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8-11-13朱岳林春龙李言喻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4期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朱岳 林春龙 李言喻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功能改善幅度、总有效率、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功能、缩短救治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救治效果。

关键词 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属于目前临床公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的可能性就会加大5倍左右[1]。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可以使该类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提高救治成功率[2]。本文研究运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合并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44~ 82岁,平均(59.7±7.61岁;病史1~ 17年,平均(6.4±1.2)年;呼吸衰竭发病时间1~14 h,平均(4.1±0.7)h。治疗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41~86岁,平均(59.4±7.8)岁;病史1~ 19年,平均(6.8±1.5)年;呼吸衰竭发病时间1~ 17 h,平均(4.4±0.8)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经口或鼻实施气管插管操作,呼吸频率设定为12次/min左右,呼吸机的气压水平控制在12~ 20 cmH20,氧气浓度水平控制在30%~ 35%,呼气末正压水平控制在5~ 10 cmH20,然后对患者实施持续性的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将机械通气导管取出,然后采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对患者的气管黏膜表面实施麻醉处理,经口或鼻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中,对肺泡实施灌洗,对支气管进行冲洗,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吸痰治疗,治疗操作全部结束后,可以继续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每隔4d对患者进行1次上述治疗[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慢阻肺和呼吸衰竭症状消失,呼吸功能和血气分析等相關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后慢阻肺和呼吸衰竭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水平改善幅度≥50%;③无效:治疗后慢阻肺和呼吸衰竭症状没有减轻,呼吸功能仍然存在明显异常,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 505[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改善幅度: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功能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68.3%(P< 0.05),见表2。

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治疗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治疗组有2例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相关的统计学调查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大部分患者还会同时存在多种基础性的慢性疾病,且自身机体的营养状况普遍较差,进而使气道的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对无力咳痰症状的出现可以产生一定的诱发作用,使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随之加大,进而导致呼吸肌疲劳或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6]。医学领域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证实,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对该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主要原因在于,通气治疗可以为患者机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使通气功能障碍和肺部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对痰液阻塞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可以对肺部感染进行控制,使呼吸肌疲劳和营养不良状态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使再次插管上机和撤机失败的可能性降低[7]。

参考文献

[1]宫莉,陈世雄,高宝安,等.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56-257.

[2]刘德义,马胜喜,刘雨婷,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捕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67-68.

[3]付君静,曾萍,牛珊珊,等.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危重低氧血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11(6):631-635.

[4]谢加利,王国芳.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28例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3,28(7):870-871.

[5]汪利华,黄政,瞿长春,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6]陈坤,周宝银,张爱冠,等.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62-63.

[7]龙俊成.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619-620.

猜你喜欢

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探讨细胞学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