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对于教学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018-11-14■/
■/
祁集中心学校
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作等基本能力,并能使用语文,充分表情达意,陶冶性情,启发心智,解决问题。而其中说话教学占了重要的一环。通过说话,可以将说者本身的情感适切地传达给听众;通过有感情的说话,可以更打动听众,让说者与听众之间找到共鸣,让说者事半功倍的达到说话目的。朗读可以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具有表达情意、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学会朗读,不但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储存大量优美的语词和句式,利于书面文字的表达。所以应重视朗读教学,并且加强朗读技能训练。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朗读教学是说话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一开始教学生时,完全不需要眼神、手势,更不需要什么面容、体态。只要注意运用声音,把原作读好,忠实地发挥原作的精神,用声音表示出原作的语言,体现作者的意图,达到教学目的。此段话认为,所谓的朗读主要能够运用明亮、清澈的腔音,配合句子音节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和停顿所构成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作品的精神与情感即可。
朗读教学的实施方式有很多种,本文主张朗读教学即是指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理解文章,进而能学会用清楚正确的发音,及纯熟的技巧,忠于原文,表达出作品的情感。进行课文朗读,不仅仅是将字读出来,而是要带有感情的将文章意思读出来,而在这发挥的过程中,牵涉到的能力层面相当广泛。学生必须用“眼睛”注视到课文字句、用“脑”思索著文章含意、用“心”体会出作者情感、用“口”朗读出情感变化,因此朗读教学是富有变化与挑战性的。因此朗读除了是一种阅读的学习方式外,更是兼顾眼、耳、口、脑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因为朗读时必须看著文章字句,发出正确的字音,并且将字义的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所以在语文教学上,通过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字音、字形、字义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在理解课文后,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加地熟悉课文内的字词义,进而体会文章词句的优美。而一再的练习,便能进一步的转化成流畅优美的口头语言,生动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打动听者,丰富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朗读除了能帮助语言的规范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深入体会文学作品及提升精神享受等作用。善用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精随,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使学生普遍提升朗读能力,在增进课文理解力之余,进而领略语文之美,是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
二、朗读的功能
朗读,是将书面的文字用有声的语言来表达。但语言作为人类交际与沟通的工具,必然有使用的目的与功能,朗读也是如此。朗读特别强调针对朗读内容的了解与体会,需学会准确的解析作品,适当的体验作品意涵,方能达到朗读文章的目的。那么朗读到底有何功能呢?兹综合学者专家的意见,整理如下。
(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而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累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渐渐提高说话能力。
(二)增强语文写作能力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还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朗读看出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能力;还可看出学生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掌握。通过朗读,可以读出文章的意蕴和情感,进而感悟出文章中的哲理,而深化咀嚼后,将文章写作技巧、情感表达方式、主旨表达方式内化后,便能渐渐提升语文的写作能力,从观摩晋升到语文写作能力产出了。众所皆知的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朗读、背诵的文章多了,分析能力、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三)增加情绪感知能力
朗读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朗读也是让学生体会情感的重要方法,藉着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理解语言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朗读技巧首重情感体会,只有体会感情,才能充分地把这种文章感情表达出来。朗读者在念文章时,藉由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而语调稍稍不同,要呈现的情绪也截然不同。藉由辨别语调不同就能知道说话者的语气,更是朗读者不可或缺的能力。朗读可以增加感知对方情绪的能力,让学生更能看场合、时机说话,增进人际关系,加强说话技巧。
(四)培养健康审美情趣
课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通过朗读课文内容,让学生将文章呈现的广阔视野连结起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藉以陶冶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反覆朗读,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心灵,使学生在一种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