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与反思:科技发展中的电影艺术变革

2018-11-14

电影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胶片虚拟现实科技

高 桐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新路14号“大咖啡馆”向公众展示了“活动电影机”拍摄的一帧帧画面,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更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也正是在那个被众人铭记的历史时刻,电影艺术与科技结下不解之缘。在接下来的122年里,电影在科技的助力下迅速成长,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实拍电影走向“特效电影”、从“特效”的习以为常又变革到3D电影。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电影的日新月异。本文即探讨科技带来的电影新变化,并由此思考这种变化引发的电影文化现象。

一、“数字”科技引发电影生产方式变革

“耗片比”的概念在电影的胶片时代被人提出,即指拍摄成功的镜头长度和消耗的胶片长度之比。如耗片比25∶1的含义则是拍摄1分钟的成功镜头背后需要耗费25分钟镜头的胶片。在电影拍摄以胶片为主要储存介质的时代,一部电影的耗片比需要控制在12∶1或者16∶1左右,如果根据一卷35mm胶片(400尺)可拍摄3分钟左右素材,一卷16mm胶片(400尺)可拍摄12分钟左右素材的数据来计算,一部90分钟的电影通常会拍摄1000分钟以上的素材才能确保实现令导演或者观众可接受的效果。电影胶片的使用不仅对电影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更影响着整个电影制造业的工作方式。电影胶片依靠化学反应而成像,因此,胶片时代的电影拍摄在灯光、色彩等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而且,在早期的电影拍摄现场,无论是灯光师、摄影师还是导演都无法对胶片的最终呈现效果进行实时预览,这意味着一部价值近千万美金的电影“基础”指标完全被寄托于电影人的经验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剧组中的工作人员地位以及他们的工作方式。然而,这种在当下看起来艰难得令人匪夷所思的电影制作方式,伴随着世界电影人与电影观众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直到21世纪初,由美国Red公司、德国ARRI公司、日本Sony公司所推广的数字电影摄影机进入电影人的视野而式微。

电影画面储存介质的数字化变革就如同声音、色彩、特效、3D等元素被第一次引入电影世界一样,它们为电影艺术世界点亮一条全新的道路。“数字化”的实现使电影胶片逐渐沦为空留“情怀”的过时品,数字储存介质不再需要依靠化学反应来呈现画面,现场画面的实时预览也成为可能,这使得电影人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耗片比”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忘却。在电影生产的数字时代,“耗片比”有时甚至达到125∶1,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电影人可以拍摄更多的素材,更意味着电影生产技术的多元性变革,这种变革带来的直接结果体现在多机位拍摄、长镜头实现、重拍方式、后期素材可选范围等诸多方面,而这些关于电影生产技术的变革又促进了电影艺术审美的发展。最终,在数字科技所诱发的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双向互动性变革中,电影生产走向了多样化与更为自由的道路。

二、虚拟现实与IMAX 3D技术打造电影视听盛宴

通常情况下,“看电影”是人的主动行为,然而,在“如何看”和“看什么”的问题上,人们却总是处于被动之中。在电影的创作与受众的接受关系中,受众所看到的必然是电影作者想让他们看到的,受众在接受过程中所获取的也必然包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其背后不可忽略的原因在于镜头的存在。传统的镜头所形成的画面被四条边框线限制,即“画框”。“画框”构成镜头,镜头实现强调,强调意味选择,电影艺术正是在这种选择与强调的基本框架下实现着叙事与抒情。电影理论如镜头叙事理论、蒙太奇理论、电影编剧理论等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创构,受众“看什么”的电影接受也是在“画框”框架基础上的接受。理性地说,拥有122年历史的电影艺术正是建立在镜头的选择与强调这一基本概念下的,然而近几年,科技的发展逐渐催生了打破电影“画框”的发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与IMAX 3D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模拟环境。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最大影像”之意,是一种较之传统胶片具有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3D即三维电影,是一种立体镜视觉显示系统,IMAX 3D便是IMAX高清的立体影片放映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带来观众全新的观影感受。一些将科学技术与电影相结合的电影界的先行者,将虚拟现实技术与IMAX 3D技术运用于电影时,便确立了电影发展的新方向——突破性画面内容向突破性观影感受转变。如引发视觉革命的《阿凡达》横空出世,其营造的视听盛宴震撼影视界,极短的时间内便取得票房收入达27亿美元的成绩。卡梅隆的成功旋即引起电影界的连锁反应,电影人纷纷将虚拟现实技术与IMAX 3D技术运用于电影与电影院的建设,短短几年便成为电影与电影院的标配,每一部大制作电影都会推出3D、2D、IMAX三种版本。

虚拟现实与IMAX 3D技术的出现,给使用者带来超凡的互动体验,这是传统电影院、电视、传统网络媒介电影无法比拟的,在这样的技术下,电影中的场景“气氛”会被营造到极致,虚构的剧情与现实的关联也将被重新建构。因此,这项技术将会在对于传统电影的冲击中为人类的电影艺术开拓出全新的道路,它将改变受众对于电影的接受习惯,这是一场真正的视觉革命。但同时虚拟现实与IMAX 3D技术的出现对于电影的影响也值得电影人去深刻思考:这种打破电影“画框”的科技将完全颠覆传统的电影理念,在虚拟现实技术面前,景别消失了,画面运动消失了,剪辑没有完全消失却不得不注意每一次切分时给观众带来的影响。电影创作者只有场景的构建权,丧失了局部的选择权;虽有场面调度权,却失去了内容的强调权。科技打造的全新的电影视听盛宴带来了电影创作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因此,如何去适应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高度,是天生就具备“科技”基因的电影艺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电脑特效技术拓宽电影编导讲故事的视域

在电影领域中,想象力没有边界,却有限制将想象力转化为影像现实的条件。莎士比亚的时代,人们很难想象出如何用视觉艺术来呈现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作品,类似的故事未必完全没有创作过,可是一旦进入视觉呈现的领域,这种故事往往就会被抛弃,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即在那个时代人们并未获得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转化为视觉呈现的手段。电影剧本与小说剧情并不相同,小说作品中的文字永存于纸张之上,其创作者无须考虑这些文字如何呈现在世人面前。但电影不同,电影编剧必须为“可拍摄”而创作。因此,在电影剧本中避免出现一些角色的心理描述,更避免出现一些当下电影环境无法用视觉传达的内容。换句话说,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的思维方式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对于故事呈现的理解差异,小说中故事没有边界,但电影剧本却受限于现实。何种现实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是电影剧本中的创作内容受限于可将其内容呈现为视觉的科技因素。

当下,随着电影视觉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影的故事呈现已经突破了来自于实景拍摄的限制,电脑特效完全可以打造全新的虚拟而逼真的影像世界,电影编导可以借助科技特效的力量肆无忌惮地创作想象中的任何类型故事。《泰坦尼克号》巨大的轮船下沉时惊心动魄的场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汹涌大海中主人公与各种动物搏斗的惊险与绚丽,《阿凡达》色彩缤纷、美轮美奂、奇异无比的外星球世界……这一切都是在实景拍摄中不可能实现的,但运用电脑特效,这些难以想象的故事情节就会在电影中逼真地呈现出来。丽贝卡·基根曾评价电影特技运用成功者卡梅隆:“在《深渊》(

The

Abyss

)中,他以电脑制作的二十个镜头展现了一条由水构成的触手。在《终结者2》(

Terminator

2:

JudgmentDay

)中,他创造了一个CG(电脑制图)角色——由液态金属构成的T-1000,以此延伸了物理的定律,扩展了叙事的限制。在《泰坦尼克号》(

Titanic

)中,他所应用的特技并不张扬,却逼真地再现了一艘巨轮的沉没,扣人心弦,给人留下的感受交织着华美、恐惧和失落。”电影编导者将科学技术向电影技术转换的实践,大大地扩展了电影的题材与内容表现。科技的前行为电影拓宽了故事的视野,让观众在银幕中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更多可能,使电影在艺术层面上获得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四、科技引发的电影文化思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的科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包括艺术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科技对影视艺术的影响尤甚,它带给电影审美享受的巨变如前所述是有目共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有利于电影艺术的发展。

然而,由于艺术本质的独特性,科技在推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又充满矛盾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艺术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他认为传统艺术因注重艺术的本真性、创造性而具有膜拜价值,现代艺术借助先进技术成为机械复制的艺术,由此失去了传统艺术的灵韵,更多地具有展示价值。他又进一步把人类艺术活动中从有韵味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的转变,视为从美的艺术向后审美艺术的转变,并且认为电影是后审美艺术的典范,这种艺术“由于失去了膜拜基础,它的自主外观也就消失了”。也就是说,电影这样的后现代艺术借助技术表现太多而失去了自主性。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人认为“技术在影像工业中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强大。不少人甚至相信,工业技术将会成为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之一”,而艺术本身将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又有不利于艺术包括电影艺术发展的一面。

由此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没有科技手段,艺术尤其是像电影这样的艺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绚丽多彩。在不忘反映现实、感怀人生、抒发情怀等艺术初心的前提下,借用科技将电影发扬光大,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忘却艺术本质精神,唯科技而科技,肆意发展科技,甚至以科技取代艺术则是不足取的。当下电影科技的迅速发展确实让一些电影人迷失了审美判断力,很多导演为了制作3D电影而采用3D技术,却没有考虑所拍题材是否适合;很多导演热衷技术尝试,却忽略了电影的故事与内涵表述;也有很多知名电影人一味地追求电影视觉效果,却把最初对于电影艺术本质的思考放置一边,如《夜宴》《无极》《十面埋伏》,都为名导演所执导,都耗资几亿元人民币,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电影科技的不当运用不无关系。

还应进一步认识到,在人与科技这对关系中,人是主体,电影编导者作为电影科技的创造者,应谨慎地守持着自己的实践主体性。实践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即在对象中打上人的烙印,为人而参与,为人而创造。这决定了即便在高科技支持下的电影时代,人的需求、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以及人的丰富多彩的本质力量的实现,都是必须守护和坚持的,科技不过是提供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的实践主体性的条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归根结底是对人的表现,表现人是电影的艺术本质。因而,电影编导者应在更高的人类立场与人文视野中,探索电影进一步的科技运用与实现。

猜你喜欢

胶片虚拟现实科技
No.8 胶片复兴使柯达公司产量翻两番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作品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REALITY BITES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