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
——以蒙古国希望汉语中学学生为例
2018-11-14■/
■/
西南科技大学
一直以来“就”的教学都被公认为是很棘手的难题,它的词性和语义复杂多样,在用法上需要具体的使用语境,而汉语“就”的大多用法在很多学生的母语中属于缺项,本文根据所任教的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下设希望汉语中学孔子课堂学生在日常学习汉语的“就”短语观察和记录,梳理蒙古国学生在学习“就”短语时所常见的错误现象进行讨论。
一、“就”语用偏误现象
(一)前系统偏误
前系统偏误,指学习者处于学习和理解目的语知识的入门阶段,在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所形成的无意识的偏误。蒙古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者最初接触汉语时,容易被汉语中大量的介词、副词、连词干扰,而且最容易干扰学习者的就是同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充当的多种词性及与之相对应的丰富的词义,从而产生较多的偏误。
(二)系统偏误
系统错误,指的是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经发现目的语知识的一般规律,并逐渐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却不能准确地使用这些规则和系统,从而产生的具有规律性的偏误。多数蒙古国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能力后,在词性的使用方面可以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大脑暗示,可以有效的在写作或说话时避免词性、语义的偏误,但是由于太刻意的暗示,为了使每句话都表达的清晰完整,往往会使句子出现语病现象。
(三)后系统偏误
后系统错误,指目的语系统完全掌握后的偏误。学习者基本上掌握了目的语相关规则,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很正确,但由于自身的疏忽也会出现用错的情况,造成偏误。这种现象在蒙古国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有较为明显地体现,学生Жавхлан(15岁,通过HSK5考试)已有六年时间学习汉语时间,能够流利说出中国话,但常常会受日常口语的影响,她在一篇游记中写到:“这条街有各式各样的小吃,都特别吸引我,当我正在为吃什么而犯愁时,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从我身边跑过,我想就它了。”她其实想表达的是“就吃它了”,但由于口语表达中省略的影响,导致她在写作时出现后系统偏误现象。
二、“就”用法产生偏误的原因
在学习汉语时,蒙古学生所产生偏误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里就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简略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因为对于刚刚接触汉语的学者来说,母语负迁移这一因素对其影响是非常大的,最为典型的便是下面以蒙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时产生偏误的例子:
例:(1)我向大家学习就要。
改正:我就要向大家学习。
分析:蒙古语与汉语的语序结构不同,蒙古国语言句子中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主+主格助词+宾+宾格助词+动”,初级阶段的蒙古国学生经常依赖母语的句型结构,来表达汉语的语义,如例(1)。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学习者在掌握某一知识点时,就会形成自己的意识,在学习其他知识点时,就会利用自己的比较片面的目的语知识来学习,而不会考虑两个知识点之间是否衔接,学习方法是否相通,导致了偏误,这种偏误现象也被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这类偏误不受学习者母语的影响,而且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也常常出现同样的偏误。如蒙古国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断地使用“就”造成“就”字使用过度泛化。
(三)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的关于“就”词性及用法的研究著作中,由于“就”的词性繁多且复杂,语言学家们在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呈现出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现象,这会混乱学习者的学习思路,令学习者感到更加的困惑,陷入各种盲区,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编辑者会依据自身的学术理论对教材内容进行排版、编辑,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主观地去教授。这些都是属于教材编者和教师的态度问题,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三、对外汉语教师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受本国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外汉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因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
(二)强化汉语学习环境
学习汉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大家尽量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同时还应加大汉语语言的输入。
(三)母语与汉语对比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母语结构,与汉语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们找到其母语与汉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这种直观地、强烈地对比下,辅助学生正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