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中的“红色文化”研究
2018-11-14廖卫华
廖卫华
(赣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 言
红色是对于华夏民族具有重要意义的色彩,以三原色中的红色为主色调衍生出来的羞涩的绯红、温暖的橘红、华贵的朱砂红、艳丽的胭脂红、深沉的枣红等构成了中国红的风景线,在从古至今的中华大地上流转不息,成为中华文明和民族情感的鲜明浓缩和重要表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中国红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代表喜庆、平安;也可以代表勇敢、忠诚;还可以指向热烈、浓郁;甚至也可以指向血腥与危险。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红色更多地应用在节庆之中,营造着喜庆祥和的氛围,是民俗风景画中的重要元素;在近代中国,随着战火的弥漫,红色更多成为血与火的象征,并逐步演化为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革命情怀。广义来说,红色文化是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关于红色的记忆,容纳了不同层面丰富的思想内涵;狭义而言,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解放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所凝结成的核心意识形态。就中国电影艺术来说,其中所体现出的“红色文化”更多倾向于狭义概念,本文也将采用狭义的理解方式,从“红色浪潮”“红色叙事”“红色力量”三个层面来解读中国电影中的“红色文化”。
二、中国电影中的“红色浪潮”
中国电影的“红色浪潮”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刚刚走出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来说,在这个全面革新的时期里,反映新中国诞生过程中跨越艰难险阻、度过峥嵘岁月的“红色”故事具有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在社会集体需求“红色”革命故事的同时,国家也在凝聚集体意识、构建社会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呼唤着“红色”故事,在度过了新中国成立的最初磨合阶段后,中国电影领域掀起了“红色浪潮”。在这一阶段中,围绕诉说过往苦难、言说革命艰辛、喜迎新的生活这一主线的电影层出不穷,代表作品有《白毛女》《钢铁战士》《英雄儿女》《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上甘岭》等。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国内影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革命电影,《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等影片不仅将“红色浪潮”推向高潮,奠定了中国民族电影独立创作及发展的基础,还成为流传至今的“红色经典”,其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讲述的革命故事在当下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辉煌后,中国电影遭遇了“文革”十年的冷却期,可以说,在“文革”十年间,中国本土的电影艺术几乎处在停滞阶段,甚至在某些层面来看有所倒退,革命题材的影片被《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龙须沟》等凸显阶级斗争的样板戏所取代,即便是在“文革”结束后,中国影坛的“红色浪潮”依然没能快速回到正轨,依然残留着阶级斗争的创作倾向。80年代的中国影坛虽然已彻底脱离了阶级斗争的阴影,但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问题,红色电影的创作大伤元气,在批判历史和大众娱乐的冲击下呈现出“退隐”的发展状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电影的快速发展,包括红色电影在内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国产电影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乘借为党和国家的“献礼之风”,受在1991年的建党70周年、1995年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以及1999年的中国成立50周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的推动,《大决战》《开国大典》《重庆谈判》《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等多部优秀的红色电影相继上映。近年来,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红色电影创作方针的指导下,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叙事视角,甚至是曾经的禁忌题材的红色电影在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两大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系列大制作的红色影片掀起了势不可当的“红色浪潮”,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集结号》《百团大战》等。总的来说,当今红色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了两个主要革新特征,一是宏大叙事和细微刻画紧密结合,使影片在重现宏大历史背景的过程中,故事性进一步提升;二是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无论是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伟人,还是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人民英雄形象都更具有可感性,牢牢把握故事和人物两大叙事核心的红色电影也成为当今中国民族电影的重要支柱。
三、中国电影中的“红色叙事”
纵观中国电影的“红色浪潮”,从电影叙事的角度可大致归并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讲述伟人故事的作品和书写英雄事迹的作品。在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中,推动中国民族独立、发展的历史阶段和重要事件成为主要叙事对象,其代表作品有《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百团大战》《西安事变》《四渡赤水》等。《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合称“建国三部曲”,这三部影片以中国近现代以来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建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为叙事背景,集结了庞大的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是近年来大制作红色电影中最为经典的代表。在“建国三部曲”中,建国、建党、建军前夕的历史背景和决定这一伟大历程走向的重要事件被以清晰的叙述方式呈现在银幕之上,同时这一系列影片还围绕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通过他们的浴血奋战和坚定意志来展现建国、建党、建军的艰辛历程,在系列影片所呈现的破旧立新的叙事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影片《百团大战》则是以相对微观的视角来展现抗日战争这段长达8年的历史,百团大战是1940年华北地区八路军与日军的艰难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艰难的阶段。面对正面战场的败退局面,百团大战对于中国战场的局势具有重要意义。影片中,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决定发动百团大战,打破民族灭亡的论调;彭德怀等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浴血奋战,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不仅使正面战场全线溃败的局势得到遏制,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独立注入了希望。《百团大战》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之作,激烈战争场面展现出了一幕宏伟的战争全景和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具有历史纪录价值的同时,激荡起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结。
在讲述伟人故事的影片中,意识形态和时代需求是两个必要的关键点。一方面,中国红色电影中的伟人都是特定时期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推动民族集体发展的杰出人物,其身上所担负的民族生存发展重任决定了其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伟人也拥有平常的生活和平凡的一面,在影片中展现其作为平常人的生活能够使伟人形象更加可知可感,从而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周恩来在河北邯郸调研的四天工作和生活为主线,通过大雨中与群众一同救秧、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工作到深夜等朴实的事件展现出了周恩来心系群众、认真忘我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态度。在影片《邓小平》中,故事背景被置于“文革”结束初期,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邓小平决心排除一切阻力搞好经济建设,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华民族强大起来,在走上领导岗位后,邓小平苦心思虑,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谋求经济发展之路。影片用“两个凡是”的推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民联产承包、兴办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等重要历史事件为点,以邓小平的生活和工作为线,把整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串联起来,再现转折历程,传递中华崛起之力。
相比于美国电影中所体现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言,中国电影对于英雄形象的塑造则更关注其崇高性和集体性,无论是战火硝烟中拯救生命的英雄,还是和平年代鞠躬尽瘁的英雄,都在具有崇高性和集体性的形象塑造中宣扬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英雄儿女》可谓是一部影响了数代人的电影,王成等一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人给一代代观众心中种下了英雄的种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军人对人民、战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使影片在悲壮美的书写中带来了震撼心灵的感染力。可以说《英雄儿女》是一部奠定中国红色电影战争英雄故事叙事基调的经典作品。在备受好评的影片《集结号》中,导演大胆地涉及了曾经的禁忌话题,即英雄尸骨埋于他乡、英名无法得到正名这一问题,在展现战场上英雄们英勇杀敌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残酷战争中的无奈与悲凉。在《集结号》中,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以保存面对敌军猛烈进攻时的有生力量,谷子地带领的47人团成为阵地上的最后抵抗者,在等待集结号吹响的过程中英勇奋战,除谷子地之外全部牺牲,战时纪录的缺失使这四十多位英雄“销声匿迹”。而在谷子地执着的追问中,英雄们找回了应有的战斗英雄荣誉,英雄终将被正名的结局也使影片传递出的英雄精神更加悲壮和厚重。
相比于战斗英雄来说,和平年代中为国家和人民忘我付出的英雄更贴近现实生活,在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等“国民英雄”的塑造中,非常人所能企及的崇高精神退居幕后,平凡生活中的辛劳付出所带来的感动使该类影片潜移默化地展现了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在影片《孔繁森》中,孔繁森收养牧区孤儿、带着医药箱为老人治病、将自己的工资捐给高原上的执教者以及对远在家乡的老母妻儿的思念都体现出了平常而不平凡的付出,实现了与观众在感性层面的心理认同。《孔繁森》《焦裕禄》中的平视视角和平实叙事也体现出了迎合大众审美心理的当代红色电影叙事新变。
四、中国电影中的“红色力量”
在中国,红色电影创作题材和叙事手法的不断拓展与更新,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使红色电影本身传递出了更强大的“红色力量”。作为红色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战争题材的影片尤其是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动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展现伟大革命历程的“建国三部曲”;正面描写战争场景的《烈火中永生》《铁道游击队》;展现艰苦的地下情报工作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伟人事迹和战争英雄事迹的《四渡赤水》《周恩来》《董存瑞》《赵一曼》以及体现集体奋战精神的《钢铁战士》《革命家庭》等影片,都描摹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英雄儿女们浴血奋战的光辉形象,传递出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打倒侵略、实现和平的坚强意志,展现出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令人尊敬的英雄情怀。在传递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同时,红色电影还体现出了对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赞颂,无论是战争年代、革命时期的生命牺牲,还是和平年代、发展时期的无私奉献都很好地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百团大战》《集结号》等影片中无数中国军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以抗击日寇、争取和平;《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影片中,登上领导岗位的共产党人从未忘记初衷,牺牲小家、奉献大家的实际行动历历在目。
作为大众艺术,电影在传承民族精神、传播主流文化价值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影实现感性层面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远比权威式的教育更加深刻、更富成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主流文化价值的构建至关重要。同时在大国形象的构建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也非常必要,从这一层面观之,红色电影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意义非凡、任重道远,不断拓展叙事题材,创新表现方式,是红色电影更好诠释“红色文化”、获得更大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