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山情水意 悟草木之蕴
——序曹辉游记《青山绿水宴客心》
2018-11-14雁翎
雁翎
青年诗人、作家曹辉在我眼里是个“奇女子”,刚过不惑之年就写了820多万字,这是一“奇”;写诗、写评论、写散文、写小说,全能写手是二“奇”;她不声不响,身居县城,把自己的作品推到了《人民文学》《诗刊》《光明日报》《当代小说》《鸭绿江》等顶尖大刊;不仅创作标杆看长,职场层级也连连攀升,从大石桥图书馆、文化局、纪委、一直到营口市纪委,这是三“奇”。
说“奇”也不奇。她原本就是个人才,有文学天赋、有写作才华,有默默进取的精神,有低调作人的风范。她的才能与成就不仅受到了文学圈的一致好评,同时,得到社会认可。
人说,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我不知道曹辉是否也是踩着这条小路走过来的,我说不清。因为到现在我未识曹辉其人,未见曹辉其面,直到八月初的一天,她在微信里发我一个欲即出版的书稿电子邮件,邀我作序,我这才临阵抱佛脚查找了手头仅有的一点资料,即如上所述,仅此而已。
曹辉即将出版的这本游记散文《青山绿水宴客心》,共收游记38篇,总计12万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曹辉是践行者。
游记,顾名思义是旅游的记录。这“记录”不是流水账,不是描红仿影,不是拍几张照片记录几个地名;这“记录”是人在天地间触摸大自然山水魂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受过程、艺术境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山情水意,悟草木之蕴,笼天、地、人成一体,熔景、情、理为一炉,抒性灵,写襟抱,创造至美境界,是曹辉游记散文的追求。
境界
景、情、理是游记的三元素。景,是载体,是山水之“形”,情、理是内涵,是山水之“神”,以景载情、载理,达到景、情、理的水乳交融,形神兼备,就构成游记散文的艺术境界。
景。写景最重要的是抓住特点,即抓住这一景点最能体现其特征的、有代表性的景观。即以写吕王的这篇游记为例,作者重点写了“小石林”、“鸡冠砬子金沙沟”。“小石林”“即刚硬又绵软”,这是因为“小石林”是山与花果构成的世界;“鸡冠砬子”则重点写山里人与山川的亲和。游记回避了对吕王的来历的说明介绍及今昔变化的对比;弃老套,开新篇,不靠历史资料写作,全凭眼观、手摹、心追,随意、率性,便辟出新意。
情。没有单纯抽象的写情,把情附在景中,“景中情”“情中景”,是作者写情的两个侧面。
“景中情”,即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感由景而生,随景而变。“一路山川着绿衣,连颜色都是我之最爱。真是没辙了,这份相契,竟然要等到这么个年纪才到。年少的鲁莽的我,怕欣赏不了一个素颜女子的美,只有中年的人,才能轻意感知到山川风物的内涵。”作者把绿色山川比喻成一位素颜女子,抒发了自己人到中年的人生感慨。
“情中景”,即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景由情生,又因情变。“挨山墙红成串的五味子,像小野葡萄,透着机灵和慧黠,山里人的朴实与山里的风物如此契合;贴地收割的谷子码得整整齐齐靠在墙边俨然天然的插画;一树树红山楂在枝头撒欢地唱着山歌……”“此景赴彼景的路上,遇到了一群上山采蘑菇的山里女人,头包围巾,透着种爽朗。她们说说笑笑间,挎着竹篮,像行走的山花一样,开在蜿蜒的山路上,我真想成为这样一朵花,纳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诚如作者所说:“合眼缘的,怎么看都喜欢”,这就是人的情感对客观景物的主导作用。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此之谓也。
理。景中之“理”,非指理论、理念、道理,是指“景中之悟”。即作者通过对眼前景的观察联想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作者在七一村碾盘沟看到一块“寿石”:“手扶寿石心下想,人与石之间,谁借谁的灵气呢?是石喻人,还是人喻石?当然是不能言的石头更有道行。石不能言,远胜于人。看来,沉默是金也是很有道理的。做人,做了好事不说,也是种品格。”这是借“寿石”这一“眼前景”写自己的“心中想”,道出了独特的“景中之悟”。
发乎山水,诉诸情理,是游记的灵魂。景、情、理的水乳交融,构成游记的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产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这正是曹辉游记散文的鲜明特色。也是我们阅读这部游记的着力点和用心部分。
趣味
曹辉说:“人的心,适当学会化解主流社会的压力,旅游是最好的选择。”这话我信,因为旅游是最富于趣味的事。
曹辉,是一位诗人,有一颗感受美的灵魂,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陌生蓄满了好奇”,能够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中,甚或片石数树、一花一草不被人在意之处发现诗意,并把这种诗意转化为一种美趣、情趣、理趣、乐趣等等。所以,读曹辉的游记便能读出一些趣味来。
“天着绿衣我着红”——是天人合一,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的“谐趣”。
“野花野草,野山野水,还有我这颗没被世俗束缚住的野心,好开心,有种放飞的感觉。”——是乐乎山水,陶然于大自然的万千气象中,任形骸放浪,神思飞翔的“野趣”。
“山里人的每一天,都是神仙日子,天真地想,我在此长居,不也是神仙姐姐了吗?如是,我愿。”——是人性回归,重现天真烂漫、异想天开的“童趣”。
“前次来此,曾得《赤山塔林》绝句:修仙修道亦修心,外缚流光去浊音。抱朴枯枝情不渝,无为实在大胸襟。复来,也算重逢时对塔林老友以此诗做个交待。”——是感物参禅,彻悟人生的“理趣”。
趣味是游记的调味剂和营养品,不可或缺。
语言
文学是语言艺术。曹辉使用语言是颇为讲究的。简洁、形象、生动是她语言的外在形式。简洁,即言简意赅,常以短句呈现;形象,即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是她常用的手法;生动,即句型、句式、语气等的灵活变化,率性而不呆板,随意而不拘泥;而诗化意蕴、哲理意蕴则是她语言的内核。曹辉不仅有深刻感受生活的能力,同时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二者加之她理性思考精神,就充溢出她作品中温润心灵的诗意和启人心智的哲思。她的文章意在笔先,笔随心走,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毫无雕饰,如同说话一样,文章写到这个份上真就配了那句话——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古云,“诗有别才”。文学创作是天才者的事业,与庸碌者无缘;文学创作是勤奋者的事业,与懒惰者无缘。我惊叹于曹辉的写作速度之快,产量之高,质量之好,不过几年光景,相继出版了散文集《哪堪清秋》《荆钗》《卷葹》,诗集《清秋诗词集》《以梦出尘集》,人物传记《康财林传》等,还有散见于报刊未及成编的各类作品,累计820多万字。这是个大数据,这个大数据透露出来的除了天赋还有勤奋和执着。与之相伴的是读书,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多有涉猎。学识功底,时间磨砺,造就了她的语言功夫和文学成就。
曹辉诗文俱佳,深得著名作家王充闾赏识,堪称今日营口文坛的一流才女。
愿营口文坛多几个“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