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启示

2018-11-14郭朔杉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0

新生代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幼小儿童幼儿园

郭朔杉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开封 475000

一、 日本幼小衔接的早期经验

二战后随着日本教育复兴进程的推动,幼小衔接问题获得了其政策层面的肯定与支持。早在1948 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就曾颁布《保育要领》强调“学前教育机构要与小学充分联系和沟通”。此后, 1957 年颁布《幼儿园教育要领》,以“让幼儿园适应小学教育”为指导思想。而到 1989 年,为纠正日本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文部科学省又重新修订《幼儿园教育要领》,强调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应皆有特色。此时,日本的幼儿园教育摒弃了并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分科教学,开始探索幼儿园综合实践活动。

归纳日本幼小衔接的早期做法,大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儿童观上,多以成人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关注点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而不是幼儿的发展;幼小关系上,强调幼儿园主动适应,忽视小学的配合,认为幼小衔接问题的出现责任在幼儿园而不是小学,两者关系不平等、联系不紧密。参与主体上,中央政府关注较多,地方政府、社会和家庭力量暂未重视。课程上,由分科课程到活动课程,内容逐步生活化;教学上,沟通交流相对较少,幼小双方老师不了解对方课程特点,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暂无常态化,多为一年一次的幼儿园到小学参观。

二、 日本现阶段的幼小衔接策略

进入新世纪,日本幼小衔接的推进有了实质性进展。文部科学省从2000 年开始实施第三个《幼儿园指导要领》,推动了日本“幼小衔接”热潮的来临。之后,每年均有相关政策出台,引领了日本教育实践领域对此问题的关注及改革实践。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层面丰富,认识加深,政策落实。

纵观日本当前各地幼小衔接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层面的策略:

第一,关注儿童发展和经验延续。受终身教育思潮影响,日本社会开始关注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幼儿作为幼小衔接的承担者长期扮演着被动角色,其内心体验长期被成人所忽视,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近年来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主体性作用日益被重视,日本多所幼儿园更加重视儿童本身对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参与,鼓励引导幼儿理解影响他们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儿童被看作是积极的参与者无疑更加有利于幼儿克服幼小衔接中的问题。

第二,呼吁多方力量参与。有学者认为,幼儿发展受各层级的生态圈层影响,由内而外分别是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各主体通过圈层交流通道,相互影响,最终作用于幼儿。政府作为外系统和宏系统的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日本政府依旧重视幼小衔接,例如,中央政府制定案例回收机制,回收地方政府与学校就幼小衔接进行合作的优秀案例,传送到其它市县以供借鉴学习。而地方当局通常规划衔接基础政策、建立衔接联络咨询组以促进幼小合作。而家庭、社区作为微系统的主体,也开始发挥作用。低年级学生家长被鼓励担任志愿者来带领孩子们开展活动,如图书整理分类、课余体育文化等,使刚入校的儿童在学校中也能获得父母所给予的安全感;各地社区组织出现,如以交换信息为主的共同、联络会议等,使幼小衔接实践活动更为日常、充实。

第三,促进幼小双向衔接。幼小衔接在过去更多的被认为是幼儿园单向对接小学,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近年来,日本当局着力促进幼儿园与小学共同承担衔接责任,机构间双向互动,相互知悉,共同营造适宜的衔接环境。具体而言,策略集中于以下两方面:

在教师发展管理方面,很多学校开始采取幼小教师深度合作方式。如同时进行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进行体验式角色认同和岗位互换.围绕相同问题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等;部分地区采取让小学校长兼任幼儿园园长来加强幼小衔接系统建立、小学各分管主任须先成为幼儿园园长再可升任小学校长的晋升渠道改革等措施,以加强幼小的双向互动。

在教学实践方面,则重视课程、环境及班级结构的一致。具体而言,即在教育课程实践等的设计时就将幼小衔接作为基础原则,多方共同参与反复论证共同目标,由此而设计出可以让幼小学生进行多次、多种形式交流的衔接课程最佳方案,使幼儿更好的适应,促进幼儿园教育成果的灵活转换;日本的一些地区尝试将幼小学校合建、合并,使幼儿园高年级与小学低年级有相似的环境与班级结构,以减少幼小环境、文化差异对衔接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对我国实施幼小衔接的启示

从日本的幼小衔接的经验看,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国幼小衔接借鉴:

首先,要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幼小衔接的合理认知。我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立足于儿童从幼儿园至小学的衔接过程,探寻他们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能动性。而现今我国幼小衔接中仍存在小学化问题,家长甚至部分教师,更在意幼儿的知识学习而不是能力发展,并未重视儿童能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认识是实践的基础,相关政策研究者、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等社会力量,应关注并重视对幼小衔接科学认识观念的普及与宣传。

其次,要重视教育政策的保障。幼小衔接各方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依赖政策的支持。日本从二战后就开始重点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并逐渐从立法层面深化、细化保障举措,解决了部分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及文件明确规定关于幼小衔接的事宜,我国应加快研制、改善幼小衔接政策,立足本土,立足科学研究,探索具有中国意蕴的衔接道路,防止简单的经验主义式的幼小衔接,纠正小学化问题。

再次,要重视多方力量的协同。幼小衔接需要遵循系统的原则,确保儿童发展生态系统各个主体能够处于合理位置,释放最优效能。政府完善制度规范,破除幼小衔接的法律性障碍,并积极监督、指导、支持机构间的衔接,同时充分发挥幼儿、学前教师、小学教师、家长的能动作用,积极争取社区及相关专业组织的加入,促进幼小衔接的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幼小儿童幼儿园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甜蜜欢颜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