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动画电影的色彩叙事

2018-11-14郭锦龙

电影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动画

郭锦龙

(齐齐哈尔大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诞生了第一部黑白动画电影《大闹画室》(1926),从此开始了近一个世纪兴衰荣辱并存的发展。一般而言,人们认为动画电影必须兼具三大要素,即叙事性、造型性以及电影性,完整、动人、新奇的故事依赖于画面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彩色电影诞生之后,色彩更是参与到画面中来,成为电影技巧和理念的一部分。当下,国内外的动画人越来越注重动画电影的叙事艺术,将其作为衡量一部动画电影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叙事,我们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关注。

一、叙事题材

从叙事题材上看,国产动画电影主要分为传统典籍题材、拟人题材和少儿成长题材:

我国动画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改编自古典文学名著,民间传说与神话,乃至儒释道等著作,或由这些典籍生发出来,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可以视作对我国优秀且丰富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重构,传统的意识形态在动画中得到过滤和传承。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宝莲灯》(1999)就改编自沉香劈山救母的民间传说,在经由一代代人的传播与整理后,元明之际出现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这便是《宝莲灯》的原初文本之一。电影保留了原著的叙事框架:三圣母和沉香过着快乐的生活——原始秩序,二郎神夺走了宝莲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下——秩序被打破,沉香挑战舅舅二郎神失败——试图重建与遭遇挫折,沉香逃离天庭,在孙悟空处学得本领后,点亮了宝莲灯,劈开华山,救出母亲——秩序恢复。可以说,传统典籍中的叙事模块,本身就符合着当代电影所需要的戏剧要素。又如《大鱼海棠》(2016)则是在《庄子》等古代典籍启发下创作的作品。《庄子》本身为电影提供的是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概念,而电影则在此基础上编织一个更为完整曲折的故事。

而拟人题材电影则指的是以动物、植物等为主人公的电影,在这类电影中,动物、植物等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能力,如会说话等,但是又保留了动植物其本身的外形和部分特性,在一些电影中,人和动植物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其中又以动物为多,动物角色往往活泼、可爱,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儿童观众的心理高度接近。例如在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小鲤鱼跳龙门》(1958)中,小黑是一条擅长跳桥墩的小鲤鱼,然而当它从奶奶那里听到了祖辈跳龙门的故事以后,对于“龙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趁奶奶不注意,小黑和其他四条小鲤鱼一起出发寻找龙门。在几次错认后,小鲤鱼们将一座水库当成了龙门,并跳了过去,还看到了水库那一边美丽的风景。电影并没有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整体叙事简单明了。与之类似的还有如由家喻户晓的动画剧衍生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2010)、《熊出没之熊心归来》(2016)等。在这些动画电影中,鲤鱼、燕子、羊、狼和熊都拥有可亲的造型和性格,或天真,或好胜,或充满智慧,或呆傻又不失幽默,这也使得电影的叙事基调基本是轻松娱乐的。

少儿成长题材的电影则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以主人公成长时遭遇的烦恼、趣事,或对同龄人有榜样意义的事迹为叙事主干。例如改编自高玉宝同名小说的《半夜鸡叫》(1964),小长工小宝发现了“半夜鸡叫”的秘密,原来是地主周扒皮每天夜里学鸡叫和捅鸡窝,从而迫使长工们提前起床干活,一旦长工身体抱恙,周扒皮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辞退他们。于是小宝把秘密告诉了长工们,半夜大家以抓贼的名义把趴在鸡窝前的周扒皮痛打了一顿。小宝的机灵带有少儿的特征。而分别在1963年和2007年两次摄制的《宝葫芦的秘密》则给观众展现了小主人公王葆成长的烦恼:一个能为王葆要来几乎任何王葆想要的东西的宝葫芦,一开始让王葆欣喜不已,但是在他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宝葫芦从别处搬运来的时候,他陷入苦恼之中。在最后,王葆确认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抛弃了宝葫芦。又如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中,龙梅和玉荣在给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了收拢羊群,不给集体的财产造成损失,小姐妹跟风雪搏斗了一夜。显然,电影叙事以小姐妹为两个让少儿观众效仿的道德楷模,尽管小姐妹年纪幼小,又冷又累,但是始终坚持守护羊群,玉荣连自己的靴子掉了也毫无察觉,主人公被赋予了一种成人的道德品质和觉悟,在完成自身成长的同时,也为观众的成长指示着方向。与之类似的还有如《小铃铛》(1963)、《勇士》(2007)等。

二、叙事风格类型

从叙事的风格类型来看,国产动画电影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注重意境的营造,情节并不复杂,甚至如《山水情》(1988),几乎没有情节,而只是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片段,这类电影通常在视觉上给予观众美的享受,甚至电影可以放弃人物对白;另一类则注重情节结构,这一类电影逻辑清晰,情节起伏,叙事元素较为多元,以故事性来吸引观众。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电影叙事,由于必须遵循自然的光影法则和色彩规律,以符合人们的视觉认知经验,大多运用写实性色彩。而动画是逐格拍摄的手绘画面或电脑生成的逐帧影像而制成的非客观真实的影像作品,其色彩是创作者主观设计出来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高度概括性”。在动画电影中,主创既拥有着叙事设定上的自由,也有着形象设计上的自由。在这两类叙事风格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对色彩的灵活运用。

意境重于情节的电影主要有如《牧笛》(1963)、《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三个和尚》(1981)等。如在《牧笛》中,牧童在放牧时进入了梦乡,梦中水牛离自己而去,好在牧童吹响牧笛,让心爱的水牛回到自己的身边,醒来后牧童与牛一同在暮色中远去。整部电影提供给观众的是一幅幅淡雅别致的,在山林翠谷,深涧瀑布之中的山水画。柔和的色调与悠扬的音乐共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

而故事性重于意境的电影主要有如《大闹天宫》(1961)等。在电影中,孙悟空和龙宫天庭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孙悟空从龙宫获得如意金箍棒后,得罪了东海龙王,但因为接受了太白金星的招安而暂时与天庭实现和解,然而此后的官封弼马温、大闹蟠桃会则带来了尖锐的戏剧冲突,随后孙悟空大战四大天王、二郎神等,或斗力,或斗智,都十分精彩,最终孙悟空大获全胜,在花果山上竖起“齐天大圣”大旗,叙事结束。可以说,整部电影无论是在行动范畴抑或在功能归纳上,几乎完全符合普洛普在《民间故事结构研究》中的总结。与之类似的还有如讲述李靖之子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被迫自杀,最后死而复生,上天庭复仇的《哪吒闹海》(1979),讲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保护唐僧的《金猴降妖》(1985)等。

而当代国产动画电影,则出现了意境与情节的合流,如大量画面具有浓郁中国风韵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和《大鱼海棠》。电影既有着令人并不感到单薄的故事,还高度追求画面的暗示性或情趣。例如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成为大圣后的红色披风,与黑白两色的混沌形成了对比,红色无疑代表了喜庆、热情、积极的情怀,并且在中国传统中有驱灾辟邪之意,对应着孙悟空除妖降魔的正义性。又如在《大鱼海棠》中,红色也被反复运用,如鲲的额头、灯笼、对联、海棠树等,都在暗示着观众椿等“其他人”生活的世界的美好温暖。在这样的画面中,电影的浪漫风格得以树立。

三、叙事宗旨

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尽管也曾招致争议,但国产动画电影一直都有着明确的面向低龄观众,即儿童与青少年的目标观众群定位,这也就使得教育低龄受众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叙事宗旨。长期以来,动画人秉承着“寓教于乐”,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使动画电影成为兼具教育和娱乐功能的产品。

而对教育宗旨的实现,国产动画电影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首先是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传播,在这一类电影中,情节往往是围绕着知识展开的。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1)。对于成人而言,青蛙的幼体为蝌蚪是一个常识,而对于尚未接触过动物变态发育知识的儿童而言,这则是一个新鲜有趣的知识。电影没有平白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将知识与儿童熟悉的对母亲的依恋结合起来,利用了小蝌蚪寻找妈妈的一波三折的故事,不仅交代了蝌蚪和青蛙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借助小蝌蚪们的误会,介绍了鸡、鸭、大鱼等动物。在国画特有的以矿物色、植物色等组成的色块下,儿童观众们得以认识到不同动物的体貌特征,尤其是拥有白色肚皮,穿着“绿衣服”的青蛙。另外,这样的色彩叙事也使得整部动画电影散发着浓郁的、令人过目难忘的民族性。

其次是道德规范,价值理念,或某种较为隐晦的温情情怀的传递。例如在《小门神》(2016)中,开饭店的老胡因为嫉恨小英开的馄饨店生意好,同时又想娶单身的小英,先是故意停掉了小英家的水,以给小英提供水来向小英示好,后是在小英的老汤中下了泻药,以致客人们不停地往厕所跑,小英的店也被勒令关门整改。最终在门神神荼的帮助下,老胡的诡计被揭穿,食品卫生管理部门前来检查时发现老胡的店才是十分脏乱,老胡只好灰溜溜地关闭了饭店。而与老胡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小英,正是因为她始终坚持用百年老汤来做馄饨,她的馄饨的美味在小镇上远近闻名。电影以一个诙谐的故事,向儿童观众传递了诚信为本的道理。

可以说,上述电影都较好地将教育性和娱乐性进行了结合。而随着《大护法之黑花生》(2017)等成人电影的出现,一个令人欣喜的信息被传达出来:国产动画电影不再单纯针对低龄观众。在《大护法》中,叙事的内容是暧昧隐晦的,其黑暗、压抑的叙事不仅很难称得上富有童趣,其中的“恶托邦”隐喻也绝非低龄观众所能理解,电影中花生人死去的血液以蓝色和绿色来取代容易令人产生不适的红色,但一个个花生人头颅落地,血浆横飞地被杀依然令人感到恐惧,加上主创在表述上的欲说还休,电影上映之后,观众针对电影中的大量情节,以及出场人物的真实身份与关系等内容聚讼不休。但这并不意味着,动画人放弃了教育性。反之,作为一部成人动画,《大护法》促使观众进行思考,如花生人自由意志的丧失,社会功能对于普通人正常或非正常的定义,庖卯对于祖传技艺无谓的坚持等,《大护法》以另一种“寓教于乐”的叙事,开启了中国动画人对成人动画兼顾启蒙价值和娱乐功能之路的探索。

国产动画电影以传统典籍、拟人角色或少儿的成长为题材,并凭借着在水墨、剪纸、皮影等美术材料上的灵活运用,让画面服务于叙事中的意境或情节,使电影色彩丰富,韵味悠长,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观赏性。而国产动画电影的叙事在激发与维持低龄观众的兴趣,对其进行寓教于乐的感染时,也出现了针对成人观众观影欲望,对成人同样具有启发意义的成人电影。可以预见到的是,国产动画电影还将在叙事上继续推陈出新,缩短与国外优秀动画之间的距离。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发展史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我是动画迷
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
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