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1-13张海明
张海明
摘要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川崎病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阿司匹林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全身血管炎症,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当前临床将该疾病划分为免疫介导血管炎,多见于<5岁的儿童,患儿易出现全身性中小血管非特异性炎症,可直接损伤患儿的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但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川崎病患儿50例。患几经过严格诊断与检查,均符合MCLS(日本)研究委员会川崎病临床诊断标准,伴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等症状,发热时间>5d。遵照随机分组的基本规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8岁,平均(4.2±0.4)岁;发热时间5N12 d,平均(7.5±1.3)d;临床症状有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5例心电图异常,7例血沉增快,8例轻度贫血。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1~7岁,平均(4.3±0.5)岁;发热时间6~12 d,平均(7.9±1.2)d;临床症状有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6例心电图异常,8例血沉增快,7例轻度贫血。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式: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及体内电解质平衡等[1]。①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加入丙种球蛋白[2],400 mg/(kg -d)丙种球蛋白+50 mL注射用水,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初始滴速控制在20滴/min,如果15 min之内患儿未出现不适症状,可适当提升滴速,最快不超过3 mUmin,共用药5d。②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加入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3]。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式、剂量与对照组相同;阿司匹林治疗,根据患儿年龄与病情,30~ 50 mg/(kg.d),3次/d,口服,当患儿退烧后,可用原剂量维持治疗3d后,结合患儿病情变化情况,予以减量。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包括皮疹改善时间、发热改善时间、四肢症状改善时间、黏膜充血改善时间。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我院相关标准,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分为以下3种:①显效:患儿治疗后,发热、淋巴结肿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患儿治疗后发热等临床症状大大缓解;③无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冠状动脉扩张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治疗过后,观察组皮疹改善时间、发热改善时间、四肢症状改善时间、黏膜充血改善时间分别为(1.98±0.21)d、(1.08±0.25)d、(2.09±0.78)d、(2.11±0.56)d,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00%,对照组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冠状动脉扩张情况比对:治疗之后,观察组出现1例(4.00%)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对照组出现6例(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川崎病属于儿科临床多发出疹性、发热性疾病,属于全身性中小血管炎症,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患儿表现为黏膜充血、皮疹、发热、手足肿胀、肛周脱皮等,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异常增加,血小板、C反应蛋白提升,或者血沉速度加快等,同时会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因患儿年龄较小,免疫力、抵抗力较低,易引发严重的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等问题,从而威胁到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此外,川崎病还会引发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这也是导致川崎病患儿死亡的关键原因,患儿会出现心脏衰竭、心肌炎等多种症状,甚至还会并发脑膜炎、胆囊水肿等症状。川崎病结合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共分为四大时期:慢性、急性、亚急性与恢复时期,临床仍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这也是临床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中,对照组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皮疹改善时间、发热改善时间、四肢症状改善时间、黏膜充血改善时间分别为(1.98±0.21)d、(1.08±0.25)d、(2.09±0.78)d、(2.11±0.56)d,與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显效例数17例,比对照组多5例,观察组无效例数1例,比对照组少6例,且观察组冠状动脉扩张率比对照组低20.00%,数据均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法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用于小儿川崎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患儿发热、发疹等临床症状,有利于提升患儿康复速度,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可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晏萍兰,李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8):1366-1368.
[2]吴菱,俞晗春,陈圆玲,等.血清白介素23和前清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37-4443.
[3]徐欣欣.探讨小儿川崎病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