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背景下古代中国设计世界影响力对当代的启示

2018-11-13杨锐

设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

杨锐

摘要:丝绸之路在向世界输出中国古代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传播了古代中国设计,丝路文物留下了往昔世界里中国设计广泛影响力的实证,彼时的辉煌如何照亮当代中国设计复兴之路呢?从分析历史经验获得的启示来看,当代中国设计当不拘传统成法,以技术为先导革故鼎新,依托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重现往日荣耀。

关键词:丝绸之路 中国设计 贸易瓷 革故鼎新 综合国力

中图分类W: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5-0040-02

引言

丝绸之路在向世界广泛输出中国古代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传播了古代中国设计,这从丝路沿线国家博物馆丰富的中国艺术品馆藏以及历史遗存得窥往昔成就、文物凝固了时光也留下了古代中国设计世界影响力的实证。可以说中国设计曾经是丝路沿线国家追逐的时尚,彼时的辉煌又如何照亮当代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呢?

一、丝路背景下中国古代陶瓷设计不拘传统成法的启示

陶瓷曾经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外销商品,也是古代中国设计在世界舞台的华丽展示。其中青花瓷在元、明、清三朝持续行销世界数百年,伊朗国家博物馆、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等蔚为壮观的青花瓷珍藏见证了既往中国设计产品的荣耀历史。尽管如今青花是中华文明最知名的传统文化标签

,然而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考察青花瓷特别是元代青花瓷,会发现其设计非常反传统。比如早期青花瓷繁密的装饰图案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为“回回花”,其纹样与伊斯兰装饰艺术原理相通、构图方法一致,这些钴蓝色纹饰通过来自中东地区的钴原料“苏麻离青”绘制在瓷器表面,装饰色彩鲜丽,有着浓厚伊斯兰文化审美趣味;其设计面貌和元以前两宋时期中国主流瓷器品种如定窑、耀州窑、饶州窑、龙泉窑等以青、白色调为主的含蓄淡雅风格反差很大,域外色彩鲜明;从器型和设计用途来说,不同于当时汉地分餐制就餐方式下较小的瓷器尺寸,许多元青花体量硕大主要为适应中东地区人士围坐公器而食的习惯。可以说元青花整体设计非常不同于传统,是中国古代工匠根据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连接东西方的贸易大动脉反馈回来的市场需求,发挥自己在制瓷上的领先技术,创造性设计生产的产品,其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之后,也很快得到国内市场认可,被各个阶层普遍使用,逐渐演变为民族符号。虽然青花已经完全融入本土民众的日常生活,但是必须看到其最初的设计手法创新度很高,完全未受到传统的羁绊。与此相对照,当今中国设计在寻求发展道路时,时长纠结于当代与传统的关系;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这也意味着当今的中国设计师更容易背负上历史包袱,似乎设计里不加入本土符号就是缺乏文化底蕴的表现,就算不上找到自我、称不上传承了厚重历史文脉。然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从青花瓷发展的历史经验看,是否具备民族性并非成功设计的必备条件,当一种设计风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时间的检验,确立下历史地位的时候,其也就进入了传统的殿堂,就如同青花瓷异域色彩浓厚的伊斯兰风情设计风格虽然迥异于传统汉地两宋的纯净内敛,但其最终融合进中华文化的脉络之中,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华物质文明的重要标签(如图1、2)。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当今中国社会习以为常的“本土符号”,都或多或少与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海外贸易交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青花瓷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铜胎掐丝珐琅也即景泰蓝工艺据信于元代由阿拉伯地区传入;珐琅彩工艺则于清代由欧洲传入,粉彩工艺则是珐琅彩的衍生,许多如今被视为国粹的传统工艺都闪现着域外风情。所以与其纠结于设计是否包含了纯正的民族传统元素,不如创造表达当代中国诉求的新的历史。

二、丝路背景下设计以技术为牵引革故鼎新的启示

一件产品的成功包含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依然是其内在技术含量,古代中国陶瓷之所以独步天下首先还是在于其领先全球的制瓷技术。中国瓷器行销世界的时候,世界其他地区还只能制作硬度较低的陶器,西方要到18世纪早期才开始真正的瓷器生产,显然中国有着数个世纪的领先地位。应该说产品的成功主要建立在技术优势之上,或者说优秀的设计需要依托强大的科技支持、先进的技术生发伟大的设计;其内在动因在于新技术产生新的生产关系,进而形成新的社会关系,这一切必然呼唤新的设计方式;比如工业化催生出“现代主义设计”,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由此可见,敏锐捕捉新技术拓展出的设计潜力才是最有未来的设计方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设计师埋头于外在形式上的变幻,或者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反复翻找“灵感”者不在少数,堆砌现成纹样、腾挪拼贴传統符号显然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古代精美瓷器迷人外衣下是有着坚实的科技基础的。

当然只有技术支撑,却缺乏创新的勇气也是无法将“硬蛋”孵化成“凤凰”的。唯有创新才能将新技术的能量释放出来,就如同今天的“共享单车”,创新思维借助互联网科技提供的技术支持,将古老的私有自行车骑行发展为“共享”模式,极大地释放了社会供需能量。然而影响设计创新的力量不光来自技术层面,文化因素的阻碍也不可小视。再以中国古代制瓷业的经验为例,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打开了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来自海外的旺盛需求激发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创造热情,宋元的海外贸易、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晚明的“隆庆开关”、清康熙的“开海设关”等海外贸易活动都推动了制瓷业发展,这些对外商贸繁荣时期也是中国瓷业在制瓷技术和设计手段上大发展的时期,从青花到斗彩再到五彩、珐琅彩、粉彩及各种颜色釉,设计者依托技术进步锐意开拓,极大地丰富了陶瓷的表现语言。然而这一切的设计创新也是顶着国内社会文化保守势力的重压进行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很多时候社会的话语权是掌握在士大夫阶层手中的,而士大夫们往往对创新持审慎态度。早在明洪武时期,鉴赏家曹昭在谈到瓷器装饰风格时就在其著述《格古要论》里讲“……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晚明的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也对彩瓷持否定态度,其在《花瓶》篇讲“余如暗花、青花……,俱不入清供”。《海论铜玉雕刻窑器》篇讲“至拎永乐细款青花杯、成化五彩葡萄杯……今皆极贵、实不甚雅”,可见传统士大夫阶层对创新彩瓷的异议,他们怀念的还是两宋时期含蓄收敛的瓷器设计风格。也许我们今天觉得一件热烈奔放的五彩瓷器反映了中华民族性格中喜好热闹喜庆的一面,然而数百年前,面对周遭清高的文人士大夫投来鄙夷、嘲弄的目光时,可想开拓创新的设计者内心的压力。然而彩瓷设计者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最大化释放了制瓷技术的潜能,使陶瓷艺术大放光彩。我们今天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藏品中看到如此丰富多彩,品类繁多的中国陶瓷艺术品,在感叹中国古代设计师精湛的技艺和非凡创造力的同时也由衷地被先辈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勇气所折服(如图3)。

当然中国古代设计也有反面教训,任何事物都是有周期和起伏的,古代中国制瓷业在辉煌之后创新乏力,开始无休止地向经典“致敬”,逐渐固步自封,最终被西方在技术上超越。当今中国制瓷业已失去了祖先的地位,这一教训既有技术层面的因素,更有来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因素。

三、丝路背景下的综合国力影响设计产品市场认知的启示

1745年,曾三次远航中国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沉没,1984年他被考古发现,从船骸里打捞出大量从遥远中国运来的瓷器,水下的宝藏让后人得窥当年贸易活动的繁盛。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不光有精美的中国古代商品,也传播了中华灿烂的文明,欧洲社会通过“海上马车夫”和传教士们的视野产生了对东方世界的无限向往。贵族和新兴阶层迷醉于中国产品的绚丽夺目,而知识分子则醉心于伴随贸易传播到欧洲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的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就受到来自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主张吸取中国儒家文化中合理的部分来推动法国社会变革;他曾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在东方所有的发现,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他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也认为“(中国)国家的治理上远胜于文明的欧洲”以伏尔泰等为代表的欧洲知识分子在文化上对中国的推崇态度,推动了“中国风”在欧洲影响力的扩大,这种影响在1750至1765年间达到顶峰,当时受中国设计影响的洛可可风格成为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宫廷的主导风格,彼时西方社会消费的不仅仅是通过贸易通道输送去的中国设计产品、更是在消费与中国产品相关联的文明象征符号和财富地位标签。古代中国在文化上征服了欧洲,使欧洲社会接受了其实并非真正符合他们民族审美和生活习惯的中国设计产品,以至于回望欧洲18世纪的许多“中国风”时代留下的仿中式建筑、绘画、工艺品等都游離于欧洲艺术主脉。当此消彼长,欧洲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经济技术腾飞,而传统中国则在陈陈相因的氛围里慢慢落后于时代。西方对中国技术的依赖开始消退,中华文明失去了往日光环,欧洲社会对“中国风”也失去了热情,欧洲本土的瓷器设计抛弃了东方色彩,更多呈现出欧洲本土风貌。可见“中国风”时期欧洲人消费的是在他们心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文化,而不完全是设计本身,这就突显出设计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关系,可以说“越是强国的,越是世界的”。当代中国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好国家综合实力强大带来的发展红利,走向世界。

结论

综上所述,丝路背景下古代中国设计世界影响力对当代有着丰富的启示。当今中国设计界当抓住国家综合实力上升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突破“惯性思维”,不拘成法,探索传承传统东方思维的精华,借助科技发展的牵引力肩负起重塑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重任,为中国设计史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一笔。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
2016年《丝绸之路》文化版总目
新疆向西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中国“丝绸之路”迎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