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识字的孩子就一定聪明吗?

2018-11-14郝君

莫愁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识字爸爸妈妈文字

☺郝君

A就像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一样,孩子对于文字符号的敏感期,也往往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小就对文字敏感,在听爸爸妈妈读绘本时,就因对文字感兴趣而识字量稳定增长;有的孩子对文字的敏感则比较晚,虽然学前就跟爸爸妈妈读了许多书,却直到上小学都不怎么识字,但突然某一天,读过的字一下子全都认识了,识字量猛增。

这种现象,可以用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关于语言学习沉默期的理论来解释:如果孩子语言学习的沉默期较短,就可以在语言输入之后很快输出,早早认识许多字;反过来,那些语言学习沉默期较长的孩子,则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但能说前一种类型的孩子一定比后一种类型的孩子聪明吗?显然不能。两类孩子只是语言习得的机制存在个体差异而已。

不当的早识字扼杀聪明

如果孩子识字过程是自然的、轻松的,那么早早识字的孩子的确可以用“聪明”来形容,这至少说明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甚至思维能力都不会太差。

但如果孩子的识字并不是自愿自发的,而是家长通过各种手段强化甚至强迫的结果,就很难说孩子本身聪明了。因为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在接受强化训练后,都有可能达到某种结果。但需要警惕的是,经由强化方式早早识字的孩子,即使原本十分聪明,因为经受了大量的灌输和强迫,到了学龄期,也有可能出现厌学的逆反行为。因此家长

Q早在孩子1岁多时,我们就开始对他进行文字启蒙了,抱他出去,看到广告牌等会念上面的字给他听。孩子今年4岁了,但只认识个别字。邻居家的孩子,3岁时已经会读句子了。孩子认字晚跟智力有关吗?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在教育孩子认字方面,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切不可拔苗助长。

关于孩子识字的正确做法

有的家长还会问:我想让孩子早点识字,又想避免拔苗助长的恶果,有什么好办法吗?

一、了解孩子,找到适合孩子识字的方法。如以物识字、以动作表情识字、以字代字等。这些方法是育儿专家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得出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由于个性差异、环境不同,这些方法不一定都适合你的孩子。这就要求家长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孩子适用哪些方法,然后更多地采用这些方法教孩子识字。

二、潜移默化,学以致用。我本人不提倡机械式识字,也就是说,写一个字,念给孩子,会了再教下一个。时间一长,孩子把前面学的全忘了,因为孩子不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印象不会深刻。教孩子识字最好从文章和句子中学,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读儿歌等,让孩子在无形中去识字。

三、抓住契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孩子识字要符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也有了识字的欲望。不管是在家中,还是走在街上,或者坐在公共汽车上,孩子经常会指着电视、牌子等上面的某个字问你念什么,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耐心传授。好奇心驱使下的自主学习,效果总是惊人的。

猜你喜欢

识字爸爸妈妈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