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意义

2018-11-13郭亚苹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新生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义利观政治传统

郭亚苹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虽然大学生总体上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持积极的态度,但因多元文明的冲击、大学生自身猎奇性强的心理特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一定困难。

1.对本民族文化认知积极性不高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化基点。要使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自信,就需要大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个人的思想和实践中,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去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不深刻。例如,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正确的义利观是在“义”和“利”相冲突时,应当“先义后利”、“义然后取”,这种义利观是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但在大部分大学生真实的思想观念中,正确的义利观只是政治考试中的正确答案,而不是自己利益取舍的衡量标准,他们并没有把正确的义利观转换为自身的真实认知,没有对正确的义利观产生价值认同,因此更不可能将之落实到自身的实践活动中。

2.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

随着世界交往日益频繁,各具特色的思想文化在相互交织中激烈碰撞,使我国的文化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维护我国的安全,不仅仅是包括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不仅仅是指传统观念上的主权、领土完整,更是指拥有独立的文化话语权。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不平等互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比较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文化忧患意识淡薄。随着西方电影、歌曲、报纸刊物等文化产品不断涌入国门,西方的文化观念已经对我国的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中国“兽首”在法国高价拍卖事件、我国“端午节”被韩国成功申遗事件、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西化问题以及一些传统民间手艺濒临失传等问题对我国文化的长足发展所带来的严重损失,大学生们还缺乏客观深刻的认识。“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个民族要想实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其国民必须有审时度势的强大魄力,能够认清文化发展的现状,具有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和文化传承使命感,抵御住外来文化的糖衣炮弹,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3.文化践行自觉性差

“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思想观念的价值才会得以实现。如果我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了客观全面的认知,并且能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却不将思想观念落实到切身的实践活动中,那么文化自信的建设成果也将付之一炬。在对中国优秀传统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中,很多大学生只限于在课堂上学到的些许理论知识,而不去主动学习探究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在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是为了评优,为了证书,为了回报而学习,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学习使得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感受文化的真实韵味,使文化学习脱离了实践的本质。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使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源泉,这样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更有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1.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问题

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一种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为,并按照一定社会所要求的规范行事。在传统文化中,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这对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意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缓解严重的社会矛盾,还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正义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养成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坚持不懈、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终生,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普遍的价值认同,提高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对未来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自觉肩负起历史所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文化中引入的主要责任,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有利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进步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人们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传统文化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政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猜你喜欢

义利观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老传统当传承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