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探讨

2018-11-13王智勇

速读·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柔性管理以人为本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并针对高校教育管理中柔性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从而为高效柔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管理;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实施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在另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意味着大学生管理工作走向多元化,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是能否做好人的工作,要求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管理者能够积极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被认可的管理方法。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公司管理的一种思想,他和以前传统管理的方式不同,不会过于严苛和人才等级分明制度,而是以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为基础,采用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从而在人们心中形成心理说服,让人们心悦诚服的接受这种思想和理念,最终达到管理的真正目的,换句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那么从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角度来讲,柔性管理方式可以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方面,并且采取积极鼓励和主动引导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管理的思维方式,自觉的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达到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

(一)人本性

“人本”思想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将人视为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尊重理解被管理者,用心关照每一个人,形成积极、和谐、温暖、有序的管理环境。在这种管理方式的影响下,传统的对于学生采取模式化的管理方式逐渐的被淘汰,帮助大学生在实现人生目的的路途中发挥“引导式”教育的作用。

(二)情感性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人的思考方式。大学生的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的制约,而非理性的决定。情感将人们连接起来,所以作为教育工作管理者,应该与大学生建立情感的互动,学会爱护和尊重大学生,让大学生对自己敞开心扉,并且将大学生主动的变成自己的支持者,这样会提升管理的效果,也会使得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过程性

管理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同时,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更要求管理者要对学生有耐心,让学生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慢慢接受管理者,这个时候柔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不可急躁,因为柔性管理的作用和效果的发挥需要一段時间才能明显的显现,管理者要明白柔性管理的过程性,要沉得住气。

三、柔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柔性管理的理念

管理者不可高高在上,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柔性管理的理念要求管理者能够对每一个大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关照,能够建立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不要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就一次有官僚作风,管理者应该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了解大学生的世界,并且对于大学生的有些言行,不要过分指责。同时管理者也应该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关照,了解他们的发展需要,了解他们对于生活的渴望和激情,让大学生心底柔软,这有助于大学生能够自由、主动、积极的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发展风格。

(二)构建柔性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模式并不是说和以往的规范化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一样,而是一种属于柔性管理独特的工作开展方式。柔性管理模式,首先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柔性规范。这套由性规范,应该考虑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大学生变成时代的弄潮儿,让他们勇于创新,勇于进取。柔性管理模式也有属于自己的柔性目标,也就是说,教育管理者应该引导大学生明确“自我教育”的方向与道路。当学生走错路的时候,敏锐的发现学生的错误,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回归正途。

(三)创造柔性管理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如此。柔性管理环境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软环境,另一方面是指硬环境。软环境也就是所谓高校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对教育主客体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所以高校应该树立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创建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要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硬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学校对于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比如图书馆、自习室等一些适合学习的地方就应该建设的比较典雅,对于食堂、超市、宿舍等地方而言,应以让大学生方便、舒适为宜。

(四)优化柔性管理评价体系

评价管理效果是柔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只有形成评价机制,才能实时的了解在柔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管理者也应该与学生建立互评制度,主客体之间的互评会促进管理工作的进行。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会意识到自己管理工作的不完善,而大学生也会自我意识到自己出现的问题,这个时候,管理者积极主动的去引导大学生纠正错误,如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有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

四、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实施可以极大发挥学生能动性,调动大学生潜能,而这种管理方式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所以需要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够将管理工作做好。柔性管理,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林勇娟.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博弈思想[J].高教论坛,2004(1):148-150.

[2]陈清义.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3]马愍夫.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J].科技信息,2010(31).

[4]彭丽娟.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9(4).

[5]王剑敏,闻曙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

王智勇(1983.05—),男,民族: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人,学历:专科,毕业于吉首大学,现有职称: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专业类别):社科高校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柔性管理以人为本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