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扶贫绩效调查研究
——以歙县为例

2018-11-13霍云惠王仟滢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新生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歙县居民旅游

霍云惠 王仟滢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

一、研究背景与地区简介

(一)研究背景

1991年,我国首次提出“旅游扶贫”口号,将旅游与消除贫困联系起来。随着旅游扶贫的发展,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扶贫的重要性。国内学者也渐渐投入到旅游扶贫的研究中,例如:文献[1]对中国旅游扶贫所带来的经济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日后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有效性的对策;文献[2]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社会、工作、生态四个方面对湖南龙山的旅游扶贫进行评估研究并给予相应的优化意见;事实证明旅游扶贫不同于以往的输血式扶贫,它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且受益范围广。

(二)研究区域概况

歙县,享有“中国徽文化之乡”等美誉,地处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最南部。全县总面积达2122 km2,辖18个乡镇,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总人口为47.8万。歙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溪河纵横,年降水量1477 mm,年平均气温16.4℃,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种植条件。该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之前一直仅靠茶叶发展,品种单一,未能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带动发展。近几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开展许多特色活动,旅游产业逐渐形成特色,并带动其他产业前进,促进经济发展。

二、调研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

1.调查方法

为探究歙县旅游扶贫的绩效,本文采用关键事件法,从5个维度构建10个指标,分析歙县旅游扶贫绩效:

(1)旅游资源:景区数量、旅游类文化节数量

(2)经济效益:旅游总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3)社会进步:公路里程数、居民和谐程度

(4)生态环保:森林覆盖率、环保意识

(5)精神文化:图书馆藏书量、广播电视覆盖率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的方式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了2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获取定性的数据,如居民和谐,环保意识等数据;同时利用《黄山市统计年鉴》《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政府资料获取定量的数据,如旅游总共收入等。

(二)结果分析

1.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方面,歙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近4年(2014-2017)内没有开发新的旅游景区。调查中发现虽然歙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精品项目,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够好。旅游文化节数量在逐年增加,如“旅发杯”歙县徽州古城摄影大赛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精品项目的不足,提高了歙县的知名度。但总的来说,仍有待提高。

2.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方面,2018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8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2.6%,旅游总收入47.14亿元,同比增长12.7%。旅游总收入(亿元)近四年为(2014-2017)55.78、62.9、70.51、78.9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万美元)近四年为(2014-2017) 为3752.51 、4215.13、4523、4987。不难看出,随着旅游扶贫的深入,当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

3.社会进步评价

然而,当两区域OLR负相关时,情形却非常不同。热带西北太平洋仍处于下沉区域,而热带东南印度洋则有显著的上升运动和对流增强时,在Box-A和Box-B间形成了完整的斜向的垂直环流(图6b)。这种垂直环流在西北太平洋与热带东南印度洋的相互作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与图5的分析结果一致,也与图3b,图4d、4e、4f所示的非绝热加热异常扰动相一致。所以,OLR在Box-A和Box-B上的负相关表明了这两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且垂直环流圈或为这两个地区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会进步方面,公路通车里程数(公里)近四年(2014-2017)为1627、1627、1729、1795。经过实地走访与调查发现,在问卷调查中,对于是否认为旅游开发能够使村庄氛围更和谐,村民更加团结问题上,11%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79%的被调查者同意此说法,31.97%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7.38%的被访问者不同意此说法,2.4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同意。总体看来,在歙县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仅使得当地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4.生态环保评价

生态环保方面,通过统计,近4年(2014-2017)森林覆盖率(%)分别为82.96、82.64、81.22、81.22。通过歙县的森林覆盖率可以发现,2017年的森林覆盖率与2014、2015年相比略有下降。近4年全年空气质量为优的概率也逐年下降。虽然在调查中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有提高,但由于旅游业等产业的开发,环境质量不如从前,环保措施也未落实到实处。

5.精神文化评价

精神文化方面,歙县当地的电视广播覆盖率一直保持在95%,相对比较稳定,图书馆的藏书量最近四年(2014-2017)数量(千册)为162.86、193.09、204.17、207.37,每年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越来越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考虑精神文化的软实力的增强。歙县政府为此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文体类活动,如:“巾帼心向党,扬帆新征程”主题庆“三八”趣味健身运动会等,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

三、建议

(一)因地制宜进行旅游开发

歙县旅游扶贫工作要以歙县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在发展时首先应做好旅游资源调查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歙县旅游扶贫开发现状,明确未来的发展的重点方向;其次,将旅游规划放入当地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整合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区域发展等问题,进行整体规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发展;最后,在定位旅游项目时,要考虑周边地区竞争因素,注意旅游产品创新和地方特色。

(二)借助旅游业大力发展经济

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旅游资源,针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如黄山烧饼、徽墨等特色商品。利用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从事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不断增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坚持居民参与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调动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积极性。通过宣传,鼓励当地居民从事旅游服务,为旅游开发献计献策,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从而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积极引导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随着歙县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应不断提高当地居民旅游扶贫意识,健全旅游扶贫绩效管理体制。从调查结果看来,大部分人认为目前我们参与旅游扶贫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相关组织的引导。当地政府应做好旅游资源和市场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歙县的交通系统,为旅游开发打下良好物质基础。同时与周边区域多多合作,帮助旅游企业做好营销工作。通水通电、网络信号覆盖等都是歙县旅游发展的短板,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需求。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是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使得居民能够长期受益,根本摆脱贫困的局面。歙县在旅游扶贫继续发展和深人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统一以及环境利用和转型的一体化。减少旅游废物污染,尽可能地减少旅游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能因为短期的利益而对当地大肆开发,使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无法修复,影响后人未来的生存。

(五)提升当地居民精神素养

政府应鼓励并积极组织各种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通过旅游业发展、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歙县知名度,使其更好更快发展,助力扶贫事业。同时,要注重人才引用与培养,要从根本上提高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学会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此外,要注重以精神脱贫的心态来参与旅游脱贫和其它脱贫建设。贫困者除了当地政府的帮助外,更要开拓思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方式。

四、结论

歙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一方面,旅游扶贫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旅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当地的资源不断开发利用,对当地的生态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需要权衡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到适度、保护性地开发,保证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文化,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歙县居民旅游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徽港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旅游
歙县找寻王茂荫
旅游的最后一天
你睡得香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