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2018-11-14刘成新
刘 雨,刘成新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跨文化传播已然成为一种大趋势。跨文化传播,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包括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与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将电影传达的意识形态与传播范式有效融合,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实现电影文化价值的传播与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是电影创作及发行传播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电影《孔子》为例,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问题。
一、电影内容: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
(一)电影主题的普世化呈现
虽然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是都会拥有超越地域、政治和人种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正是这种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才为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诸如真善美等价值观念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早在1982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就曾称赞孔子的高贵行谊与伦理思想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及其思想的海外影响力可见一斑。电影《孔子》中较为详细地展现了儒家文化里的人本意识、忧患意识、和谐意识、道德意识以及教育意识,具有厚重的人文底蕴。这些思想观念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全人类“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望相一致。
电影《孔子》塑造了一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具有高尚情怀和节操的孔子形象。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的处世观念,契合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导演胡玫把儒家文化的精髓嵌入到电影的主题之中,将“仁义礼智信”寄托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举止和他们的言论之中,并将其凝结于“和平”与“天下”两大意象理念之中,呼吁国家之间应该以礼相待,结为“兄弟之邦”,国君应以礼法治理天下,推举“仁道”,具有很强的国际性色彩元素。无论观众受何种民族文化滋养,想必都能够认同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及其附加的价值观念。
(二)电影故事的民族化讲述
在华语电影的全球化传播过程中, 民族文化必不可少。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发展历史。电影艺术作为当今最有效的对外文化输出媒介之一,要注重民族元素的展示与表达。与此同时, 西方世界也愿意了解和接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进而,民族文化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资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五代电影人就开始通过电影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广受好评。近年来,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风靡全球。它是以中国功夫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动作喜剧动画电影。影片以中国古代为时代背景,其场景设计、人物造型以及“侠义”理念都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电影《孔子》亦是如此,导演胡玫希望通过电影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海外。继而,从电影主题、人物形象,到细节处理都能看到民族元素。电影中孔子一直主张并践行的礼法制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如祭祀活动等具有中华民族历史特色的大场面也一定会调动起观众的猎奇心理,提升观众的观影积极性。
华语电影需要借鉴自身的民族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才能更快速地构建中国电影品牌。因此,电影创作者应当更加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 积极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越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故事,便越具备差异性,越容易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也就越容易打造出中国电影的自有品牌。毕竟,中国电影需要尽快创立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传播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三)电影视听的国际化标准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横亘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最基本的障碍是语言的障碍。也就是说,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视听语言的障碍。毕竟,影视作品是以视听语言为手段讲述故事、展现人物、表达主题的艺术样式。毫无疑问,语言障碍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关于视听语言表现出的叙事建构体系以及叙事符号的内涵意指也是大相径庭,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方式打破这种传播壁垒。
在电影《孔子》中,作为“学院派”电影导演的胡玫展现了众多电影导演所不具备的视听语言素养。她的电影镜头与声音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学院派”痕迹,无论是镜头的运动方式,还是演员的现场调度都趋于“标准化”,便于国外观众理解电影的影像与声音所传递的内容信息。她特意聘请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第73界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鲍德熹作为电影《孔子》的摄影师。作为当今世界电影摄影方面地位最高的华人摄像师鲍德熹的加入,为电影《孔子》走向国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说,电影《孔子》是鲍德熹的呕心沥血之作。他刻意追求每个镜头的极致美感,使镜头在完成叙事需要的同时,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从而使海外观众既能够接受电影《孔子》的镜头语言,又能够领略到儒家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电影开端“争论殉葬”的场景中,摄影机以全景角度俯视大殿,门客列席,君王居于高位,孔子坐于殿堂正中,侃侃而谈,形成了一种“隐而不显”的压迫感,电影创作者以镜头调度与画面构图带动观众的观影情绪。
其次,电影《孔子》的细节设计十分考究,比如电影中出现的青铜器上的花纹雕刻,并不是仅仅反映时代特点的机械性复制和对称性处理,而是由人工一笔一画雕刻上去的。又如在计时器的水滴滴漏上,出现了众多的禽鸟花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既可以反映出春秋时期的“礼法”制度与当时人们的精神图腾,又能给观众带来观影美感。
最后,与电影中的细节处理一样,电影《孔子》的配乐也极为考究。众所周知,配乐是电影的重要视听元素之一,被业界称之为电影的“第二台词”,而在一些电影中配乐的重要性常常会被电影人忽视。他们并不重视电影配乐的重要性,或音乐使用泛滥,或音乐旋律平淡无奇,无法辅助画面叙事。在电影《孔子》中,观众在观影时会被其低沉而厚重的弦乐所吸引,并沉浸其中。“它时而曲调高昂,衬托出孔子壮年时豪情满怀;时而低缓婉转,烘托孔子老年时的辛酸悲哀;‘子见南子’时,配乐温婉柔情、轻松恬淡;战火纷飞、沙场点兵时,轰然雷动、旷古重鸣,如奔涌的黄河由远古的高原倾泻而来,将人们带入遥远的春秋时代”。
二、口碑营销:跨文化传播的途径拓展
(一)“意见领袖”增强传播力度
关于“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给出的定义是:“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中的关键人物,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凭借其自身的影响力,加快了传播速度并增强了传播的影响力度。电影《孔子》就借助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推动了其在海外的传播与推广。
在电影《孔子》的海外传播过程中,起到“意见领袖”作用的是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校长格里·兰斯戴尔。他曾在西肯塔基大学的课堂上宣传推荐过孔子学院,并全力协调在西肯塔基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推荐了电影《孔子》参评奥斯卡奖,宣传效果毋庸置疑。
(二)“生产性受众”扩大传播影响
英国学者约翰菲斯克于2005年出版的专著《电视文化》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生产性受众”的概念。他认为大众的构成方式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受众在精密的社会关系穿梭时产生了“游牧式的主体性”,并能够根据当下的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这种具有传播主体意识的受众,在接受意义的同时生产和传播意义,即可称之为“生产性受众”。生产性受众可以依据自身的社会经验重新解析文本,生产出自己的文化。依据生产性受众的传播受众观角度来看,电影《孔子》的海外受众,大多数为海外孔子学院的学生,在观影和接受的过程中他们逐渐由信息内容的接受者转化为内容的传播者,扩大了电影《孔子》的传播面与海外影响力。
在电影的传播过程中,口碑营销的作用毋容置疑。它可以在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电影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在面对如今电影宣传广告以及影院推广广告的强力攻势下,电影受众更愿意在亲朋好友那里获取观影意见。当然,口碑营销的前提条件是影片的质量和水准必须过硬,以满足观众日益挑剔的观影需求。换而言之,如果电影想要取得较好的口碑营销效果,电影创作者势必要在电影的制作水准方面下足功夫,给受众以能够满足口碑营销的理由。
三、结语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每个国家都试图维护和把握各自民族文化的国际话语权。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 仍然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这不仅反映在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上,其它方面也多有显示。而这种弱势地位所造成的话语权缺失, 也是当前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巨大挑战。在美国电影统治下的世界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要想打开国际市场尤其困难, 更不用说通过电影这一传播载体实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对外输出。因此, 在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话语权, 积极推动我国的电影作品接轨世界,大力进行国际化传播, 以更为国际化的传播模式讲述好中国故事。
[1]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新境界大屏在线,共享史诗大片《孔子》.http://www.pcpop.com/doc/0/494/494257.shtml
[3]拉扎斯菲尔德.人际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