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演小锡剧《好人老马》的体会

2018-11-14

剧影月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香花锡剧老生

由我主演的小锡剧《好人老马》近年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目资助项目后,打磨提升,近期又受邀参加了“中华颂”全国戏曲邀请展暨深圳罗湖戏曲文化周,参加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主题的录像,受到了专家的认可,观众的欢迎。小戏获得了优秀剧目奖,本人也获得了演员奖,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作为一名在锡剧舞台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的演员,我塑造过许许多多不同行当、性格迥异的人物,如《珍珠塔》中的小生方卿,《宝莲灯》中的净角二郎神,《三请樊梨花》中的武生薛丁山,现代戏《夕照青果巷》中的老生钱老伯等。但是我这次在《好人老马》中塑造的老马的形象,却非常特殊。以前塑造的人物,不是正面人物,就是反面人物。而老马这个却非常复杂,很难以“好人”或“坏人”去评判。他是一个职业碰瓷惯犯,后来受到良心煎熬,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巧,就在他金盆洗手的这天,遇到了一个被撞倒的老太太,决定重新做人的他毅然救起了老太太却被家属误解,他百般解释可是无人理会,更因为他自己曾经的前科而被人认定就是肇事者,老马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老马无奈发出了一声叹息:我想做一个好人,难道比做坏人还要难吗?这个人物不是高大上的,是一个社会的边缘人,但却是发人深省的。

我把老马定位为一个想做好人的坏人。塑造这个人物,把戏曲的程式和话剧的体验相结合,作了很多细腻的处理。老马是当代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年龄是55岁,儿子已经上大学了,行当应该介于老生和老丑之间。老马的第一次登场亮相就很“奇崛”,他是被警察追着上场,惊慌躲闪了几番,不慎跌倒在地,被警察“抓住”。其实警察追他,是因为他救起了马路上被撞倒的陌生老太太,想报道他的好人好事,但老马的“职业习惯”却让他一看到警察就逃。我把刚出场的老马塑造得犹如惊弓之鸟,符合一个碰瓷犯的形象。在这段表演中,我使用了戏曲程式动作“跌步”,表现人物奔跑中受惊而跌倒的情状,自然而贴切。而老马在奔跑中揉腿和跌倒后揉腰的动作,也是从人物出发的,他年纪大了,长年碰瓷,经常受伤,身体肯定不好。

警察说出了原委,老马虽然松了口气,还是坐立不安,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做好人,和以往的反差太大了。当警察问起他的名字,他知道自己名声不好,不肯说。警察说,做好事就该留名,不留名的都是做了坏事的。老马立刻说,我可没有做坏事!这一刻从念白到眼神的处理都很细致,表现出了老马的尴尬,确实,他这一次没有做坏事,可是以往呢?当警察叫他留下电话,以便让家属联系他,还他垫付的钱时,老马才表现出一喜,毕竟他还是在乎钱的,但是忘形中一看警察,他又惊怕,只想赶紧离开了。这段表演虽然简短,但是把人物塑造得很立体。

当老太太的女儿李香花匆匆赶来,戏的转折开始了。她感激老马救了自己母亲,却发现了老马正是当年对自己“碰瓷”过的人。她不信老马会做好事,怀疑老马就是撞了母亲的肇事人。老马百口莫辩,他面对李香花和警察的质疑,万般无奈唱了一大段簧调,剖明心迹,说了自己当初走上歧途的经历,和如今忏悔想做个好人的心路历程。在这段演唱中,我的唱腔以情动人,表演也是最“正”的,如果说前面的表演偏向老丑,在这里就偏向老生了。

一段真心的剖白并没有赢得李香花的理解、警察的信任,老马陷入了囚笼困境,也发出了疑问,难道做好人比做坏人还要难吗?幸亏这时,真正的“肇事者”快递小哥赶来,老马才洗刷了冤枉。这时老马的内心五味交杂,外化成表演就是苦笑了几声,夸张地向快递小哥跪下致谢。这是人物在长时间压抑后的一种宣泄。当老马平静下来后,拒绝了李香花还给他的钱,因为他之前讹诈过李香花的钱,这就算是赎罪,他只想以后做个好人。这一刻,老马真正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好人,他的形象也就完整了。

做演员讲究的是千人一面,而非一人千面,塑造老马这个人物,我拓宽了自己的戏路,把握住了戏曲化和生活化的分寸,也使自己得到了成长和进步。

猜你喜欢

香花锡剧老生
锡剧的江南文化特色探析
嘻哈跆拳族
建构学校锡剧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实践
Songs from the Past
锡剧在文创产品中的运用研究
谈锡剧校本课程的儿童化改造
京剧行当——老生
开在心中的花朵
开在心中的花朵
结香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