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视野、探索与思考
——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的回顾与检视
2018-11-13丁亚平
丁亚平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一
2017年12月,最后一周,在凛凛的寒气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内红旗招展,彩旗飘扬,仿佛一片红色的海洋。在一间间会议室里,研讨嘉宾、旁听会议者心头感受到一种春的气息,扑面而至。
长期以来,我院的科研工作,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研究成果,实现了艺术研究的现代性建构。但学术工作从确定议题,查找资料,到艰苦写作,再到产出成果,需要比较长的周期;专业批评与写作,也时或存在方法论单一、视野狭窄、观点保守等问题。研究人员有些时候很难把自己的成果及时整理、发表出来。而且,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其实大都不是为了“秀”才去行动、去做事,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传播年代,学者们与聚光灯的距离太远。
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以下简称评论周)于2017年12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评论周作为一次新的尝试,它以“艺术评估,文化前瞻”为主题,以学术定位为主,兼顾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遵从“小、精、准”的思路,努力贯穿到各个论坛中。此次评论周设立了8个学术论坛,旨在围绕中国当下影视产业的现状与创作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站在理性的、学术的、客观的角度思考、分析与探讨中国电影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加强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批评之间的联系,为中国影视健康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感谢院领导支持做这样一个一年一度的电影电视评论周。参与交流的院内院外的学者,有了一个既能打开学术空间畅所欲言又能快速在媒体“赚到眼球”的交流、对话的机会。
千里万里的焦渴风景转化为愉快的观影和系列的对话。评论周对2017年国内外电影进行评估,对近年来形成的特别是2017年度的影视行业现象进行学术研讨,同时动员、发掘业界、学界以至青年学子的新力量参与其中,包括举办“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发布以及优秀影片展映等一系列活动,都颇见我们的用心。本次评论周学术论坛除策划了有中国艺术研究院连辑院长、著名作家莫言、著名导演尹力、著名制片人于冬以及我担任演讲人的开幕论坛之外,还透过影视界同行和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同事组织了下列论坛:“三方对谈:当下电影编剧的成就、困境与突围”“青年矩阵: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驱动”“网络自制剧走向何方——新媒体影视论坛”“行业剧与社会价值观建构”“电影史学科建设研讨暨‘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戏曲电影:观察与反思”“艺术电影的诗性精神”。平等交流也好,居高临下也罢,无论如何,这个评论盛会特别把种种观察、思考和研究摆出来,努力寻找异于或超越以往思维方式的思路,把评论水准促上来,通过提供有质量的学术与思想的交流,引领影视学术正能量,汇聚了众人的探索与思考,不少新的领域得到开拓,一些影视焦点、现象和问题被梳理得更加清晰了,取得巨大的成果和广泛的影响。在新的学术视野下,短短一周,评论周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心大事之一,在成为院内外的“学子”们的盛事的同时,也在院内以至整个学界挖掘出前人所没有看到的历史维度。在整体性的评论与学术创新的前提下,更多的人开始能以更加学术和客观的态度看取、审视当下的丰富的影视实践。
无疑的,电影、电视为自己的时代创造一种独特的被观看的世界。社会文化语境、思想、政治与电影此消彼长,相得益彰,形成一种不断超越的建构理性。近十余年来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和市场的演进,从狭仄到深广,在总体上推动了中国电影的进步。但是,在建构一种影视文化上,却可谓乏善可陈。作为不断扩容增速的电影电视生态,无论宏大、幽微抑或具体实证,有了更多的人的参与,影视发展的观念图谱,需要有一个进步观念和正确方式开放地推动电影的转型,由此打开电影、电视与世界对话的诸多可能空间。这之中包含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影视的市场和艺术关系处理及其原则;二是让艺术真正走近人民的核心出发点和路径;三是给包括以“00后”为主体的电影电视观众提供新鲜的观影经验,发挥年轻一代影视创作者的创作动能和势能,不断提高他们认识电影电视、创造以至改变电影电视的水平。
二
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建立,对传统进行着根本性的颠覆。市场、人文、技术和影视亦然。就影视而言,它的改变是商业和市场格局,电影电视行为、路径方式上,更是思想与观念的深层上。未来的无限可能已经徐徐打开。它正在改变一切,正在完全改变着当下和未来。社会、技术、观念快速改变和震荡当下的一切,当代影视如何跟上,电影电视怎样建构,适应、迎向或做真正的引领,值得思考。
电影电视包含技术的前提、商业成本的投入、文化观念的融合,被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突破单一的社会或政治的范畴,探入电影电视市场和艺术内部机制,在多重力量多重因素的交汇处拓展影视业的全新视域,是进行影视产业良性运作,引领中国影视产业转向的最重要的取向。在新的观念的带动下,中国电影电视产业的视野与走势空前开阔。
电影、电视生态不断转型与改变,独具意义。2017年全年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中国电影全国总票房为559.11亿,年增幅13.45%。国产电影票房为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比上年38.25亿元增长11.19%。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平均每天增加26.3块银幕。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已成为我国群众基础最广、传播辐射面最宽、商业化程度最高的第一文艺样式,2017年年产电视剧400余部、14000余集,加上快速发展的网络自制剧,影响力不断增强。
一些知名导演、中年一代以及跨界执导筒的导演,纷纷拿出自己的新作,从《芳华》到《战狼2》,给观众们带来意外之喜。2017年全年共有13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6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影片《战狼2》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
中国电视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年都有佳作问世,不断涌现出一批直抵人心的各种类型的电视剧精品,实现了国家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比如《士兵突击》《人间正道是沧桑》《平凡的世界》《北平无战事》《父母爱情》《琅琊榜》《海棠依旧》,都影响比较大。
2017年,《人民的名义》《白鹿原》《鸡毛飞上天》《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我的前半生》《急诊科医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风筝》等电视剧,以及《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春风十里不如你》《你好,旧时光》等网络自制剧,都是有很好的艺术品质和价值表达得比较好的作品。
这构成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中国追赶美国和其他电影大国,富有成效,在银幕数上已经超越北美市场,成为全球第一,而中国电视剧年产量自2007年开始就已位居世界第一,影响力日趋增强。
影视数字攀升,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作品增多,以及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人们可以正面来看待。但是,市场信马由缰,牵制了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而且它随外力而转移,同质化严重,缺乏更多有内涵的出色作品,重视眼皮底下利益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不正常了。影视产业的市场属性和经济体量毕竟只是一个方面,做大不等于做强。在我看来,电影、电视的更重要的功能,还是它的社会意义,文化涵意,也就是电影怎样和世界说话。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影视的选择不是时间上的,也不是产业或技术上的,从外在走向内在,关乎人文信仰和旨趣,才最重要。对电影电视文化、艺术发展的基于兴趣、志向或所从事工作之上的追蹑、对话,通过艺术创造贯注对社会、国家以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深入思索和长远眷注,每个电影电视工作者的初心才能被真正激发起来。
不断趋于开放的文化面貌、创作理念、艺术和技术结构构成了一个时代影视生态发展和电影、电视人探索的群体底色,影视理念、产业发展观念和时代并行,影视产品多样化,各种创作思想、技术和艺术的更新速度,和加速电影跟世界与文明对话的深度啮合的节奏、步履相偕而行。
三
影视作为一种纪录、创造、想象的手段和载体,注定要和时代相交汇,离不开电影电视创作趋向多元与开放的社会背景,也离不开影视艺术日趋深化的本质取向。影视创作对事件的选择,对人物的塑造,对空间、细腻情感和心理的描绘,对矛盾与冲突的设置,对角色精神世界的探求,呈现日渐丰富缤纷的色彩与取向。电影电视的题材、主题、故事、风格、类型、场景、视听系统,包括创作品牌的塑造,都是确立一部作品美学惯例的重要因素。影视导演、从业者总是想把这种审美与创造活动及经验放到特定历史语境当中,让拍摄的题材与自己有共鸣,更与时代与世界产生复杂的互动和关联。
2017年12月上映的冯小刚的影片《芳华》,讲述部队文工团一群时值芳华的小人物的故事。大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在社会底层的每个人的命运有了折叠、簸荡。表面是怀旧,思想、情怀与人性主题才是关键。关于歧视、爱、伤害、友谊以至关键时刻的舍命之举,构成扣人心弦的段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对于一部好电影来说,这样的叙事具有内在的张力和打动人的力量。
追溯电影史的渊源,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对生活的不断提炼,和底层叙事有着鲜明的传承性。
从第一代,到新生代,他们拍摄电影的初衷,一开始就是探索底层经验。导演张石川曾经在小报社打工,郑正秋来自广东汕头农村,黎民伟在唐人街长大。一直到贾樟柯,将自己的电影世界的表现空间和个人的情感记忆、体验联系到了一起。他们的底层经验,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他们在电影中融合进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将个人的思想,融入到电影的选材、编剧和电影表达之中。电影家创作的电影中的人物,很多是普通人。
他们拍这些作品,既然是受观影推动,为观众拍,为普通人拍,就要考虑使用特有的形式与手段,有效地走进人民。不管是什么样的情节表现,都努力去让观众喜闻乐见,而且艺术表现上,融合了戏剧性,有吸引力的视觉形象、容易理解的故事。同时,在画面形式上,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接受,力求通俗易懂。总而言之,正是底层经验及其核心出发点与外来形式紧密连接,充分利用、掌握这一连接形式,才使得电影电视作为大众文化工业产品,在一个多世纪里,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四
在当下时代,电影、电视除了需要重温历史的回声,需要迎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更需要迎向新世界,接受挑战而产生崭新的美学呈现。除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结构与意义力求呈献新的面貌之外,一代电影电视工作者怎样保持清醒的态度,在变动不居的影视美学实践中获取信心,发挥长项,更加注意发掘并尊重作为社会中坚的年轻一代的价值思想,专注于作品本身新的艺术表达和影视美学,把类型与价值表达做更好的结合,寻求更有成长效应的创造的成功,是可能的。
年轻一代,尝试创新融合,并赢得观众,有着更大的可能性。不只是年龄上的界定,而是群体特征与视点视野上的界定,他们对新的美学、形式与受众往往有着优于前人的更为敏感与丰富的感知与接纳,在艺术素养、知识构成与文化结构上更为多样化,在影视选择中呈现出更为开放包容的姿态,视角更加独特尖锐。立足本土,在民族电影、电视追求超越、变化上,年轻一代发挥优势,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电影构筑了重要的选择和发展的道路。
重视市场选择的起点,仍然是作品而非作品之外。电影、电视凭借理性与直觉创作,释放出一种想象的松弛、自由和张力。真实表现并窥探一种美好生活,表达人的精神世界,影视工作者责任重大。对于中国电影、电视,对于中国大众消费和电影电视生活的未来,影视界要以好的、有情怀的作品,去影响生活。每一个电影、电视人的艺术创造,探索并获得敞开以至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努力深化和进一步发展自己,都要从电影、电视如何跟世界说话,提高影视艺术表达中,获得印证。置身技术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和单向度的商业主义作斗争,在一个本土的语境里,讲好故事,讲我们自己的故事,但又能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有效地应对快速变化的新的艺术创造的挑战与机遇,电影电视有着无限的可能。
五
在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开幕论坛上,著名作家莫言在讲演中由三部电影的观影经验,谈到了评论的意义和价值:
我因此想,电影导演就是希望把所有的观众都变成“傻子”,都把电影当成真事,尤其希望所有的观众都把自己沉浸到电影当中去,变成其中一个角色。而电影评论家就是要时刻提醒观众:这是电影,不要太当真了,太当真就不能自拔了。这次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电影电视评论周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让观众冷静,时刻提醒大家这是电影,不要陷入太深。我们要让观众明白,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这么多的电影,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影片里的人物,有的值得学习,也有的需要批判;里面有一些闪光的思想,也有一些不太健康的思想,这就需要在高质量的电影评论的引导下,让观众用冷静的态度和立场来鉴赏电影艺术。
从有电影开始电影评论就存在了,即便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刊物,更没有电视评论节目,但每一名观众都是一个评论者,人们看完电影后在一块儿议论就是对电影的评论。在电影发展了100多年之后,电影评论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了,产生了很多理论体系。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在电影大量出品的情况下,怎样让观众去选择最好的电影,或者怎样引导观众从电影里面发现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电影评论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这一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7·电影电视评论周的价值所在。
在莫言看来,电影的评价标准值得探究,毕竟电影艺术太丰富了,题材太多样化了,风格也像万花筒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评价电影的标准是千千万万的。他说他作为一名电影观众,还是希望看到能够引发自己青春回忆的电影,能够让自己感同身受的电影,能够让自己跟电影里面人物的命运混杂在一起的电影。这种评论标准,可以视为主观尺度与客观标准的统一,是有意味的。
莫言对我们的电影电视评论周给予了充分肯定。谢谢莫言。更要谢谢连辑院长、牛根富副院长的指导、策划与组织!感谢关注、参与影视评论周工作的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同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相关机构的同事和影视界及学界诸师友的大力支持。2017电影电视评论周结束了,如何淌成小溪、汇成河流?怎样重整行装再出发,寻求进一步的突破,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影视评论引向深入,开创影视评论周的全新局面,把下一届影视评论周做好?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评论无小事,不能因为实现影视评论的科学与公平正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影视评论的科学标准和远大理想。
(二)如何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密切关注2018年中国影视发展新动向新表现,在发扬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传统和影视评论周已有的长处基础上,坚决把“艺术评估,文化前瞻”贯彻到底,需要我们做出新的努力。
(三)威廉·洪堡说:大学有两个任务:对科学的探求,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大学的准则是寂寞和自由,两者相互关联、依存。在我所身处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坚持理论批评,也同样要兼具思想与学术的双重价值。评论无禁区、批评全覆盖,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文艺评论的批评与自审精神,坚持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也成为我们最关注的学术共同体的自觉。
(四)影视评论周是一项建设性的工作,纠正形式主义,依靠团队力量,在不断建构的学术空间化之下,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要负总责。新的电影电视评论周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增强批评的自觉,确保影视评论周的方向不被扭曲,影视评论的利剑永不蒙尘。
(五)回顾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的首次尝试,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小结,更重要的是一种对接、汲取和出新,我们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学术本色、气概和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沿着评论、对话的笔直道路,每个议题,每场讨论,夹在个性化论者的论评思想之间,自由思想的门户敞开了,想象的群体和蓄积的势能正在形成。让我们2018年12月再见!
注释:
[1]莫言.电影与电影评论——从三部电影说起[N]. 中国文化报.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