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书》成语的文化意义

2018-11-14郑晓倩扬州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尚书比喻成语

■郑晓倩/扬州大学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民族时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承载着这个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成语是语言与文字凝聚的艺术,反映了多层次样貌和深层意蕴的文化,能够传达曲折幽深的意思。汉语审美把“四字格”作为文字美的一种表现,“最具有汉语和汉文化的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文化中以‘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在中华民族辉煌的文化宝库中,《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上自原始社会末期,下至封建社会初期,横跨整个奴隶社会时期,对我们研究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法思想、伦理道德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尚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本文采用书中原型结构的成语,不做改动,特此说明。

一、关注战争和道德

(一)战争与和平

百姓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元恶大憝”、“腥闻在上”、“干酒嗜音”、“离心离德”、“恭行天伐”、“暴殄天物”、“血流漂杵”、”不矜细行“,描绘的是君王所霸道专横、昏庸暴虐;“玉石俱焚”、“兼弱攻昧”、“发号施令”、则是对战争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君王的恳切告诫。“荡析离居”意指百姓失去家园之惨状,也告诫统治者为政以德、谨慎治国的重要性。

《尚书》中君臣希望国家安定、政治清明。“利用厚生”意谓充分发挥各种物质资料的作用,使百姓丰衣足食。表现了君主已经意识到要将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民惟邦本”意指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稳定的根本基础,以此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无疆之休”意指君主能够为政以德、匡扶天下,让国家能够无限美好、使人民能够拥有无穷幸福。

(二)道德与劣行

《尚书·说命》中谈到“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功立业。为了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归根到底仍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善为本。“兢兢业业”、“多材多艺”、“惟精惟一”表示工作勤奋认真、精益求精;“舍己从人”赞扬互帮互助;“坐以待旦”、“好问则裕”强调学习坚持不懈、勤学好问;“乃武乃文”赞扬人宽容正直、谦逊有礼。如此众多的成语表现了中国祖先心中对美好德行的热切希望。

纵观各朝代发展,都是血迹斑斑,《尚书》中有许多祖先积累的经验教训,凝聚于成语之中流传至今,需要人们以此鞭策自己。“巧言令色”、“诪张为幻”、“流言蜚语”、形容欺骗污蔑、挑拨离间;“方命圮族”比喻人品行不专、危害利用;“秽德彰闻”、“暴殄天物”则直接指出罪大恶极、行为丑恶。体现了出古代先民从心底发出的深切呼唤。

二、关注天地人和

(一)人与自然

河流往往是文明的发源地,先民通过捕鱼、采集再到种植作物生存,对天地自然充满敬畏和依恋,对世间万物充满想象和感激。《尚书》中通过对山川万物的观察,与国家、社会相互联系,给予人类以启示。“万物之灵”体现出了天地与万物相生相依的关系,表现了朴素的“保民”思想。“股肱耳目”先贤分辨甚明。比喻辅佐君子的大臣,后来也用来比喻办事得力的亲信人员。

(二)五行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唯物哲学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而最早关于“五行”的记述是出现于《尚书》中:“五行:一曰水,尔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燮理阴阳”古时称世间一切相对或相反的现象为阴阳,此处借指国事,指大臣辅助天子治理国家;“江汉朝宗”原义为长江和汉水流入大海,就像诸侯臣服于天子,后来转用以比喻小德服从大德,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三、关注社会文化生活

(一)哲理箴言

《尚书》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至今仍充满勃勃生命力,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习与性成”即指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有备无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备才能避开灾祸;“明目达聪”指全面了解情况,明鉴四方,形容深入了解事物。

(二)礼乐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尚书》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史书之一,记载着中国礼乐文化的源头,也是我们考察中国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遏密八音”本指古代帝王死后全国停止举乐,后用来指国家元首之死。中国古代音乐并非纯粹为了娱乐,也是塑造良好秩序之重要机制。“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动物尚且安其所居,欢乐得跳起舞,何况国中之臣民?可见天下世道之太平。

《尚书》中凝结的成语丰富而内涵深刻,在现代生活中仍广泛使用,既体现了华夏文明历经千年仍光彩犹在,也表达了祖先将人生道理流传后世的深切希望。至今,《尚书》成语仍保持活力,以其经久不衰的语言魅力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保存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猜你喜欢

尚书比喻成语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谦虚
自大的马谡
买椟dú还珠
拼成语
猜成语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