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探析

2018-11-13晏约旺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心理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晏约旺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評分、精神病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心理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极高。有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大约有一半的男性均会出现前列腺炎,只是出现此症状的年龄段不同,此种疾病的病因以及病理改变都比较复杂,因此,其临床症状也就出现了多样化,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极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出现疲劳、早泄以及射精痛等症状,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其中42例患者给予了心理护理干预后,在改善心理情绪以及生存质量方面,均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24~50岁,平均(37.9±2.61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6±0.3)年。观察组年龄23~48岁,平均(36.8±2.41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8±0.4)年。本组患者中排除合并其他前列腺方面的急慢性疾病、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性疾病的患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本组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指导患者要有规律的生活,忌炯忌酒,注意防寒保暖。指导患者要清淡饮食。在此基础上还要按时服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地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尽量使心情保持放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鼓励患者,启发患者进行一些情绪方面的宣泄,使患者通过宣泄,来摆脱内心的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还应耐心地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尽可能给予及时的解答,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护理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一些关于此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此种疾病以及相关因素对此种疾病转归的影响。通过讲解帮助患者建立起一些积极的情绪。对于护理人员所掌握到的患者隐私问题,要对他人保密。护理人员要耐心地给患者解释一些关于此种疾病的病情,在解释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恰当,还要注意选择一些有隐私性的谈话场合。其中对患者所担忧的一些关于性健康的问题,护理人员还要详细给患者讲解与此种疾病有关的医学、心理学等知识,让患者明白前列腺疾病与性功能障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以此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还要告知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恢复,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③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一些警示语,当患者的思维出现异常白控时,必要时患者能够自己提出心理警示语,以此来警告自己打消消极的念头,并告知自己所有的问题总会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使患者更好地放松自己。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状态评分以及生存质量的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各项状态进行测定。用10个因子分别来反映各方面的心理症状。最低1分,最高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项内容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反映。在生存质量方面,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IEF)对患者的各项质量进行评分,最低1分,最高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护理前后SCL-90评分比较: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化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护理前后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有所改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化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精神病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护理前后WHOQOL-BRIEF评分比较: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心理问题不但与预防前列腺疾病有着较大的关系,并且与此种疾病的治疗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有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治疗此种疾病的信心和决心。由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多个方面的症状,因此其治疗的过程比较漫长。需要患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很多患者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后症状依旧不见好转,因此也就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

在本次研究中,本人针对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与朱少红等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薇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

综上所述,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将此种护理方法更多地推广在临床上。

参考文献

[1]赵华.护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2):3365-3367

[2]朱少红,陈景宇.谢进东,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09-111.

[3]李薇.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30-332

猜你喜欢

慢性前列腺炎心理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利福平、醋酸泼尼松龙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