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11-13张晓虎

速读·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培养策略

张晓虎

摘 要: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虽然由简单的几个数字构成,但却能谱写出美妙的乐章,给人以美妙的享受。对于小学来说,审美能力是配有其他素质的基础,也是美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学习音乐中,不仅可以放松心情,丰富情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其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审美能力是个人艺术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音乐学科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音乐欣赏美的熏陶,感受美,激发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必须从美感人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本身的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要避免生硬地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接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开始,听着音乐进课堂,听着琴声起立、坐下、问好。听教师的演奏和范唱,欣赏录音带中的优美音乐。为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各种练习:唱唱、敲敲、跳跳,让学生进一步在“动”中感受音乐。此外,还可配合其它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培养音乐素质,理解美,提高审美乐感

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能区别各种情绪和各种乐器的音色,掌握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作品的不同情绪,从而理解真善美,分辨假丑恶。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愚。小学生可塑性大,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求知欲强,教师可抓住这些特点,利用直观挂图、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唤起学生对视觉、听觉美的感受,形成一个立体的欣赏体系,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

音乐教材中的作品显然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但对学生而言,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可从课外补充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较强,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组织教学,这些学生喜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总之,在教学中,要寓音乐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于审美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音乐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良好的乐感,简明的释义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音乐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形象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动情和用情,使他们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达到真切、深刻的程度。

三、开展创造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音乐教学,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审美能力,又要重视培养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演唱歌曲,扮演角色,引导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形式来演唱,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才能使歌曲表现得更加完美等问题,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与练习,使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才干。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可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

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供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教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音乐欣赏课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的。音乐教学是一个感知美、鉴赏美、理解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的美感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听”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想”作品,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辨”作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做”作品,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唱”作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来开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

五、结语

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音乐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和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學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领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感受、鉴别音乐作品内容的优劣和情感的健康与否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趣,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周惠玲.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解析[J].音乐时空,2016,(03).

[2]王小月.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04).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培养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