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减轻慢性疾病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2018-11-13赵洁
赵 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慢性疾病涵盖的范围较广,文章以高血压为例,其高血压的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长期慢性疾病导致颅内小动脉破裂出血情况出现[1]。慢性疾病患者的好发年龄段为中老年人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种严重慢性疾病。本文将分析心理护理在慢性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应用心理护理护理方法)和对照组(10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中有63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2.55±1.87)岁,平均体重为(60.36±12.87)kg。对照组中有64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02±1.83)岁,平均体重为(60.44±12.82)kg。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对照组病人全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按时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加以检查,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除此之外,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干净和整洁,为患者详细介绍有关病情的基础知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心理心理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护理工作人员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再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得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次,饮食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手处于高代谢状况,所以必须保持充足的营养。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多多使用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不断加强营养,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喝水,预防便秘的情况出现;戒烟就酒,禁止摄入辛辣和刺激等食物;另外,并发症健康指导。叮嘱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痰液,需要及时向护理人员反映,预防肺部感染问题出现;定期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慢性疾病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采取本院特制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识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治疗组慢性疾病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慢性疾病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慢性疾病患者加以及时治疗和合理护理等能够显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伤害不可避免。在护理时,心理护理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一方面能够 积极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情绪,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慢性疾病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依从性。心理护理方式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继而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之中。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慢性疾病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心理护理方式首先表现在心理教育方面,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慢性疾病患者以及慢性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不断缓解慢性疾病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情绪,使得慢性疾病患者和家属能够清楚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治疗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出现相关并发症,让慢性疾病和家属能够做好心理准备[2]。一般而言,在卧床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要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让慢性疾病患者以最舒适的姿态卧床休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慢性疾病患者隐私和人格,让其感受到 护理工作人员发自内心深处的关怀和体贴。积极鼓励患者和安慰患者,树立患者治病信心,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病房环境,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疾病基础知识的宣教方面,护理人员可以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制造个性化的疾病预防手册,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等定时发送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再详细解答患者的疑虑[3]。在康复训练中,由于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偏瘫后遗症,所以在早期恢复阶段中,护理人员需要为其采取积极有效的运动措施,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有计划地对瘫痪肢体加强合适锻炼,保持适宜的强度,一天运动2~3次,每次运动时时长为半小时左右。在体位护理过程中,按摩各个关节之后,加强肢体血液循环,增加坐位练习或者直立行走练习等。加强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功能关节保护,防止跌伤或者摔伤,让慢性疾病患者能够注重自理能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