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校建设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研究

2018-11-14李景成翁畅平

图书馆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馆员文献图书

李景成,翁畅平

(1.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11;2.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11)

1 引言

“优质校”建设即“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系继“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后,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发展战略。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到2018年底,教育部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高职院校,旨在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办学实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中国制造2025”服务能力。图书馆作为学校的资源服务中心,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探索图书馆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支持优质校创建,为优质校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2 优质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了优质校建设的定位及任务措施。图书馆根据优质校建设的定位措施要求,需要重新审视图书馆的职能定位,依据建设要求结合高职馆用户需求实际,应当把图书馆功能定位为:知识服务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和学习培训中心。

2.1 知识服务中心

传统高职馆是图书文献信息的储藏保管中心,图书文献资源购置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教育部门关于生均年购书量的硬性要求。传统高职馆用户以师生为主,用户需求相对单调,图书馆功能重点在于图书文献资源的储存,往往以满足用户的基本借阅需求为主,而忽视文献资源的二次开发和价值挖掘。传统高职馆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深层次信息需求。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将成为常态,因此,优质校图书馆与传统高职馆相比,其用户的类型多样化,除了本校师生外,还有部分合作企业用户、短期培训用户、兼职教师用户、社区居民用户等。各类型用户的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除了借阅需求外,还有培训教育需求、课题查新查重需求、科研支持需求、教改教研支撑需求、阅读推广需求等。基于满足多类型、深层次需求的优质校图书馆,必须建成知识服务中心,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特别是深度需求。所谓的知识服务中心即知识中心,是指在满足用户基本信息需求的前提下,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手段对数据库进行整合挖掘,实现知识的发现与应用,用知识服务用户,满足用户深度需求。知识服务中心和文献信息的储藏中心相比,知识服务中心更加注重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更加注重专题资源的建设,更加注重用户使用平台的建设,更加注重文献信息的使用价值。

2.2 文化传承中心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既是国家立于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我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的珍贵宝藏。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传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优质校建设也明确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培养方案,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技术熟练职业精神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必然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图书馆作为学校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宝库,对于用户的文化传承教育、文化素养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说是责无旁贷。

2.3 学习培训中心

学习就是对不熟悉的事物了解与接纳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持续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学习是个人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发展、赢取未来最重要的途径,青年大学生学习好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创业就业机会,还决定着“中国制造2025”的成败,甚至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核心竞争力。高职大学生生源主要来源于基层农村,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很多高职大学生不想学习,或者想学习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学。图书馆需要增强教育职能,将图书馆建成学习培训中心,帮助高职学生学习,为其终身学习提供能力保障。例如,写作能力培养,可以建立写作培训中心,该中心除了提供文献资料信息外,还提供必要的计算机、投影仪和写作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可培训他们写求职简历、活动策划书、市场调研报告、创业企划书等等。学习培训中心的职能定位,是用户的需求使然,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培养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一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图书馆需为创新创业用户提供课程资源和相关辅导咨询老师,不断帮助用户提高创新创业素养,增强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和创新创业技能。二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图书馆需要为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的用户,除提供科技报告、专利、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文献信息资料外,还要提供相关的机器、软件设备及相关的指导老师。

3 优质校背景下高职图书馆创新发展策略

3.1 提升馆员素养

优质校需要图书馆提供优质服务,优质服务的核心在于馆员,馆员素质决定着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优质校建设对高职馆提出了新要求,也对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高职馆员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养、交流与协作、专业学科知识、领导与倡议、评估能力、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管理、教学能力、信息服务、参考咨询与研究、宣传与营销、阅读推广等,提升这些能力素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同时发力。

3.1.1 建立馆员培训教育体系。培训教育是提升馆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摸清馆员能力素质家底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馆的培训教育体系非常必要。馆员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全面调研普查本馆馆员的能力素质,摸清馆员能力素质的短板,建立馆员能力素质的台账。根据馆员的实际情况和图书馆建设目标,建立起馆员能力素质教育培训体系。二是馆员培训教育体系应该有规划、分计划。馆员培训体系的制定,应该有中长期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五年规划中应该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年度计划是五年规划的实施计划,年度培训教育应做到措施得当细致,操作性强。三是培训教育应该分层面、讲重点。图书馆应该重视馆内自己的培训教育,可以将能力高业务素质好的馆员遴选出来,作为馆内的培训讲师,培训教育本馆馆员。同时,加重对本培训讲师的培训教育,馆领导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成长关注。除了,自己的培训讲师外,还需要有选择地聘请馆外、校外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来馆培训。可以建立外聘专家库,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的能力素质模块,邀请不同的专家来馆。加大馆外培训教育,包括校外短期培训、到校外做访问馆员、学历教育等。四是培训内容应贴近工作贴近服务,不限于图书情报档案学科,还应该包括信息技术、礼仪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等学科内容,使培训内容更加符合馆员服务管理的实际需求。

3.1.2 完善馆员考核机制。馆员考核机制是馆员能力提升的保障,完善馆员考核制度打破大锅饭制度,有利于馆员工作积极性、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完善考核机制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痼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实行一岗一酬,岗位不同薪酬不同,所有岗位都拿出来公开竞聘,图书馆成立由校领导、人事处负责人、馆领导参加的岗位聘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竞聘者给予包括适合岗位的能力素养、学历背景、道德素养、读者评价等综合评分,按照同一岗位的分数高低进行录取使用。二是完善奖惩制度,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让干得好的得到表扬获得实惠,让干得坏的得到批评获得惩罚。将工作的责任心、道德素养、用户评价纳入奖惩考核范围,并有较高的权重。重点惩罚责任心差、服务态度差、用户口碑差、能力差的馆员,完善受罚馆员的处理机制,包括心理辅导、能力素质教育培训、转岗、辞聘等。三是完善用户对馆员的评价体系,加强用户对馆员的监督。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服务部门,馆员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水平,馆员的口碑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口碑,用户评价是对馆员和图书馆最有价值的评价。建立用户对馆员服务评价系统,馆员提供每一项服务之后,用户可以给馆员一个服务质量评价,除了可以选择“差”“较差”“好”“较好”“一般”之外,还可以附言。同时,要建立用户投诉系统,接受处理用户的投诉。

3.1.3 重视馆员科研工作。馆员的科研工作是馆员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多数高职院校不太重视图书馆科研工作,院校领导及科研部门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服务部门,无需科研。很多馆领导和馆员也大多认为图书馆无需科研,认为科研是负担,甚至会影响工作。事实证明,馆员参与科研不仅深化了对图书馆业务的认识,还有助于提升馆员科研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馆员科研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与学校领导及科研部门沟通协调,消除对馆员不用搞科研、不能搞科研的固化认识,将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列入学校科研范围,在科研项目遴选中馆员申报的项目应与院系教师申报的项目一视同仁,同标准打分遴选。二是图书馆应积极鼓励馆员参与科研工作,消除对科研不自信的心理,可按照学科或业务模块组建不同的科研团队,例如,可成立资源建设与利用团队、用户研究与服务团队等,研究解决本部门、本地区、本学科的难点疑点问题,力争让图书馆成为科研试验田,服务创新高地。三是应将馆员的科研业绩纳入馆员考核体系,作为评奖评优岗位聘任的条件之一,让参与科研的馆员,在能力提升的同时有所得有所获。

3.2 创新信息资源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管理服务的重要基础,没有资源,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就无从谈起。高职馆历史不长,资源建设缺乏积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较快,资源建设力不从心。优质校建设需要高职馆转变思路创新采购。

3.2.1 探索资源采购方式。高职馆需要厘清采访思路,创新资源采访方式。现有的以采访馆员看单采访、专业教师现场选购为主的采访方式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由于采访馆员的学科背景、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可能会使所采访的图书文献不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图书文献的采访容易受到采访馆员自身喜好的影响和限制。二是现场采购容易受到供书商利益关系影响,供书商提供可供选择的图书文献大都是利润较高、折扣较低的图书文献,那些折扣较高、利润不高的图书文献可能不在供书商的书目范围内,可能这些图书文献正是学校专业建设所需要的。图书馆应当转变采访思路,探索新的采访方式:一是采取读者决策采购(PDA),所谓读者决策采购是指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由图书馆以一定的标准或参数确定购入文献的资源建设新模式。这种采购方式使所有用户都能参与采购,用户需求体验最大化,所采图书文献都能找到读者。二是加强采访人员自身建设,拓宽学科知识背景,熟悉学校专业建设与规划,使图书文献采访更加符合专业建设和用户实际需求,真正做到为读者找书。三是不尽信书商,不全依靠书商。图书馆图书文献采访,除了书商提供的书目和现场图书外,图书馆还应积极与出版社联系相关书目,同时,关注大的图书电子商务平台,从出版社和电子商务平台上选取供书商提供不了的书目等。

3.2.2 完善资源采购类型。新生代用户对文献资源类型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载体形态单一,或者内容形式单一的资源建设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高职图书馆只有契合用户多元化需求,实现馆藏资源类型多样化,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完善资源采购类型,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载体形态需要多样化。资源建设不在以纸本为主,也不能以电子为主,应该纸电融合,逐步向纸电一体化发展。所谓纸电一体化,就是在购买纸本图书文献的同时也购买该种文献的电子版本。二是出版形式多样化。资源的采购除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外,其他的特种文献,如科技报告、专利标准、产品样本、企业内刊等,应依据用户需求,列入馆藏资源范围。数据库建设中,不应模仿本科院校图书馆,追求数据的全、多、大,而应更加突出实用化,可购建创业创新、文化传承、生产工艺的数据库和视频数据库等。三是适时调整资源结构。资源建设除了围绕用户需求转,还要围绕专业建设转,停开专业应及时叫停相关专业资源建设,新开专业应提前谋划资源建设,无需追求专业资源的体系化、完整化,以满足专业建设需要为主。

3.2.3 淡化资源所有权意识。传统的资源采购观念认为,只有资源的产权属于学校或图书馆才是自己的资源,这种观念往往特别强调资源的产权,而忽视了资源真正的价值在于使用,在于满足用户的需要。优质校图书馆应该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为终极目的,无需纠结资源的产权问题,奉行资源只要能为用户使用就是我们的理念,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共享资源的使用,除了共享省级统筹的各类文献资源外,还可以参与省级资源的联采、团购等。同时,高职馆还应参与企事业单位团体的文献资源共享,特别是与学校有合作联系的企业,资源互通有无,相互共享。二是积极遴选免费资源和试用资源供用户使用,特别是一些读者需要的资源,一定要充分试用,做到能试用的尽量试用,能试用满足需求的就不购买。三是重视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解决好教学资源库版权问题,可以探索以资源交换资源的方式,与其他院校、企业等共建共享,扩大资源库建设的资源来源,增加用户资源使用范围。

3.3 创新服务模式

只有服务创新才能使用户感受到图书馆的价值,只有服务创新才能刷出图书馆的存在感,只有服务创新才能满足信息时代背景下用户的需求。

3.3.1 服务主动化。传统的服务都是等用户上门来服务,这种等待用户上门才给予服务的模式,不再受到用户的欢迎,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随着图书借阅率的逐年下降和用户到图书馆的人次不断减少,图书馆必须主动出击,积极服务,图书馆需要走进班级、走进宿舍开展阅读推广、嵌入教学服务,走进院系、走进科研团队、走进实验室进行科研支持服务,走进厂房企业进行用户技术学习支持服务。除了积极服务外,还应该主动开发用户需求,有时候用户的需求不明显或者用户本身不知道自己需求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帮助,帮助其发现需求点,明确需求内容,然后在为其量身定制服务。

3.3.2 服务智能化。信息社会背景下,青年一代大学生基本出身于信息土著,传统的服务不适合用户的需要,信息化服务受到用户的欢迎和喜爱。开展信息化服务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完成智慧图书馆建设,能使用户在信息化环境下自己完成的,一定要让用户自己动手完成,比如,图书自助借还,可以让用户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二是优化图书馆服务流程,能在网上服务的尽量在网上服务,比如,信息咨询,可以在网上进行语音、视频等为读者解答相关问题或者指导其使用图书馆等。三是信息化服务应该与用户隐私保护相结合,在信息化便捷服务的同时,必须加强用户隐私数据保护,使用户在安全的信息环境下享受便捷化服务。

3.3.3 服务精准化。用户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文化产品形式的多元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催生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为精准服务提供了条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突出,例如,用户的需求可能是一本历史悠久的图书或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视频片段等,普适化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开展精准化服务,是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所谓的精准化服务,是指图书馆在普适服务基础上面向用户个性化需求而建立的以用户问题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图书馆精准服务的重点是做好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明确需求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资源配置。图书馆开展精准服务,必须抓好普适化服务,没有普适化服务即共性化的需求满足,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服务就无从谈起。

4 结语

优质校建设对高职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馆只有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重新定位自身职能,创新图书馆建设发展,才能更好地支持优质校建设。

猜你喜欢

馆员文献图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