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有4个门槛
2018-11-13杨进刚
杨进刚
前段时间,沈阳晚报有一篇“沈阳一男子突发心梗,妻子用60分钟急救跑赢死神!她的做法连医生都点赞”的文章。主人公尹玉红凭借多年积累的急救知识,挽救了丈夫的生命。尹玉红都做了什么呢?
1、作为一名红十字爱心志愿者、拥有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红十字急救员证”的急救员,她快速识别了丈夫的心梗症状。
2、立刻让丈夫躺下,并拨打了120。
3、去距离最近的有条件救治心梗的医院。
4、配合医护人员,在心脏支架手术单上快速果断签字。
对于发生胸痛、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能否成功救治主要取决于4个细节。每一个细节,就像一道门槛,对于心肌梗死患者,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死神绊倒,失去的是生存的机会。
第一个门槛:会识别心梗症状
阜外医院牵头的一项大型心梗研究显示,持续性胸痛和大汗是国人急性心梗最常见的症状,将近70%的患者有这两种表现。当然,还有些不典型的患者,如每40个心梗的人就有1人表现为上腹痛,每100个心梗患者就有1人表现为牙痛。
美国有项研究发现,有51%发生心脏骤停的人在一月内有些预警症状,胸痛最为常见,其次是胸闷。曾到医院看病的人有32.1%存活,而没去医院看病的人仅6%活下来。这说明有半数人在意外发生前是有警示症状的,但自己没有注意,最后丧失了活下来的机会。
第二个门槛:拨打“120”
心梗急救的第二个门槛是当怀疑自己是心梗时,该怎么办?
答案是:拨打“120”,叫救护车!救护车是救治心梗的关键环节,起到了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治(包括心肺复苏)、及时诊断、准确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能开展溶栓和介入治疗大医院)的作用。
吃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等对吗?
对于已经确诊或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人,在医生指导下,吃300毫克阿司匹林是正确的。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只能怀疑自己可能是心梗,但具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还有很多,如主动脉夹层等,在这种情况下吃阿司匹林可能有危险,所以不推荐胸痛的病人吃阿司匹林。
硝酸甘油能够缓解心绞痛症状,尤其是对之前诊断过冠心病、有心绞痛的病人,但硝酸甘油不能救命。在等待救护车时,用于临时在家里的医治措施是可以的。
或者在不清楚是心绞痛还是心梗时,可以先试用硝酸甘油,如果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能很快缓解,可暂缓呼叫救护车,但这种情况对初次发生心脏症状的病人不适用。对于复方丹参滴丸或速效救心丸等中成药物,其疗效还有待定论。
第三个门槛:急救人员的正确处理
心梗急救的第三道门槛是院前急救系统。中国的院前急救系统以城市为中心,尤其是农村地区院前医疗系统缺乏。另外,院前急救需要有组织的转运系统,即院前急救人员已经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但能否有序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这需要有明确的转运流程,现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了相关文件支持。
在救護车上,医护人员该做的事情也有很多,首先应该把心电图传到救治医院,让医院做好准备,并在救护车上向病人和家属说明,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治疗。如果家属和病人同意,医院就开始准备救治工作。
第四个门槛:争分夺秒,配合治疗
到达医院后,还有一关就是家属的配合度。
由于老百姓对支架不了解或有误解,在被告知需要做支架时,茫然不知所措,或者打电话到处咨询、商量、求助。甚至在医生苦口婆心建议做支架时,病人自己或家属反对做支架,白白失去了得以挽救生命的机会。
做支架能够降低心梗的死亡率,结合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将15%的死亡率降低到5%左右,美国最好的医院能降到4%的水平。
数据表明,中国医生在给病人做完心电图确诊为心肌梗死,到病人家属签字同意做支架,平均需要花费50分钟,这之间就是磨嘴皮的时间。
如果临床判断为急性血管闭塞,应尽快做支架或溶栓,要知道,每耽误一分钟心肌坏死就多一些,危险就增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