总书记说:“要针对查找到的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脉,力求药到病除。”

在《共生》的开头部分,就介绍了西藏僧人以制作主张万物和谐、众生平等、代表着世界缩影的坛城来进行修行,以及寺院边上白马鸡带着雏鸡悠闲觅食、慵懒而又肥胖的喜马拉雅旱獭和周围的居民分享食物的和谐画面等等,都让观众久久难忘。在本片创作过程中,摄制组了解到,虽然藏羚羊天性胆小,奔跑速度极快,但它们天生不怕当地牧民。以至于摄影师不得不借来一件藏袍穿上,并跟随牧民去拍摄。这不禁让人反思,同样是人类,为什么之前惨遭杀戮的藏铃羊见到普通人就跑,却不害怕当地牧民呢?可能正是藏族群众对生命的尊重、对万物的包容,才赢得了藏羚羊的持久信任。

生态自然与文化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自然的力量》通过把自然的实际状况表现出来,不仅充分展示了自然界强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普及了热爱生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我们对于不断改善中国的自然环境充满了信心。唯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化理念为行动,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万物纪录片生命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