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与戏剧冲突构建
2018-11-14熊昊威
熊昊威
(湖南科技学院 传媒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存在主义最早起源于德国,海德格尔在吸取了索伦赫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后,创造出了“存在主义”这一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其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工人不断举行罢工运动,国际社会对德国的谴责,1918年至1928年的柏林工人运动以及武装斗争,都使得现代社会所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观念形同虚设,德国社会中弥漫着悲观、消极、颓废的氛围。为了使人们的情绪得到慰藉,为了引导人们将悲观情绪转为积极的自我奋斗,在这样一种全民性的低迷氛围中,存在主义如同一座灯塔,为迷茫中的欧洲人民指出了一条出路。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流派
(一)有神论存在主义与无神论存在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存在主义得以在欧洲诞生。最初的存在主义分为两大流派,第一种是雅斯贝尔斯所引导的基督教存在主义,即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另一种是由海德格尔所领导的,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对死亡进行了充分分析,对人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死亡”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的可能性,人随时可能会死,人也可以自己选择死亡,而人类的死亡也是必然的。虽然人类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死亡是一个人类的必然结果,因此,死亡也是具有极端性的。“死亡”是人类所有自由选择中,最极端、最绝对的一个选择,人类可以选择死亡的方式,但无法逃脱死亡的必然结果。因此,承认了死亡就是承认了人类选择的有限性,即人的选择一定会受到存在的影响,人是自由的,但不是能够脱离存在而自由的。海德格尔早期的思想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充斥着自我矛盾,但在20世纪早期,其思想拥有不少的拥簇者,也是由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兴盛以及其内在包含的早期唯物主义的雏形,使其在当时对于笛卡尔等人的“我思,故我在”的这种唯心主义思想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1924年至1928年,欧洲伟大的近代思想家、哲学家萨特在被誉为“法兰西思想家摇篮”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在学习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早期海德格尔以及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毕业之后,萨特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参军入伍到负伤,再到作为战俘被囚禁,对于现实的介入使其哲学思想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其后来的哲学思想以及艺术创作都开始对现实生活以及社会介入。
二、存在主义戏剧的黄金时代
萨特创作的戏剧《苍蝇》以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的古希腊传说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1944年创作的戏剧《密室》阐述了存在主义哲理,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即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在《肮脏的手》这部剧中,他虚构了一个东欧国家共产党内两个派别斗争的情节,宣扬政治斗争的实质是个人的意志冲突。其1946年创作的《死无葬身之地》刻画了一群反对维希卖国政府的爱国志士的形象,企图说明烈士们为了一个政治目标而自由选择,牺牲自己。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存在主义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戏剧创作中,直至二战结束,欧洲经济危机得到缓解,自由、财富、民主又重新得到人民的认可,看上去“不合时宜”的存在主义势头才逐渐消退。由此可见,存在主义是完全可以尝试与当下的戏剧创作相结合的。
三、“存在主义”式的人物与戏剧冲突
(一)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萨特在其代表作品《禁闭》中曾经有过一句著名的台词:“他人即地狱。”这句话也普遍被认为是其存在主义中的一条原则。若以时下年轻人群体对于“他人即地狱”的解读,应该是一种具有社会普遍性的对于社交以及与人相处的焦虑和恐慌,即社交恐惧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拥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群恐惧与他人相处,恐惧与外界有接触,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但又无法摆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拥有选择的能力却又逃避作出选择。在如今很多影视作品中,也经常会出现具有存在主义精神内核的人物,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戏剧冲突。
以刘和平老师的作品《北平无战事》为例,剧中的梁经纶,既是国民党党员又是共产党党员,还是民主大学的教授。真实身份为国民党党员的他,当然拥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他说:“我选择了不能再选择,也就不再选择。”萨特曾经说过:“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即人类拥有选择的自由,也要背负作出选择的责任。伦理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火车悖论”,即一列火车在行进中,它所行进的铁轨上有五个孩子,另一条铁轨上只有一个孩子,此时你面前是切换轨道的扳手,你会不会扳下去?伦理学家们为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也没有一个恰当的办法。如果利用存在主义来阐释这个悖论的话,其实每一种做法都是痛苦的。做出扳下去的决定,等于亲手杀害了一个孩子,而不扳下去,或者说视而不见,则是作出了一种“不选择”的选择。
《北平无战事》中的梁经纶也是同样,身为国民党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执行蒋经国币制改革的重要成员,受到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学生的拥护,而梁经纶只是听命于领袖的命令,自己却拒绝作出任何主观选择,他实质上作出了“不选择”的选择,选择了不作为,选择了逃避,他以为放弃了自由就可以免受自由之苦,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代表的就是自由而原始的激情。梁经纶是要为革命献身的,在构建新中国这个宏伟的梦想面前,他丝毫不能考虑“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在对孝钰的感情上,他无能为力。文明是一种束缚,在束缚之内尽可能达到自我是艰难的。这恰恰是他践行其所推崇的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而自食其果的悲剧,也恰恰是存在主义内核在营造戏剧冲突上的体现。
(二)人的价值要在反抗中体现。如果说《北平无战事》中的梁经纶是拒绝作出选择的代表人物,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北平无战事》中的男主角方孟敖可以说是一直在反抗,一直试图选择却无从选择的代表人物。第一,作为一名现役军官,方孟敖首先要听从国民党的命令,这是他被剥夺的第一层作出选择的权力;第二,作为共产党秘密发展的特别党员,方孟敖既不能执行国民党的命令,又不能接受共产党给他的命令,这是他被剥夺的第二层自由。第三,方孟敖于家庭,他是燕京大学副校长未来的女婿,是北平银行行长的儿子,是中共北平地下党负责人之一谢培东的侄子,在家庭里一直在抗争,却也没有选择的权力。
方孟敖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在那个时代以自己的理想对抗现实,他身上充满了自由和独立的精神,以一己之力孤独地对抗,所以行为既浪漫又不羁,还带点忧郁和孤独。法国另一位存在主义领军人物加缪曾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过:“人的价值体现在对荒谬的反抗之中。”笔者认为这句话在方孟敖身上得到了最好体现,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以及民族危难,面对世界的荒谬,方孟敖选择了反抗,选择了行动。然而,人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人无法脱离环境而实现绝对的自由。“人的有限性”造就了一出堂吉诃德式的悲剧,这也恰恰是方孟敖选择了像存在主义者一样去行动而造成的悲剧。
(三)“无心”的人物与冲突。对于当下的影视剧以及戏剧创作而言,“哲学”“主义”都是一些过于久远、过于晦涩的词汇。当下的戏剧创作,盈利是第一位,内核是第二位;人设是第一位,人物是第二位。当下的戏剧创作中,人物的行动缺乏一种可信的、有理由的行动契机,人物没有性格,没有思想,只有一个又一个撕不完的标签,这是无法容忍的。甚至编导也完全不清楚人物此时行动背后的哲学原理,常常是照搬桥段,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其实这背后是一种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在作祟。
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创作者都拥有深厚的哲学功底,都深谙长篇大论的戏剧规律,哲学对于一部作品的观众而言,也是过于阳春白雪、过于晦涩的事物。但是,至少在创作的时候,创作者的内心要清楚自己笔下人物行动的原理和目的,如果连创作者都不清楚自己所创作出的人物为何要如此行动,又怎么能让戏剧冲突营造得当,又何以使观众信服呢?
四、结语
存在主义只是人类哲学史上的一小部分,若划分到戏剧和文学领域,存在主义也实在算不上一个多么拥有知名度的流派。但是,存在主义之于塑造人物以及构建戏剧冲突可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且相当实用,并富有思想性的指导理论。随着全民性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笔者相信那些缺乏理论依据、经不起推敲的低劣戏剧作品注定要被时代抛弃,成为追求“浅阅读”“浅戏剧”的时代牺牲品。未来会得到人民认可的作品,应当属于如《北平无战事》《走向共和》等这样富有哲思、经得起时代和思想考验的作品。
存在主义只是众多人类思想中的一个,笔者希望,以戏剧结合哲学思想的优秀作品,能够在未来不断涌现。希望《北平无战事》等作品是中国电视剧的里程碑,不希望它是中国电视剧的终点。
[1]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2007.
[2]阿尔贝·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3]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刘和平.北平无战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5]梅子笑.《北平无战事》最全解读 刘和平:用生命投资的剧不能讨价还价 [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A5MzA3NQ==&mid=200701392&idx=3&sn=1e46f5d9aa10082b73b1fb5b4a38225c#rd,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