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气味”的词义演变

2018-11-14许栀子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650500

新生代 2018年13期
关键词:义项词义气味

许栀子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650500

“气味”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中有三个义项:1. 指嗅觉器官所感到的味儿。2. 比喻意趣或情调。3. 指神态。(下称气味1、气味2、气味3)其中与现代汉语最为符合的是气味1。笔者在阅读语料中发现“气味”的词义并非只有这三种,实际上它从诞生至今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本文利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结合文例,分析讨论“气味”的词汇化历程与其词义演变的情况,并对《大词典》中现有的解释作出补充。

一、关于“气”与“味”

“气味”是一个合成词,由“气”和“味”两个成词语素组成。

“氣”在《说文》中本意“馈客芻米也”,隶变后“以‘氣’代‘气’,‘气’废之不用,而‘氣’字之本义则专用重文‘餼’以当之。”(王鸣盛:《蛾术编》)故本文“气”字,皆指繁体的“氣”。“气”在《汉语大字典》中有23 个义项,选取主要义项如下:1. 云气2. 气体的通称3. 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4.节气;气候5.呼吸;气息6.气味7.嗅;闻8. 愤怒;气恼;生气9.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10. 中医用语11.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多指作者的才性、气质以及由此形成的风格。12. 气势,指人的精神状态13.作风;习气14.志,志气15.意气;感情16. 风尚;风气17.气象;景象18. 气力19. 指人或物的某种特质或属性20. 旧指气数,命运。

“味”,《说文· 口部》:“味,滋味也。”《汉语大字典》归纳的主要义项如下:1. 舌头尝东西得到的感觉2. 品尝;辨别滋味3. 菜肴4.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5. 意义;旨趣6.研究;体会。

比较两者的义项我们发现两词在词义上有所重合,如气6 和味4 义项相同,其他义项在语义上也多有重叠。这些共有的或相近的语义特征正是“气”和“味”能够连用并且词汇化的基础和原因。实际上“气味”后来的词义演变也正源于“气”与“味”组合词汇化及其词汇化的加深。

二、“气味”的词义演变历程

(一)先秦两汉时期——“气味”词汇化的开端

先秦时期,“气”与“味”各自代表的意义区别较大,多分开使用,在句子中位置相距较远。

1. ﹝膳宰 屠蒯 ﹞曰:“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臣实司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春秋左氏传· 昭公九年》

2. 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用五数,饮于黄后之井。《管子· 幼官第八》

3. 传曰:“人之将死,恶闻酒肉之味,邦之将亡,恶闻忠臣之气。”《越绝书· 越绝卷第十四》

例1 的“味”指饮食,“气”指气力。例2 中“味”有品尝和滋味两种意思,“气”则指暖和气候之气候。例4 中“味”指气味,“气”指声气。

这个时期,《黄帝内经》中“气”、“味”的使用出现频率最高,也是最先并且唯一出现气味联用的形式的。联用的情况出现了9 次,举例如下:

4.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昇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黄帝内经· 素问译解·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5.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黄帝内经·素问译解·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例4 中的“气味”乃是气和味两种不同的事物组合称呼而成的并列短语结构,即“气与味”,指包括药气和药味的药食基本属性。《内经》中共有6 例,占多数情况,也是此时段“气味”的主要存在形式。此词义在中医学中一直延续至今,但在《大词典》中并未列出。例5 中的“气味”,结合上下文我们则不难看出,其中“味”字无意义,其义主要在于“气”,《内经》中此类用法有3 例。

东汉时期,“气味”还出现在《论衡·卷十四》中:“酿酒于罂,烹肉于鼎,皆欲其气味调得也。时或咸苦酸淡不应口者,犹人勺药失其和也。”“勺药失和”句注家皆以和味为说,故这里“气味”当作“味”解,“气”则无意义。

以上三例证明,“气味”已开始脱离名词性并列短语的形式,向偏义复合词发展。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其一是汉语内部双音化的趋势;其二是“气”、“味”经常一起出现且位置临近,故有了固化成词的基础条件。虽然内部的语义重心时有偏移,但能用单音同义形式“气”或“味”来替换“气味”而不影响文意,且同时期文献中并未出现换序的“味气”组合,我们便认为,此时“气味”的词汇化已经初见端倪。此时“气味”词汇化程度较低,短语形式和双音词形式同时存在,且双音词形式不占优势。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味”词汇化的稳固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援引古文之处,新见于文献“气味”22 处,短语形式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固化的双音词形式的使用。“气”与“味”之间的意义差异被淡化,二者概念上“感官所能察觉之感”的共性被强化,“气味”开始被固定用来做某物(多指饮食等)闻起来的感觉之称呼。

6. 三子疑曰:“斯肉气味,与母身气相似无异,得无吾母以身肉餐吾等乎?”《六度集经·卷第三》(三国)

7. 味足沸定为熟。气味虽正,沸未息者,麴势未尽,宜更酘之;不酘则酒味苦、薄矣。《齐民要术·卷第七》(北魏)

例6 中“气味”,与例4 中的“气味”已经有明显区别。“气味有薄厚”中的“气味”,与之后的“性用”、“治保”、“力化”一样是意合形式的并列短语,可拆分为“气与味”、“性与用”、“治与保”、“力与化”而不影响表达。但在这两例中,若将“气味”拆分为“气与味”,则句子意思会发生扭曲变得讲不通。这是因为单独的“气”或“味”已经不足以准确地表义,所以人们有意识地将“气”与“味”意义上的粘合变得更加紧密;跳过“气之味”这个黏合式偏正短语的过程,直接词汇化为一个新的偏正词语,用以分化“味”的语义,专门指称“鼻子通过空气所闻到的味道”这个概念——即例3 中“味”之义;而非简单“气”+“味”组合。

需要注意,例7 中前文言“味足沸定为熟”,后言“气味虽正”,“气味”明显有“嘴巴感到的味道”之义,而非单纯嗅觉所闻到的味道,与《大词典》中基本义项气1:“嗅觉器官所感到的味儿”有所不同。这里“气味”作“嘴巴和鼻子所感到的滋味的统称”解更为合适,是个并列合成词,此义稍晚于偏正结构的“气味”。

东晋开始,“气味”还发展出引申义:

8. 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棋、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抱朴子· 抱朴子外篇卷之五十》(东晋)

9. 天戒若曰:“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到延熹二年,冀举宗合诛。《搜神记· 卷六》(东晋)

例8 中“气味”所表示的感官感觉到的滋味与人心理意识上所感到的意味有相似之处,从感官感觉认知域投射到心理感觉认知域,发生了隐喻引申,有“意味;意趣”之义,接近《大词典》中气味2。例9 同。至此,“气味”不仅以复合词的形式稳定下来、有了固定的用法,而且产生了新的词义,词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作为词汇地位已然稳固。

(三)唐宋时期——“气味”词义发展的高峰期

隋唐时期,“气味”使用频率有所增多,除医书外出现65 次。“气味”的词义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和发展。

10. 李煜《病中书事》:“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11. 白居易《偶饮》:“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

12. 白居易《王夫子》:“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

13. 李廓《落第》:“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

例13 中“气味”仍延续“意味,意趣”之义,例14 至例17 中“气味”作“意趣”解却行不通。乔立智(2013)《唐诗词汇研究方法考察——以白居易诗歌词汇为例》一文已经指出白居易诗歌中此类“气味”当指某事或某物作用于人的内心时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犹现代汉语中“感觉”或“体会”[ 乔立智:《唐诗词汇研究方法考察——以白居易诗歌词汇为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 年第2 期,第15 页。]。我们不难看出此词义同样是从与“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引申而来,只是“意趣”之义偏向于指褒义的主观心理感受,此词义则是指一般性感觉感受。如例11 中,“秋风”不光作用于人的心理意识和思维,也同样作用于人的身体。例11、12 中,随着语境变化“气味”的感情色彩有所不同,且例13 中“气味”与“情怀”相对,可见词“气味”为中性词。综上,将其定义为“某事或某物作用于个体时所产生的感觉体会”似乎更为妥当,类似于现代汉语的“感觉;感受”。此义出现于中唐文学作品中,令狐楚、翁承赞等人皆有使用,使用最多的是白居易。白诗中“气味”出现多达27 次,可以确定此种用法的17 处,“嗅觉所感到的味儿”和“嘴巴和鼻子所感到的滋味的统称”之义7 处,“意趣”之义3 处。白居易诗歌语言平易通俗,一定程度反应了“气味”在中唐时期口语中的使用情况。

宋代“气味”的出现频率增至二百余次,产生不少新的意义和用法。南宋时期,当“气味”隐喻引申为更抽象的精神层面的感觉时,词义有所缩小,用来指代人的品质、性情与志趣,或是文学作品的气韵和风格。

14.葛长庚《自述》:“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南宋)

15. 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晚年皆荒醉汝颍京洛间,时时出滑稽语。《碧鸡漫志·卷二》(南宋)

16. 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 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于绮靡,而无高古气味。《吕氏童蒙训》(南宋)

例14“气味”可作“志趣、性情”解,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缩小到人或人格化的物的思想、精神、心理特征,如梅兰竹菊等。此义由南宋时始,作为一个固定的用法一直沿袭至今,明清时期多有使用。如清《八仙得道》:“谁知他这兄弟蛟儿,却和他性情不同,气味各异。”“气味”与“性情”相对,意义相同。

例15 中“气味”则当理解为赵、李二人的文学创作风格特点。例16 中的“气味”指文章的神采气韵。此种新生词义后来也逐渐形成文学评论中专指“文学作品的风格气韵”的固定用法,在后世文献中多次出现:

17. 近人之修词溢誉,气味浅短。题山林,意朝市,予病其然,而以语夫人。《桐江集·卷二》(元)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气味”的另一种用法:

18.近时兄弟,进十转五转没巴鼻语。或奉在座官员,或庄严修设檀信,俱不是衲僧家气味。《古尊宿语录· 卷三十四》(南宋)

19.黄庭坚《步蟾宫·妓女》:“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也须胜、风尘气味。”(北宋)

这里“气味”词义由“感觉,感受”义引申而来,前往往加诸表示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名词,表示有别于其他、可以辨识的特征特点。如例24、例25 中,“衲僧家”指的是和尚、僧人;“风尘”是妓女的代称。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2015)将此义项概括为“本色;习气;做派”。此用法开端于宋,成熟于明清时期。举例如下:

20. 郁氏焦躁道:“... 今日凌妈妈所说甚是相应,又吐出这一篇兜头盖脚的话来,摆不脱道学气味!”《媚史· 第九回》(明)

21. 体态妖娆,行动处饶有江湖气味;衣衫紧窄,约束来不似闺阁行藏。《野叟曝言·卷一》(清)

此词义所指对象范围较之前两个特指的词义较为宽泛,可指且不限于人或文学作品。一般与前面的名词连用,有时也可拆开:

22. 你看如今满洲人的风俗和性质,那一样不和我们一样,再也没有鞑靼人一些气味了!《孽海花· 第三十四回》(清)

唐宋时期是“气味”词义大发展的时期。由于人们对用词对象和语境的划分,“气味”的内涵和范畴开始有所区别和分化,逐渐成为新的义项并产生习惯性的用法。他们都是从气1 隐喻引申而来,词义或转移或缩小,意义彼此联系但范畴和用法不同。唐宋所产生的“气味”义项和用法至元明清依然沿用。

(四)明清以后的“气味”及“气味”的其他义项

明清文献中“气味”一词出现近三千次,除医学术语之外的用法约七百次。其在文言和白话文中义项的分布情况有所不同。明清文言中的“气味”基本保持着唐宋时期的意义和用法;但在白话文中“气味”的口语化色彩越来越浓,这体现在各个义项分布的变化上。经过归纳分析我们总结“气味”在明清白话文中,“气味”的主要义项按使用频率由多到少排列为:1.嗅觉所感到的滋味2. 本色;习气;做派3. 人的品质性情或志趣4. 感觉,感受5.文学作品风格气韵。

23. 张道士道:“老太太不知道,... 二则外头的人多气味难闻,况且大暑热的天,哥儿受不惯,倘或哥儿中了腌臜气味,倒值多了。”《红楼梦(程乙本)·第二十九回》(清)

24. 大颠师看见繁华闹热,全没僧家气味,转不肯住,却寻至城西,见一个小庵,上写“半偈庵”三字《后西游记·第七回》(清)

25. 这些幕府,同刘锡彤气味相投,也不是个通才,不会认得。《风流奇案· 第三十四回》(清)

26. 褚一如又开说玄妙,与天地阴阳相合,四时万物同流。杜伏威更觉心胸开彻,顿无尘俗气味。《禅真逸史·第二十三回》(明)

27. 玉坛看毕,声声称赞道:“此诗大有晚唐气味,句句有金玉之声,芝兰之味。”《载阳堂意外缘·第十二回》(清)

值得注意的是例23 中的“气味”只指鼻子闻到的味儿。明清以前“气味”既可指“嗅觉感到的味道”又可指“嘴巴和鼻子所感到的滋味”,且后者出现频率不低,见例28、29。元代之后,白话文中“嘴巴和鼻子所感到的滋味”义的“气味”逐渐为“味道”所取代(例30),仅保留“嗅觉感到的味道”义,与今天最常用的气味1 相同。民国时期基本延续清代“气味”的义项和用法,以“嗅觉感到的味道”为主,兼有其他意义及用法。

28. 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北史· 卷三五》

29. 鸡气味知它如何?猪羊肉那曾系挂。《全元南戏·无名氏· 张协状元》

30.那八戒...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什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什么味道?”《西游记· 第二十四回》(明)

三、补充

除了我们以上讨论的“气味”的义项和用法,“气味”还存在一些意义与“气+ 味”相差较远、或使用频率相对较少的其他义项,不能与其他意义混同。

一,气候;节气;时节。此义项产生于唐代。我们推测由于“气味”一词语素之间的粘合不是非常紧密,有时会出现语义偏向其中一个语素的情况,如上文所举先秦两汉时期文例;“气味”语义偏重“气”,与气4“节气、气候”义同。又因诗词有字数、对仗、平仄、押韵等限制,所以少数情况下用“气味”来代替“气”、“节气”或“气候”,又可引申为“时节”。

31. 孟浩然《吊房十五次卿少府》:“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逢着韩退之,结交方殷勤。”

32. 毛滂《蝶恋花·欹枕》:“不雨不晴秋气味。”(北宋)

33. 和冬景诗曰:“瑞雪初晴气味寒,奇峰巧石玉团山。炉烧兽炭煨酥酪,袖手高歌倚翠栏。”《西游记· 第九十四回》(清)

二,神态;意态。此义与“人的品质、性情与志趣”一样都是从感官感觉引申为心理意识,不同的是它被用来表示人物外在表现出来的神情、意态乃至气质。自宋代始,元、明、清有少量文例。

34.余察行步容止语言气味,为男子无疑。《夷坚志·支乙卷三》(南宋)

35. 而桧老奸,岂有与其人久处而不能觉眉宇气味,几入其手?《涌幢小品· 卷十四》(明)

36. 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老残游记·第二回》(清)

三,景况;境遇。白维国、江蓝生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将白居易《忆微之》中“两地飘零气味同”中的“气味”作“景况,境遇”解,这是不同于“感觉、感受”义的另一种解释。有些情况只能解释为“景况,境遇”:

37. 宋苏辙《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之一:“三年气味长如此,归计迟迟也自嘉。”

38. 宋舒亶《题布袋和尚》:“壁上形容图尚在,囊中气味许谁分。”

39. 罗复智道:“如何这般气味?”三人齐放手时,只见连脚膝头俱陷入地中,愈慌愈下,渐没到腰,不胜大惊。《海国春秋·第三回》(清)

四、结语

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梳理,我们分析出“气味”的词义演变的大致过程:先秦两汉时期,气味是名词性并列短语,多用作中医术语。魏晋南北朝词汇化开始成为偏意复合词,产生“鼻子所感到的味道”义;又向并列复合词发展,产生“鼻子和嘴巴所感到的滋味”义。东晋开始,由于心理意识和感官感觉的共通之处,隐喻引申出“意味;意趣”之义。唐宋时期“气味”的词义发展迎来高峰期,先后产生“感觉;体会”、“人的品质,性情与志趣”、“文学作品的气韵和风格”、“本色;习气;做派”以及使用较少的“神态;意态”等意义;它们一脉相承,都是从“气味”最初的词汇意义所引申而来。元明清基本沿袭以往的意义,但在使用情况上有所变化,“气味”义项的分布发生改变。除了此条主线之外,“气味”另外还发展出两种含义:“气候;节气;时节”和“景况;境遇”。至此,“气味”词义发展的脉络基本明了。

《汉语大词典》中的“气味”只有三个义项,其中一个义项还是我们现在不常用的“神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2015 年的《近代汉语词典》补充了两种义项“景况;境遇”和“本色;习气;做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气味”在近代的意义和用法,但还不全面。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总结,我们认为“气味”在漫长的使用历史中至少有11 种义项:1. 中医药用语,即性味,指药食的基本属性。2. 鼻子所感到的味道。3. 嘴巴和鼻子所感到的滋味的统称。4.意味;意趣。5.感觉;体会。6.专指人的品质;性情;志趣。7.专指文学作品的气韵和风格。8.本色;习气;做派。9.神态;意态。10.气候;节气;时节。11.景况;境遇。

只有了解“气味”词汇化和词义演变的过程,我们才能充分了解“气味”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才不会在阅读古文时“望文生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猜你喜欢

义项词义气味
高原往事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气味图书馆
好浓的煤气味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大少不同
这个“气味”不简单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