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漂青年”开启“膜”力人生

2018-11-13潘仕顺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伟离子配方

■戴 军 潘仕顺 冀 敏

他辞职创业,第一年就耗光研发资金,创业团队成员一个接一个离开了公司,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又经过一年的苦熬,他终于做出了可以投入工业应用的离子膜,一举打破美国、日本的大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杨大伟

走近江苏领军人才

近年,江苏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海外引才入选“千人计划”人数居全国第一。本刊特开辟专栏——“走近江苏领军人才”,讲述科学家们的创业故事,打开认识江苏人才工作的另一扇窗。同时特邀领军人才开设科普讲堂,用通俗语言讲解前沿科技,让我们一同体验科技如何改变生活,见证人才正在引领未来。

日前,一条关于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的新闻,刷爆了苏北小县城——金湖县的无数微信朋友圈,当地人连连感叹:“没想到我们这个小县城竟出了个国家级的大专家!”金湖人口中的这个大专家就是“80后”杨大伟,曾先后获得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双创之星”、江苏省十大创业标兵、淮安市“淮上英才计划”青年创客等一连串“高大上”的称号。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从平凡普通的“北漂青年”到令人敬佩的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大伟“膜”力十足。

“愣头青”矢志创业迎难上

2006年大学毕业后,杨大伟进入北京化工机械厂从事离子膜电解槽设计工作,成了一名“北漂”青年。平时爱学习、爱动脑、爱钻研的他,在工作中发现,离子膜电解槽的所有元器件几乎都可以实现国产,唯独离子膜这一核心材料在国内尚无厂家实现产业化生产,完全依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杨大伟敏锐地意识到,研发国产离子膜能够填补巨大的市场空白。

2008年,杨大伟主动辞去工作,迈出人生自主创业的第一步——创办北京兆润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离子膜的技术研发工作。“当时我和他爸都劝他不要辞职,不要瞎折腾。创业风险太大了,为此我们还发动亲戚朋友对他轮番‘轰炸’。”回忆当初,杨大伟的母亲感慨万千。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国家组织攻关20多年都没有成功的产品,他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愣头青’能研发出来?”面对外界的一片质疑,杨大伟根本无暇顾及。“刚创业肯定会受到方方面面的质疑,但不能因此而分心,应该专心找人、找钱、找技术、找订单、找发展定位,做创业者该做的事。奋斗是对质疑最有力的反驳。我既然选择了创业,就会一直坚持走下去,不干出成绩决不会放手。”杨大伟说。

“金凤凰”返乡逆袭获新生

在北京创业的第一年里,杨大伟和团队依靠简陋的设备,耗资300多万元,终于研制出一块巴掌大的离子膜,可惜没有商业价值。此时,由于研发资金耗尽,团队成员相继离开,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为节省开支,杨大伟退掉租住的房子,把“家”搬到公司,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研发产品。经过一年的苦熬,杨大伟终于将巴掌大的离子膜做成了1平方米大小,可以投入工业化应用,具备了商业价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企业终于可以活下来了”。但这个成功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

2011年,杨大伟的家乡——金湖县金北镇领导得知杨大伟面临的困境,多次赴北京与杨大伟共商企业发展前景。有家乡领导的诚意,有优惠创业政策的吸引,更有浓厚乡土情感的牵挂,苏北小镇的“金凤凰”决定回乡创业,在金北镇工业集中区创办起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这也是国内第一家以全氟离子膜产业化为目标的工厂。

“当时周围的亲朋邻居都不理解,认为我是在北京混不下去才回来的。”返乡创业之初,公司只有一间小厂房,员工只有他和父亲两个人,所有的事务都靠他们两个人,连生产的60厘米×60厘米的离子膜产品都是父子俩一片一片手工裁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不怕吃苦的韧劲,公司第一年就赚了70多万元,慢慢走上正轨。

现在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离子膜产品得到了国内相关电解槽厂家和钒电池、燃料电池厂家的肯定和应用,并已出口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发达国家。近3年销售增长270%、利润增长130%,2015年公司成功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上市,目前正着手准备主板上市。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等。

“小企业”成就不可能之事

杨大伟深知,要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寻求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当他得知厦门大学的董全峰教授是国内膜材料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时,多次远赴厦门与董教授接洽,分析行业前景,诚邀加盟合作。“记得那时候,早上打开家门小杨已‘堵’在门外,深夜我做完实验后,他还守在实验室外。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讨债的呢!”现在的公司技术总监董教授笑道。

与董教授合作后,公司确定以流延法生产离子膜为研发方向,但技术难点是原料配方。为突破技术难点,杨大伟带领研发团队花了3年时间实验了1800多个配方,平均一天就要做两个配方实验,一个配方实验的反应时间常常达8个小时,他几乎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就是依靠这样苦熬“试错”,最终他在1800多个配方中找到了3个有效配方。

2014年,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研发出国际首创的“双面辐射全氟离子交换膜流延制膜技术”,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套流延法离子膜生产线,应用该技术和设备生产的离子膜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且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国、日本大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目前该技术已获得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累计获得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助1300多万元。

『小薄膜』的大突破

□ 领军人才科普讲堂

主讲人:杨大伟(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全氟离子膜广泛应用于储能电池(钒电池)、氯碱及海水淡化等新能源和水处理行业,是电解槽、燃料电池、钒电池等设备中无可替代的关键部件之一。全氟离子膜制备技术是目前最有难度的制膜技术,这项技术一直以来都被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等少数几家跨国公司垄断,目前我国全氟离子膜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但进口产品售价高昂,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与水处理领域的发展。

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双面辐射流延制膜法制备的全氟离子膜,有效解决了传统热熔挤膜法造成的鱼眼、针孔、强度低等产品缺陷,而且溶胀率更低,机械强度更高,寿命更长,便于组装,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市场售价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离子膜材料市场的局面,为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技术推动作用,改变了我国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在离子膜材料方面的技术缺失现状,对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布局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期,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将建成10万级离子膜无尘恒湿车间,产能达到10万平方米/年,形成离子膜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猜你喜欢

大伟离子配方
张大伟作品
东北丰新型产品配方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第三十一个蛋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史上最严新规”终结奶粉任性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