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2018-11-13王新颍
王新颍
摘要:本文以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和目标;首先对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得知我国农机监理机构不健全;相关装备较为落后;同时缺乏一套健全统一的报废制度;而且农机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其次;重点探究了今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路;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字:农机;安全监理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7)17-0245-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根据2015年2月官方统计数据,我国2014年的农业化械总动力有望巧破10亿千瓦,预计可能达到10.5亿千瓦,比2004年全国6.4亿千瓦的农机总动力增加了64%;其中全国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秋机的总保有量分别已经超过了日558万台、152万台和66万台,全国农机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安全监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问题,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这个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高农业机械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农机安全管理对策,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1 当前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机监理部门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的执行机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负责对登记后的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根据用途、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对道路上行驶的联合收割机及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实行登记制度,合格后发放车牌号、行驶证,还应定期对拖拉机及收割机进行安全技术检验,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拖拉机驾驶人员也应具有相应类别的合格证,可在考核合格后,发给合格证,农机监理部门还应定期对拖拉机驾驶证实施审验,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对那些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农业机械,发给检验合格证;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使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农村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在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1.1 我国农机监理机构不健全,相关装备较为落后
一些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行政规划并不健全,导致对农机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部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情况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需求,身兼多职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工作人员任务繁重,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内容,严重妨碍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强化农机监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是强化农机装备建设,农机监理部门应配备包括必要的交通执法车辆,通讯,检验检测装备,办公室自动化装备等。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这些配套设备和技术的缺乏影响着农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缺乏一套健全统一的报废制度
农机安全隐患大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在数量!种类等方面有了较明显提高,技术状态参差不齐,给农机安全监理带来较大的压力。据了解,各地均有相当部分的农业机械技术状态极差,主要表现为机型老旧!使用时间过长。技术性能差,故障多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山区,但由于国家没有统一强制的报废措施和适当的政策补贴,农民又舍不得卖废铁,于是尽管技术状态极差,广大农民仍将凑合使用。特别是在山区乡镇欠发达地区,拖拉机往往成为当地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再加上广大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在装载时往往超高、超长、超载,使本来技术性能极差的车辆雪上加霜,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方向失灵、制动失效等翻车掉沟的农机事故。这些车辆的存在不仅增加了“黑车”、脱检的比例,而且成为当地农机安全监理的一大心病。
1.3 农机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监理小组在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时,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认识不到位,在使用农机过程中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导致农机监理工作不能落实下去,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局面。这些不良局面主要体现在:农村道路农机安全隐患,农民没有按照国家制定要求来使用农机,常常出现一些违章驾驶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当事人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导致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较低,虽然各地区常常开展农机安全意识培训工作,但是其效果不佳;农民不了解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导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下去。
2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思路分析
2.1 完善农机安全监理机制,加强装备建设
根据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监理机制,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避免一些矛盾纠纷的事情产生。同时还要将农机安全监理机制进行完善、更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在完善过程中主要从监督制度、管理机制、绩效考核、培训制度等这几方面进行。只有利用农机安全监理制度才能保证农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要加大对农机监理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是添置农机安全技术检测线和监理执法专用车等,切实提高安全监管科技水平和应对突发农机事故的能力。要加大农机监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实现农机监理信息管理现代化。加快农机牌证的登记、检验、打证、统计、管理的信息化,促进农机安全监管规范。
2.2 建立和完善农机报废制度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为切实加强农业机械特别是上道路拖拉機的安全管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农机主管部门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业机械报废制度,为确保农业机械报废制度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第一,农业机械的报废标准可依据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来确定,并严格执行。对于被采取强制报废的农业机械,国家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第二,加强对报废农业机械的管理,要定期检查登记中农业机械状态信息,对达到报废标准的农业机械,在计算机登记程序中给予锁定和禁止转籍,并定期向社会公告;第三,对报废的农业机械应在农机监理部门的监督下强制解体,以免其流入市场!扰乱农机安全正常秩序;第四,广泛宣传农业机械报废制度的内容及意义,使农业机械所有人对其全面正确的认识。农业机械报废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减少“黑车”的比例,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扼制农机事故的发生。
2.3 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活动
为了保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下去,当地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活动,比如说:向农民做好安全农机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章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好监督工作,减少农机设备违章事故的发生;检查农机设备使用人员的相关证件,保证农机设备可以正常操作;做好农机设备的检修工作,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保证农机设备的使用安全。另外,充分发挥农机基层合作服务组织在农机管理过程中“自我监管、自我发展”运营机制的优势,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基层农机安全组织的建设,加强农机监管的手段。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重视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做好服务促其发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员培训,增强农机部门安全管理的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农机的数量还会不断攀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也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只有坚持以促进农业发展为目标,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实时完善农机安全监理机制,才能实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最大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婧.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6
[2]郭明花.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