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分析

2018-11-13朱红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5期
关键词:CT诊断价值

朱红荣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研究组采用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病因检出率、直接征象检出率及间接征象检出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结肠癌致肠梗阻;CT诊断;价值

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提升了结肠癌发病率,使其已经成为继食管癌和胃癌之后的第3大疾病。该症状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系统存在恶性肿瘤,在早期不会表现出显著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腹部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如果该症状已经发展到晚期,患者将会出现黄疸、浮肿以及腹水等症状[1]。如果没有对患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将会m现肠梗阻等症状。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98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98例,按照术前不同检查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35~70岁,平均(51.6±2.4)岁。研究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37~72岁,平均(52.3±2.5)岁。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陛。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患者出现阵发性腹部疼痛症状;存在呕吐、恶心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结肠癌患者,并且出现肠梗阻并发症。②排除标准:手术不耐受者;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严重心、脑、肾疾病患者;病灶转移患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肠梗阻症状。

检查方法:两组患者都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在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X线和CT检查方式,将患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给予研究组患者CT检查方式,使用16层螺旋CT检查,层后5mm,平扫患者腹部,层距设置为5mm,使用90mL碘佛醇作为增强对比剂,在患者手肘处进行静脉注射,将注射速度控制在2.7mL/s[2]。如果患者出现疑似肠梗阻症状,需要全面检查患者肠梗阻病变位置、大小等,还需要全面记录检测结果。给予对照组X线检查方式,使用多功能DR机,患者采取腹部立卧位[3]。在完成检查之后需要由放射科医生进行阅片并做出诊断,最终需要以多名医师的共同诊断结果为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肠梗阻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并且需要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计算;观察两组检出肠梗阻患者,对病因检出率进行计算;对两组患者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进行观察。直接征象为狭窄位置,狭窄处与正常交界处出现改变,组织被侵犯;间接征象为结肠梗阻表现、盲肠扩张、缺血性结肠炎。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O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研究组诊断符合47例,诊断符合率95.92%;對照组诊断符合38例,诊断符合率77.55%,对照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病因检出率对比:研究组诊断的47例结肠癌患者当中,病因检出率100%;对照组检出的38例结肠癌患者当中,有23例被检出结肠癌导致者,病因检出率60.53%。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病因检出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直接征象检出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直接征象检出率98.5 8%,对照组患者直接征象检出率0,研究组患者直接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两组间接征象检出情况对比:研究组间接征象检出率100%,对照组间接征象检出率30.70%,研究组间接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结肠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症状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存在较大关联性。按照相关报道,世界范围内共有800多万结肠癌患者,结肠癌在我国消化系统当中属于高发癌症[4]。结肠癌在早期不会显现出显著临床症状,然而在发现时已经到中后期,如果结肠癌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患者将会出现黄疸、浮肿以及腹水等症状。结肠癌症状主要是血行直接浸润,淋巴以及腹腔种植等机制产生转移的现象,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治疗难度。所以,临床上在检查和诊断结肠癌患者时需要采取有效检查方法,这样才能够给予患者早期治疗干预。

在对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检查时采用CT检查方式能够清晰显示出肠腔汽液平面和扩张程度,还能够全面反映出肠腔内外部出现的改变情况,有助于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X线检查技术只能够检测出结肠癌患者部分间接征象,无法检测出直接征象,因此该种检查方式在结肠癌肠梗阻患者检查当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5]。给予结肠癌导致肠梗阻的患者CT检查,其肠梗阻逐渐表现为远端空虚、肠管出现扩张现象,在患者肠管交界处肠壁出现增厚现象。在此次检查结果当中,X线检查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检查组患者;CT检查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和直接征象检出率以及间接征象检出率等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CT诊断方式能够全面确定患者梗阻程度以及肠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弦,卢小利,卢伶俐.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8):1061-1062

[2]刘浪.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4):118-119

[3]冯社欢,赵仕懂,李智锋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意义初步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3):429-430.

[4]李双喜,张传海.探讨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37.

[5]刘罡.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0):171-173.

猜你喜欢

CT诊断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给”的价值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