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村变迁漫记

2018-11-14郎开喜彝族

金沙江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菌子彝族旅游

郎开喜 (彝族)

“紫溪彝村变化大,村容村貌换新颜,产业发展促增收,村民生活更红火,期待明天更美好……”这是紫溪彝村村民自编传唱的一首歌曲。每逢村里聚会或节日,大家都会聚到一起载歌载舞欢唱幸福美好新生活。

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今天过上好日子的村民,还居住在母掌与紫溪山谷西静河两岸彝村密麻蜿蜒的羊肠小道上。十几公里长的西静河川流不息满载着沿途80多户300多彝家子民的幸福梦向外伸长。

初识彝村

第一次初识彝村是我五六岁光景的一个初秋上午,父母早早起来,吃罢早饭,说叫我跟他们去西静河白普山彝村买小猪。我很兴奋,就高高兴兴地答应父母跟他们去了。

一出门雾气就笼罩着村庄山林,那时是七八月雨季,只有斗笠蓑衣遮身。跨过一道道沟坎,越过一道道山箐,穿过黑压压的森林,终于来到细龙湾大坝。名曰大坝,其实就只是个夹皮沟间的小坝塘,那时山区无大坝可言。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当时楚雄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拨了一些款项,浇筑了坝涵,垒起了坝埂,但终因涉水面有限蓄不了多少水,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农田灌溉用水。在细龙湾坝埂稍息片刻后父亲说还是趁身上的汗没干走起来。有一说法,汗歇干了就没多大力气走路,有点道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彝村白普山哑口,让我眼前一亮,牧歌短笛,耳目一新,好一派彝村景象。

父母我仨走进一户彝家,他们听不懂父亲说啥,我们也听不明白彝家同胞说什么。父亲只好去找他的彝族朋友会讲彝汉双语的李伯伯带我们去买小猪。不一会就买到了一大一小的两头红毛猪,红毛猪眼珠眨巴眨巴的惹人喜爱。大的父亲扛起,小的母亲背上。我蹦蹦跳跳一会蹦在父亲前、一会落在母亲后,逗得我父母嘎嘎嘎地笑个不停。

又过了近三个多小时,汗流浃背的父母儿仨气喘吁吁地回到了村口。老爹早早在那等候,老爹依次接过父母背篮把一大一小的红毛猪小心翼翼地放进猪圈,折回厨房端出热腾腾的饭菜,父母儿仨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老爹唤我说吃慢点,注意噎着,四五个小时没吃到东西太饿了。管他呢,吃饱了再去喂小猪,那是我记忆中吃的最香最可口的一顿饭菜。

那年之后,我进入小学,迫于生计,我和三姐、同村小伙伴星期六、星期天又走进买猪穿过的那片西静河彝村原始山林,为换取铅笔字本钱在此春夏挖野菜,诸如鱼腥草 (又名折耳根)、蕨菜、白花、老窊花;秋季捡菌子,诸如牛肝菌、鸡枞、铜绿菌、青头菌等;冬季捡松球、捡柴卖;年少捡菌子的年代还不知道松茸能食用,且是上等珍品。后来听说:松茸不但是食用珍品,在医学上有可治癌症之说。回想当年因无知把它当成粪菌鬼菌践踏,想来很是可惜。

找菌子是件快乐的事情,卖菌子虽然很辛苦但又是件苦尽甘来的美差。卖菌子的季节,通常是子夜后的寅时就要起床煮饭吃,卯时就要打着松明火又一次经过西静河彝村赶往青源哨坐班车奔楚雄卖菌子,去迟了赶不上班车就卖不上好价钱,那时连块表也买不起,无法准确判断时间,去早了班车还没来就索性顺道步行直赶鹿城。有几次赶到三家塘天才蒙蒙亮。

1982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我和三姐天麻麻亮就赶到三家塘原162医院卖菌子 (后来搬迁到首府鹿城叫79医院)。很多军医家属看到大清早就有人来卖新鲜菌子就围了过来。看到人多,姐弟俩一合计提高点价位,就卖了个好价钱,后面的同志没买到还怄气。菌子刚卖完,就看到医院的军车要进城买菜,我们跟买菌子的阿姨说请她们帮忙说一下,我们想搭车进城赶火把节去,一说就准了,姐弟俩高高兴兴搭上军车来到现在的州中医院门口一带就下车,直奔西山硪碌公园看首届全州火把节大型彝族歌舞演唱会,上万人观看,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姚县文工队的一位彝族美女歌唱家引吭高歌,歌唱社会主义新生活,嗓音清脆,歌声嘹亮,掌声响彻云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后来我到州民族中学念高中,每年暑假都同样是踏着晨雾进山林找菌子,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要赶到水闸口换取书费字本钱。有几次在水闸口卖菌子还遇到我的老师买菜,我硬要他们拿上点菌子,他们硬把钱塞到我手里,我很尴尬。老师说,你走那么远的路来卖菌子凑学杂费真不容易,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学了,假期作业做完了没有?我回答老师说:“只是晚上做,白天下地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或上山找菌子”,我很感激我的老师。这样的来回暑假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进入民干校后才结束这一 “长征式”的刨食生活。

追梦彝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解决楚雄城区饮用水不足的问题,我们小时候找菌子、挖野菜的西静河彝村箐口要修一座大坝,曰:西静河水库,它是继九龙甸城市饮用输水工程贯通后的又一长远壮举,这是一件惠及十几万人用水的大好事。

1994年,为支持西静河水库建设,昔日的西静河彝村80多户300多彝家子民怀着依依不舍的离乡之情从偏僻、荒凉的老西静河村举家搬迁至现在的紫溪彝村。刚搬迁至彝村时,土地贫瘠,面积又少,村民增收难,村里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群众生活还十分困难,但州、市、镇党委政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千方百计为彝民同胞解决衣食住行难问题,使彝民同胞吃下定心丸。

2014年,穿村而过的广大铁路复线建设、楚南一级路改扩建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紫溪彝村一组50户人家再次面临搬迁。在中央、省、州、市、镇的持续关心支持下,紫溪镇按照 “将紫溪彝村打造成为最具发展潜力、最彰显民族特色一流新农村”的要求,按照 “政府投入一点、群众筹集投劳一点”的原则,投资1.09亿元资金,实施紫溪彝村一组50户民居搬迁新建,二组34户旧房提升改造的惠民工程。通过两年建设,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57项、美化亮化等景观工程16项。与此同时,加大彝民素质提升培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村支部建设和村组事务管理,努力把紫溪彝村打造成为经济发展领头村、民生改善标杆村、基层党建先进村、彝族文化榜样村、 “四群”工作典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一流村,为下步紫溪彝村打造创建3A级旅游景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走进彝村

如今,走进紫溪彝村,一股浓郁的彝族风情扑面而来。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美观整洁,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景象。紫溪彝村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寨。

紫溪彝村一组50户搬迁新建特色民居设有堂屋、祖先堂、客房、卧室、厢房、厨房餐厅、储物间、作坊间、农具房、晾晒平台等。全村统一斜顶青瓦、外墙色调、内墙彩绘、砖雕挂件、门窗护栏、庭院装修,户户庭院铺青石板、家家门前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二组不需要拆迁的34户在原址原房基础上实施特色民居提升改造。按原有的房屋因地制宜,重视差异性,不搞一刀切。秉承 “主次建筑区别对待、主体结构保留、外观改造、内部功能完善”的原则,以保留、传承和展示彝族传统民居特点为出发点,从空间结构、层顶样式、建筑材料、外墙装饰等方面对原房屋实施整体提升改造,上为青瓦木椽、飞禽走兽装饰,外为民族砖雕壁画、地面铺青石,围墙为通透式栅栏。厨房、卫生间、太阳能热水配套齐全。外墙为彝族色调的精雕木门窗,既充分展示彝族建筑文化的同时,又解决了人畜混杂、污水排放的问题。

如今的水体旅游景观 “青松湖”,以前叫朱家坝。那时的朱家坝是土坝埂,烂泥潭,水体浑浊,坝也不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客商在朱家坝养鱼,在坝旁空地上种菜,在坝埂边去紫溪山的路沿盖了一楼一顶8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洋房搞餐饮和开商店,热闹了几年。直到2014年,紫溪彝村建成12000平方米的水体景观 “青松湖”及其周边文化精品设施,吸引游客拜福禄胜地、取福禄圣水、领圣羊赏赐、观祭龙祭树习俗,观景垂钓,放松身心,风景秀丽。

紫溪彝村还建成了彝族文化传习所,对优秀彝族文化进行搜集、抢救、挖掘、整理、创作和展示,彝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建成了以展现彝族火崇拜和火文化为主题的火把广场6000平方米,有祭火塔、太阳女神圆雕、中心大火盆、彝族十月太阳历和十兽图腾柱、浮雕景观等文化设施,让中外游客了解十月太阳历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感受祭火大典的深层内涵,体验享受彝族火把节热闹非凡、酣畅淋漓、热情奔放的节日氛围。彝村还成立了葫芦笙队、大三弦队、对歌、吹树叶、吹笛子等15支彝族歌舞表演队。

紫溪彝村让人们在游览彝村的美景、享受彝家美食的同时,还能观赏美仑美奂的艺术精品,欣赏绚丽多彩的歌舞表演,好一派迷人的风景!

梦圆彝村

如果没有产业做支撑,建再好的房子也枉然。紫溪彝村的建设,从规划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就将产业的培植考虑其中,以此夯实该村发展的根基。村民居住区、休闲旅游区、旅游商业服务区、特色种植区、特色养殖区、山林生态观光区等功能区域的规划和建成,均将彝村产业的发展充分考虑其中,其设计之全面堪称典范。建成后的紫溪彝村以其独特的风情魅力瞬间开花结果,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村党支部按照 “民族文化搭台,旅游经济唱戏”的工作思路,大力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依托特色旅游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民居和别具特色的景点景观等丰富旅游资源,逐步完善旅游要素功能,提升文化旅游品位,争创3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彝家客栈。彝村建成至今,已发展农家乐28家,彝家客栈8家,小商店4家,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150万元。同时,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截止目前,已有华农乳业有限公司、欣惠公司、和邦公司、紫溪彝村滑草场4家企业落地驻厂并投产运行,紫溪庄园、水云天、庞业公司等招商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此外,该村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成立紫溪彝村宋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片区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化规范有序发展,使过去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变成一个环境设施一流、发展势头强劲、民族团结和谐的 “美丽乡村”。

2016年,紫溪彝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50元,比1994年的500多元翻了近20倍,彝村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真正实现了 “腰杆挺起来,腰包鼓起来,笑容露出来”。紫溪彝村党支部被表彰为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紫溪彝村先后获得了省级 “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级 “巾帼示范村”、州级 “文明村”“卫生村”,市级 “平安村”等殊荣。2017年3月,紫溪彝村被评为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7年12月26日,国家民委决定命名楚雄彝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喜讯传来,全州各族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刚过完彝族年又迎来无比的喜悦和幸福。紫溪彝村村民在火把广场点燃篝火,载歌载舞庆贺楚雄州创建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获得成功。紫溪彝村村民李德秀激动地说:“真是喜事连连,紫溪彝村的巨大变化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这里生根开花的最好见证啊!”

猜你喜欢

菌子彝族旅游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静静的菌子世界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菌子王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旅游
冯至的“菌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