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从昆曲演员到昆曲教师的转型

2018-11-14

剧影月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昆曲舞台转型

随着中国昆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昆曲如何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了戏剧界和教育界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近几年昆曲通过多种版本和各类形式的演出,有效地使这门古老的高雅艺术贴近了观众,也因为“昆曲进校园”等活动,深耕出了潜在而广阔的年轻一代市场。可以说,在市场开拓和文化传播的层面,昆曲已经摸索出了一条健康发展、具有前景的道路。但与此相关的是,昆曲的专业队伍建设特别是后备人才的培养,还始终处于相对脱节的状态,长期存在的昆曲后继人才储备厚度不够的老大难问题,并没有随着昆曲申遗成功而得到根本的解决,甚至它还将可能成为一种桎梏,妨碍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鉴于此,在昆曲“进校园”的同时,业界也开始着力研究和实践昆曲“在校园”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从现有的“在校园”的专业学生抓起,从中培养出昆曲艺术的“好苗子”,应该是昆曲得以传承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此基础上,一些戏曲学校开始引入成熟的昆曲演员担任专业教学,以保证师资的专业水准。这一举措恰恰又与职业教育大力推广“双师型”教师执教的理念和要求相吻合,从而构成了昆剧界和职业教育界都必须关注的共同话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看待昆曲演员从演员到教师转型的意义,客观评价转型主体存在的转型优势和障碍,以及找准昆曲演员为适应教师一职应该努力的方向,对昆曲的传承和实践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有着双重的探索意义。

显然,我们应该对专业演员的转型予以足够的肯定与支持,它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广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起到了推动昆曲优质人才队伍建设的客观效果。

众所周知,为切实保障中国职业教育能够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近年来,全国各中高职院校都在推广“双师型”的师资培养。针对自身办学特点,虽然各院校的做法有所区别,但对拥有“两种证书”,特别是真正具备“两种能力”、“两种素养”的师资的重视,成了职业教育系统达成的共识。其核心诉求在于希望通过专业人才参与教育的做法,迅速补齐职校师资专业能力相对欠缺的短板。对昆曲学校而言,推动昆曲演员转型担任昆曲教师,其目的也正是希望通过这种转型,来推动和培养符合昆曲教育规律的合格教师。

如果我们将昆曲学校视为昆曲传承的第一站的话,那么,学员是不是在戏校学戏的第一步,就能获得非常专业的艺术滋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将来能不能承继昆曲艺术的精髓并对此不断发扬光大至关重要。所谓“名师出高徒”,“昆曲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口传心授实现传承的,人既是对象亦是工具;既可以把别人的东西接受下来发扬光大,又可以把它彻底毁掉。尽管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先进记录工具层出不穷,但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仍然脱不出老师教学生的基本传承方式,尤其是戏曲的演唱和表演。”昆曲的“肉身化”的属性决定了“口传心授”的基本教学方式,在专业知识传授诸如“演唱和表演”的层面,特别是教戏学戏的环节,似乎在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之外,还很难能找到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远离舞台的专业教师能将昆曲这种强调以身形手势的表演和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打动观众的艺术,完整地传授给学生,成为他们走向未来舞台的合格的带路人。当然,昆曲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但其最为基础的能力及基本功却是演员这个特殊行业登堂入室的基础,如俞振飞先生所说,“我们看一个演员的演出,只要看他一个出场:一亮相,一抖袖或者两抖袖……不要小看抖一抖袖,这里面很有好坏,从这一动作就能看出这个演员有多少水平”作为昆曲行当的引路人,显然不应该是目前在岗为数不少的专业水准平庸的一般教师,唯有能将昆曲这门独特艺术的细微末节完整准确传授给后辈的专业人员能够胜任,从这个层面上看,经过长期舞台历练的一线昆曲演员堪当这一角色。

同时,昆曲的传承,也正经历着通过创新强健自身的历史蜕变。近几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这门古老的艺术凭借现代元素的植入,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特别是青春版《牡丹亭》的公演,被视为“继上世纪50年代昆曲《十五贯》之后,在中国昆曲的弘扬传承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昆曲繁荣的再次到来。作为建国后第二次昆曲高潮期的亲历者,许多演员经历的,不但是昆曲古典意蕴的再发现,更是这门艺术在现代生活眼花缭乱的娱乐中,重新抓回青年人的奇迹的发生。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与传统、古典对话的空间。让他们从古雅艺术中发现现代美”,才能使得年轻一代意识到,“它既是传统、古典的,又是现代、时尚的”。他们作为昆曲的古典意蕴与现代美学媾和的实践者,在昆曲必然面临进一步走向现代的形势下,无疑更能成为昆曲发展当下的“名师”。

昆曲演员在担任专业演员相当长时间后,走进课堂,继续在熟悉的领域发挥专业特长,这也是延续艺术生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需求。

昆曲演员的迭代更替不可避免,无论是古人的戏班,还是当今的剧院,演员就是靠年轻吃饭。戏曲演员岁数上去了,艺术气质和形象会随之下降,体力及表现力也会大打折扣。当然不排除一些特别优秀的戏曲演员,如裴艳玲、梁谷音等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古稀之年仍长期坚持舞台演出,他们是戏曲艺坛当之无愧的长青树,但是绝大部分的戏曲演员必然面临转型。有些从武行改为文戏,从主角变为配角,从台前转为幕后。但相比较而言,从戏曲演员转型为戏曲老师,从“名优”变为“名师”,这种先表演后教学的角色转换,应该是值得推广的昆曲演员职业规划的良策。它可以有效地避开演员随着年龄上升带来的舞台缺憾,而又能充分发挥富有戏剧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讲台优势,在三尺讲台上继续从事挚爱而熟悉的艺术事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艺术寿命,实现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存在的价值。

昆曲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张洵澎老师就是昆曲界“由演而教”最为成功的范例。她曾师承言慧珠、朱传茗、沈传芷等昆曲名家,与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等同为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戏曲学校前身)昆曲演员训练班的首批学员,俗称昆大班。十年浩劫造成昆剧后继乏人,她承担使命,毅然转入上海戏校任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的张洵澎早已桃李满天下。她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转任教师的重要意义和自身价值,觉得“她就像种子一样”,为昆曲的“十年种树百年树人,一代代教下去”而始终在发光发热。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职业上的变化,都将经历从不谙角色到融入角色的渐变过程。昆曲演员转型从事教学工作,其艺术活动的场所从喧嚣的舞台转向了静静的讲台,不存在较大的行业跨度,但好演员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成为好的老师。因而,在清楚认识到前职业留下印记的基础上,准确地找出转化过程中自身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难点,对树立信心和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昆曲演员担任昆曲教师,具有天然的职业优势。

昆曲演员走进校园,往往将担任专业教师一职,所从事的教学内容,以教授学生的表演为宜。可以说,实现这一教学任务的终极目标,是在短短的几年间,为一位从未接受过昆曲艺术熏陶,但日后将成为专业演员的学生建构初步的表演素养。因而,教授学生演员必须的素质,特别是表演能力至关重要。

戏曲表演讲究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古老的昆曲注重程式化的表演,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有相对固定的舞台表演模式和方法。这些精细的表演能力,显然非一日之功,它们往往需要一个专业演员几十年的舞台积累,甚至终其一生的摸索才能得以获得。人们习惯于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形容戏曲演员苦练的重要性,其反复苦练的内容其实就是所谓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同时养成对剧本的理解能力和舞台表演的感染力。昆曲界几乎没有人能够忽视这门独特技艺各项素质从小培养的急迫性和重要意义,正像大家意识到的那样,在“培养新的昆曲演员,可以吸取科班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要因材施教,实打实、手把手、口对口地教。等学生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把这些手眼身法步归纳到理论上,然后进一步提高到对人物的理解。理论和实践是相互渗透的,然后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境界。打好一定的基础后,还可以在演出的实践中边演边学。初期基本功的获得,讲究一代代的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

针对昆曲学校将养成学生的专业素质放在首位,并依然倡导“口传心授”培养模式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转型的专业演员相比于一般教员而言,更为适应这一特定教学模式的实施,其优势集中表现为:一、其扎实的昆曲“唱念做打”的基本功,非不具舞台能力的一般教师可以匹敌。二、对剧本角色的感悟和舞台把控,不只是像理论教师那样,局限于纸上谈兵。三、他们往往正值壮年,有着很强的示范能力,可以为学生模仿提供有效的舞台范本。因而,如果专业演员能够树立信心,充分发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相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从演员到教师的角色蜕变。

其次,昆曲演员转任昆曲教师,也有着相当的困难之处,这也是他们必须充分意识和努力克服的转型之痛。

一个演员优秀,只能说明“善演”,虽然如前文所说,他在言传身教课程教学中有着独到的优势,但并不等同于他天然地具有教会别人的能力,即并不意味着他一定“会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演员从来都是与自身打交道,通过不断地超越自我,获得艺术表演能力的逐步提升,最终赢得观众的喝彩。但教育却始终是与他人打交道,它改变的是自身以外的他者,这不但需要自我的完善,更需要具备影响和改变的施教对象的专业素养和高超手段。因而,能不能扬长补短,逐步养成教师素养,则是转型主体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

与演员这个特殊行业相同的是,“教师职业也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合建议《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职业(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而我国关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阐释,也特别指出,“专门职业与其他一般行业在性质上存在一些区别,例如,专业人员的本领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仅仅经过某种技术上的训练就可以达到专业化水平”。正像一名昆曲票友不一定能成为昆曲名角一样,一名具备一定条件,也热衷于教育的新手很难说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有赖于关于教师这一行业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能力的获得。

有学者倾向于将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概括为“基础性素养”和“专业素养”,基础性素养为任何一个专业都应该具备的内在条件,即我们所讲的“德”,而专业素养指“学科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的综合能力,即我们认为的“才”。一般来说,一位优秀的昆曲演员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其德其才当然有与作为教师的“德”、“才”重叠的地方,如“基础素养”部分。但毋庸讳言的是,两种职业素养依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学科素养”有所区别。而“教育专业素养”对于新任教师来说,显然还是空白,对于站在新起点专业演员而言,它是必须正视和迈过的一道门槛。

昆曲演员从演员转型为教员,有着天然的便利,但对于转型主体而言,毕竟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必然要经历社会角色再确认、再适应的过程。社会学研究认为,要完成好角色转变,“对于角色扮演者个人来说,首先是要更新角色观念,调整好心态,使之符合社会生活环境急剧变化的要求;其次要加强角色学习,学习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知识和技能,使之符合社会变化对这一角色的行为期待,提高认知角色的水平,缩小与理想角色的差距。”具体到昆曲演员的转型,从“演好”能变为“教好”,本文认为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始终葆有一颗昆曲传承的“初心”。

从学艺到登上昆曲表演的舞台,是一名演员不断精进昆曲表演技艺的过程,也是一位昆曲艺术的从业人员不断增进对昆曲的热爱,不断培育承继这门古老艺术责任意识的过程。可以说,自从事这项事业,昆曲人的一生都会被深深打上昆曲的烙印。对于演员来说,告别舞台是残酷的,但教授昆曲却又意味着艺术生涯的延续和重生,也理应意味着承继责任的延续。老一辈昆曲演员毕生奉献昆曲为我们树立了丰碑,中青年昆曲演员以多种方式延续对昆曲的挚爱也是我们可资效仿的楷模。被誉为北方昆曲“金声梅花”的王振义选择到中戏任教,在三尺讲台,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悉心传授给昆曲新生代,在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另一方天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延长了自己的艺术青春,可谓真正的“不忘初心”。

2.耐得住从喧嚣到平静的寂寞。

从本质上讲,角色的适应首先是心理的适应。昆曲表演的高境界是在内心融入舞台上的角色,而教书育人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全心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演员习惯的是追光灯下的万人敬仰,是舞台上大放异彩后的喝彩。习惯喧嚣人生的他们一旦要在清苦、安静的岁月中默默付出,其适应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既然要面对逐步从台上转入后台的现实,就应该乐于清贫,甘于寂寞,做到首先在内心认可这一转型的价值。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力量源泉与精神实质,才能够感受人生欢愉和职业乐趣,才能够体验自身完满,从而凸显职业幸福。这样,教育对于教师来说,就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享受。”昆曲演员走入课堂,只有在确认转型的价值,理解和适应这种相对寂寞而专注的工作氛围,学会在此基础上感受其中的乐趣,在新一代茁壮成长的过程中积极评估自己的付出,才能真正完成好转型,从一名优秀的演员转化为合格的教师。

3.补齐短板,加快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

昆曲演员转型担任教师,在专业素质上存在着短板,其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匮乏、教育经验不够毋庸讳言。就转型主体来说,正确的态度既不是回避,也不是漠视,而是要充分意识到补齐短板的迫切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快地补上知识,积累经验。具体来说,首先,要树立能够做好教师的信心,要牢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艺坛警训,将担任演员时“冬练数九,夏练三伏”苦练基本功的精神,继续用于练好教师的基本功。其次,应建立系统科学的学习体系,教师职业的素养获得非一日之功,“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无法实现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科学的方式是,进修、培训和自学多管齐下,以一个新学生的姿态虚心学习,强化相关教育专业知识的接受,并做到学有所得。再次,要学会在教学中积累关于教学的经验,摸索教育规律。特别是可以利用担任过演员的优势,在尝试建立昆曲演员校园教育的新模式,走出一条既符合在校生培养要求,又能有效地为昆曲输送合格的后继人才的新路径中不断提升自己,也切实地为昆曲教育作出贡献。

3.终身学习昆曲,跟上时代步伐。

昆曲演员转型,但其作为专业教师,教育的对象为将来的昆曲演员,而教育的主要内容也还是昆曲。昆曲的专业教育方式,往往是一招一式的传授,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始终必须具有示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昆曲演员转任教师,只是把表演的舞台搬到了教室,表演其实是终身的。因此,他们只要是一名专业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对昆曲再学习,再领悟。同时,昆曲发展到当下,面临的是继承和创新两个维度的突进。无论是继承的“向前看”,还是创新的“向后看”,都需要昆曲艺术的相关人员与时俱进。“向前看”意为挖掘旧戏,“向后看”意为改编旧戏或创作新戏,旧戏新戏都是昆曲发展进程中的一环,也势必都要进入课堂,为学生学习、熟知。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能有片刻懈怠,否则既不能胜任教师职业,也客观上会造成人才培养的脱节。

昆曲演员出任专业教师已不是个案,相信随着昆曲的保留和传承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方式将日益成为昆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得以不断地推广。从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师徒模式,到新时代的中高职业院校的戏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因此,对昆曲演员的转型予以持续关注并不断加以研究,对昆曲事业的发展及昆曲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都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昆曲舞台转型
昆曲史中流脉问题的学术检讨——以北方昆曲的名实为例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军迷大舞台
重磅!证监会表态:支持房企转型!支持民营房企融资!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军迷大舞台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