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暮春登榆木岭记(组诗)

2018-11-13

核桃源 2018年3期
关键词:野孩子大风秋风

东 篱

榆木不可见

岭上多山花

这没见过世面的美

让同行者大采一再弯腰

青杏明年还会小

惟长城一老再老

这破败的河山

让老杨平添三分修复之心

我无戍边志,常有退隐意

几只羊躲在烽火台里纳凉与反刍

券洞里的小山村

在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波浪中

安稳如婴儿

大风颂

小风易迷醉

大风可醍醐

我有烂尾楼

我有一沟绝望的死水

我有数座秃山待葱茏

请连同那具黑暗腐烂的躯体

一并铲除

但别伤害无辜者的性命

此刻,谁手里握着什么都没有用

怀揣一棵小草的心

垂下你貌似高贵的头颅吧

哪有什么青天可言

颠狂红叶上阶飞

唯风而已

小风穿堂过

大风心中留

秋风还乡河

我来时,秋风已先期抵达这里

用两岸的衰草和偶或一见略显孤苦的小野花

迎候一颗满是深秋况味的心

水面如镜,径自西流

一些水草躬着身,徒劳做着挽留的姿势

一条河流似乎也能印证众生安养的地方

我的体内有万千河流日夜喧响

但是否真有一条名还乡

它曾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我可曾真正走进它?并终将殊途同归

“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以此水还乡乎?”

近九百年前,一位亡国之君如是悲叹

而今,我身在故乡,却不知故乡为何物

叶落青山关

我爱极了这暮年之色

它由黄金、骨骼、光阴

月亮的通达和秋风的隐忍组成

群山有尘埃落定后的宁静

偶尔的风吹草动

不过是郁积久了的一声叹息

石头开花了,仿佛历史有话要说

张张嘴却咽了回去

我端坐其上,明白自己的修炼

远不及石头的一二

有观光者八九,御风而行

仿佛奔跑的草籽,急于找安身之地

为教场沟而作

余下的四十年,我打算这样度过

每日采集清晨的鸟鸣和夜晚的萤火

在月光下清洗戴罪之身

收众多无家可归的山丹丹为义女

这些涉世不深的山妮,对陌生

葆有一颗羞涩、惊慌与敬畏之心

这不是偏好,是救赎

死后,就做她们脚下裸露的石灰石

恍若羊群,或卧或行

风吹草动,赶着满坡的羊群飞奔

南湖晚秋

大自然有删繁就简之力

我有躲清静之心

不是秋风在扫落叶

是落魄的人在寻还乡路

守园人也并非落叶收集者

他们此刻更懂得撞身取暖

黢黑的树干远看如瘦鬼

在风中仿佛跟什么人打招呼

天瓦蓝瓦蓝的看不到一丝杂质

我担心时间长了它因不堪承受而自焚

苇枯鸟走,水面的孤寂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风,它迟早会破裂

太大太平静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长时间注视它消化着内心的风暴

湖边独坐

我更像是截被锯了脑袋和身子的矮树墩

白羊峪春早

阳光的小手有着神奇的魔力

手痒处,我们俗称为苏醒、破土、返青、抽芽

暖暖痒痒地,连万里关山都想翻身打几个滚

越是貌似铁石心肠,往往越禁不住惊鸿一瞥

不是种子有多大力量,是你的身体预先柔软下来

不是春天有多妩媚,是你对温柔富贵乡久有渴望

历史在传说中越描越黑

且享清溪濯足,轻捏芽苞如抚着新生儿的肌肤

五花草甸

一棵草被铲除

两棵草被铲除

三棵草被铲除

一株花可怜见

两株花可怜见

三株花可怜见

它们都有乡下野孩子的名字——

狗娃,耧斗,老牛筋,蓝刺儿头

它们都有乡下野孩子的命运

野蛮地生

野蛮地长

先是不管不顾

后来无声无息

当它们抱起团

像地榆一样举起紫红的拳头

像金莲花一样扎起黄色的头巾

像小花草玉梅一样扯起粉红的旗帜

浩浩汤汤

激起拳蓼一样乳白色的海浪

这个世界会好吗

他们人人手中都攥着一把锉

有的锉我的屁股

有的锉我的舌头

有的锉我的笔

把我锉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要从他们中间走开

惟有遍体鳞伤

我的爱人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她以爱情的名义

以铁杵磨成针的耐力

对我不留死角

在安福寺听达照法师讲经

端坐法台,云淡风轻

头往前倾,仿若身后的智者大师

风不动

山不动

寺不动

他不动

他不动

远处浩渺的飞云湖不动

湖上数青峰不动

眼前高大的玉兰树不动

无非是

春风一拂

便高擎一颗前世的白头

黄 昏——在唐山大地震遗址

一天中最后一抹金色

被喜爱光阴的家伙

慢慢吞食掉了

世界的真相开始袒露

见不得光的

不全是鬼

人是黑暗中

最黑的一部分

家园

只剩几根黑黢黢的柱子

挺立的叫硬骨头

躺下的便成了废墟

在月亮出来前

我独爱这段静处的时光

我一次次地来

不为凭吊,不为对饮

面面相觑而已

猜你喜欢

野孩子大风秋风
刮大风了
夏天做个野孩子
秋风
野孩子乐队 我们在大地上只唱一生
“野孩子”不野!
大风
秋风吹
人小鬼大狄仁杰
野孩子
风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