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曲中的衬字

2018-11-14

心潮诗词评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散曲曲谱曲牌

什么是衬字?《辞海》中的解释是:“在曲调规定的字数即正字外,再于句中增字,所增之字称为‘衬字’。一般只用于补足语气或描摹情态,在歌唱时不占‘重拍子’,不能用于句末或停顿处;字数并无规定,但一般不超过正字。衬字在北曲中多,南曲中少;剧曲中多,散曲中少;套曲中多,小令中少。”曲中的衬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正字以外的字称为衬字,那么一句中哪些是正字,哪些是衬字,衬字的划分究竟应以什么为依据?本文主要从曲中衬字划分的乱象、乱象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划分曲中的衬字三个方面来讨论。

一、曲中衬字划分的乱象

现今流传下来的曲谱,常用的如《康熙曲谱》《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南北词简谱》《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等,对于同一首曲中衬字的划分有些不尽相同。

例如:刘兑的【黄钟·刮地风】,《南北词简谱》中衬字划分为:

(疏刺刺)一弄(儿)秋声厮断续。(真乃是)万籁笙竽。一年好景休辜负。(渐看他)柳减荷枯。画屏般碧云红树。锦机似彩鸳白鹭。炎气浮。日影晡。(送长天)落霞孤鹜。(扫)纤尘净太虚。(见冰轮)飞出云衢。

《太和正音谱》中划分的衬字仅有“疏剌剌”三个字:

(疏刺刺)一弄儿秋声不断续。真乃是万籁笙竽。一年中好景休辜负。渐看他柳减荷枯。画屏般碧云红树。锦机似彩鸳白鹭。炎气浮。日影晡。送长天落霞孤鹜。扫纤尘净太虚。见冰轮飞出云衢。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衬字划分为:

一弄(儿)秋声不断续。(真乃是)万籁笙竽。一年好景休虚负。(渐看那)柳败荷枯。(画屏般)碧云红树。(锦机似)彩鸳白鹭。爽气浮。日影疏。(送长天)落霞孤鹜。扫纤尘,净大虚。(见冰轮)飞出云衢。

又如马致远的【南吕·元鹤鸣】,《康熙曲谱》中衬字划分为:

酒醉汉难朝觐。睡魔王怎做宰臣。穿着紫罗袍似酒布袋,秉着白象笏似睡馄饨。(若做官后)每日间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早是)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南北词简谱》中衬字划分为:

酒醉(汉)难朝觐。(睡)魔王(怎)做宰臣。(穿着这)紫罗(袍似)酒布袋,(秉着这)白象(简似)睡馄饨。(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枉笑(煞)凌烟阁上人。(早是)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北词广正谱》中衬字划分为:

酒醉(汉)难朝觐。睡魔(王)怎(做的)宰臣。(穿着这)紫罗(袍似)酒布袋,(秉着这)白象(笏似)睡馄饨。(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枉笑(煞)凌烟阁上人。(早是)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衬字划分为:

酒醉汉难朝觐。睡魔王怎做(的)宰臣。(穿着这)紫罗袍(似)酒布袋,(执着这)白象笏(似)睡馄饨。(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有这般)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这样同一首曲不同曲谱中衬字划分不同、有多有少的例子还有许多,有些字句还有些许出入。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二、衬字划分乱象产生的原因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1.古人制谱方式不够科学严谨。古人编写曲谱时往往采用一曲一谱的表达方式,没有将尽可能多的同一宫调同一曲牌的曲相互比较分析,从而找出该曲牌的长短句结构和长短各句的平仄格式规律,由于没有用更多的曲例作为参考,只有孤例,那么衬字的划分难免有些主观。不同的制谱者理解不同,衬字划分就会有不同。也许在当时配上音乐演吟唱不影响理解,但后人在没有乐谱的前提下研究曲谱文本,对于衬字如何划分就会产生一些困惑,创作时更是不知道应该以哪本曲谱为准。如《康熙曲谱》《太和正音谱》等曲谱中同一宫调每一个曲牌都只有一首曲例作为标谱实例,也只标明了一种长短句结构和平仄格式。但是,根据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表明,大多数曲牌都不止一种长短句结构和平仄格式。

2.制谱者受当时社会条件和自身水平所限,难免产生错漏。曲相对于诗词来说偏向于俗文学,不太被主流文学所看重,因此曲谱的编写也受到一定影响。曲来源于民间,属于民间的一种文学样式,很多精于曲创作的人是乐工或民间艺人,由于受文化水平和社会条件所限,有些曲谱的整理不够严谨,有的存在很多错漏之处,不利于指导散曲创作者的写作。这也为今人整理和重新修订曲谱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如何划分曲中的衬字

曲中衬字的划分,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依据?这里我们要引入一种新的更为科学严谨的曲谱表达方式——“表”述曲谱。这一方法是由罗辉先生首创,他在研究了大量前人的曲谱后,跳出了传统的研究思维桎梏,以坚持求正容变为指导思想,引入了理工科统计分析方法来揭示散曲创作的自由空间,用表格形式来描述曲谱,这是一次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变革。其具体做法是搜集尽可能多的同一宫调同一曲牌的曲作,然后根据曲子的语意单元与用韵情况,将该曲分为若干个乐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乐段句子与字数的增减情况,研究分析出该曲牌的长短句结构和长短各句的平仄格式,用表格的形式描述该曲牌的曲谱,简单直观,让人一目了然,散曲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基本格式或其他格式,扩展了散曲创作的选择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当代散曲创作的需要,这一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罗辉先生编著的新书《常用曲牌新谱》中。

具体到衬字,采用“表”述曲谱的制谱方式,衬字划分问题就迎刃而解。

1.对一个曲牌的多首曲例进行长短句结构的统计分析,必然涉及如何区分正字与衬字,而正字与衬字的区分又反过来影响着长短句结构的统计分析结果,所以这两者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由于曲牌的长短句结构只针对正字而言,归纳出曲牌的长短句结构后,正字之外的字即为衬字。我们回到上面举的【黄钟·刮地风】的例子,通过比较【黄钟·刮地风】的各个曲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它的长短句结构。那么这首曲的长短句结构就应为“7 34”“7 34”“34 34”“3 3 34”“33 34”(单个数字表示该句的字数,连写的两个数字“33”表示“上三下三”结构的六字句,“34”表示“上三下四”结构的七字句),保留“34”结构中前三个字作为正字,更能反映曲作原意。相应地衬字划分应如下:

(疏刺刺)一弄(儿)秋声厮断续。真乃是万籁笙竽。一年(中)好景休辜负。渐看他柳减荷枯。画屏般碧云红树。锦机似彩鸳白鹭。炎气浮。日影晡。送长天落霞孤鹜。扫纤尘净太虚。见冰轮飞出云衢。

比较【南吕·元鹤鸣】的各个曲例,我们也可以归纳出它的长短句结构。那么这首曲的长短句结构应为“33 33”“33 33”“34 7”“4 4”,相应地衬字划分如下:

酒醉汉难朝觐。睡魔王(怎)做宰臣。(穿着)紫罗袍(似)酒布袋,(秉着)白象笏(似)睡馄饨。(若做官后)每日间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早是)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2.区分正字与衬字,句子的平仄格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依据。那么怎样分析归纳长短各句的平仄格式呢?罗辉先生提出一种新方法:“对曲作样本各句的平仄格式进行实证分析时,可按照‘同牌同句比较’与‘同牌同类比较’的顺序进行。所谓‘同牌同句’比较,是指针对同一曲牌,句子位置、句式与句脚平仄均相同的句子进行比较。”“所谓‘同牌同类’比较,是指针对同一曲牌,虽然位置不同但句式与句脚平仄均相同的句子的平仄格式进行比较。”实证分析表明,那些比较稳定的长短句结构,各句的平仄格式基本上与对应的统计分析格式大体一致。而那些不稳定的长短句结构,由于衬字可不拘平仄,故各句的平仄格式比较随意。因此符合比较稳定的长短句结构和平仄格式的即为正字,其余为衬字。例如,【双调·折桂令】中的平脚四字句(包括“上三下四”七字句中的后四字),大部分的平仄格式均为“+|--”(“-”表示用平声,“ |”表示用仄声,“+”表示既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又如,曲中的七字句,很多都是“上三下四”句式,前三字为“三字读”,后四字或为平脚的四字句,或为仄脚的四字句。例如《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载一首【双调·折桂令】前三句为:“怕的是叽玎玎风摆檐铃。响珰珰钟送黄昏,扑冬冬鼓转初更。”根据实证统计分析,【双调·折桂令】的乐段一(根据某支曲子的语意单元与用韵情况,将该曲分为若干个乐段)的长短句结构有“34 4 4”“6 4 4”“34 34”三种,根据比较分析,此例应为“34 4 4”结构,其平仄格式为“+++(读)+|--(韵)+|--(句或韵)+|--(韵)”第一句为“上三下四”句式,前三字为“三字读”(与词不同,曲中“三字读”处没有顿号),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格式均为“+|--”,这样,根据此三句的长短句结构和平仄格式来划分衬字就非常简单明了,应为:“怕的是(叽玎玎)风摆檐铃。(响珰珰)钟送黄昏,(扑冬冬)鼓转初更。”

3.在区分正字和衬字时,还应保持语意完整,不能改变曲作的意思。例如,关汉卿的杂剧《蝴蝶梦》中【正宫】本调的【煞尾】前两句为:“做爷的不曾烧一陌纸钱。做儿的又当了罪愆。”通过统计分析,该曲牌乐段一(前两句)的长短句结构有“5 5”“33 33”“7 7”三种,《北词广正谱》和《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衬字都标为:“做爷的(不曾烧)一陌纸钱。做儿的(又)当了罪愆。”为“7 7”结构,把“不曾烧”作为衬字,没有了否定副词和动词,这句的语意就不完整了;如果是“33 33”结构,那么衬字标为:“做爷的不(曾)烧(一陌纸)钱。做儿的(又)当(了)罪愆。”“的”为虚词,可以进一步简化为“5 5”结构,衬字应标为:“做爷(的)不(曾)烧(一陌纸)钱。做儿(的又)当(了)罪愆。”这样语意更加准确完整、简明通顺。

4.区分正字和衬字时,有时可能出现可“正”或可“衬”的情况,这时,则应结合具体情况,按照罗辉先生提出的三个“最少原则”来确定正字或衬字。三个“最少原则”指:“一是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某个曲牌的长短句结构时,针对某个乐段,需要按照最少长短句组合格式的原则来确定‘正字’或‘衬字’;二是在长短句结构确定后,针对具体的乐段,需要按照最少平仄格式的原则来确定‘正字’或‘衬字’;三是在各个乐段的长短句结构与各种平仄格式均已确定的情况下,则按照最少衬字原则来选择所对应的特定长短句组合与平仄格式,进而最后确定‘正字’或‘衬字’。”这三个原则互为补充,层层深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如何区分正字和衬字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事物的研究方法总是在不断改善,其研究理论水平总是在不断提高,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表”述元曲曲谱就是当今散曲研究的一大突破,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进行元曲正字与衬字的区分,就有了科学的依据。我们相信,随着对散曲认识和研究的深入,散曲作为与诗词并驾齐驱的文学体裁,因为其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必将被更多人所熟悉和喜爱,散曲的创作也会更加繁荣。

猜你喜欢

散曲曲谱曲牌
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的散曲学经典论著
——读《元散曲通论》札记
脚印和海浪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夏日之恋
淮北花鼓戏的曲谱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
从统计方面看散曲“雅”的特色
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散曲文化教育基地”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
曲牌体联套是古典戏曲的遗存
《乌苏里船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