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拒“师”称

2018-11-14范一直

杂文月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孙犁文坛

□范一直

1982年底,年近七旬的孙犁写过一篇《谈师》,说他每到年关总要闭门思过:“今年想到的,还是去年检讨过的:‘好为人师’……对别人的称师道友,还没有做到深拒固闭,严格谢绝,并对以师名相加者进行解释,请他收回成命。”结尾声明,“至于文艺同行之间,虽年龄有所悬殊,进业有所先后,都不敢再受此等称呼了。自本文发表之日起实行之。”

以真善美独步文坛的孙犁,品行芳洁,堪为师表。其时不乏崇敬者对其以师相称,以充门下子弟。然孙犁晚年谢绝别人称师,既缘于其高冷澹简之风,也是不想趟人际关系的浑水,“免得身后另生歧异”。孙犁的人品和文风独树一帜,后人难以企及;拒绝“师”称,多少意味着其文学风格无“学生”可仰承。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文坛艺苑,如今动辄以“大师”相称,被称呼者欣然受之,且携众弟子以壮声色。而布衣寒士孙犁,坚拒“师”称,如空谷足音。

猜你喜欢

孙犁文坛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孙犁装外行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晚年孙犁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